第一十三章,生物學家

字數:4242   加入書籤

A+A-




    有真憑實據別人都不信,更別說我並沒有留下什麽證據,我那時隻想要一點,覺得自己的要求並不過分,卻沒想到他一點都不想留給我。

    唯一能夠對王德發作出影響隻有梵天生物公司,這是真正關係到他利益的存在,是使他做出這一切的根源。

    但對於梵天生物而言,報告思路都是王德發給的,自然更相信他,哪怕發現了王德發的欺騙行為,對公司而言更重要的是思路是正確的,真正提供者是誰無所謂。

    簡而言之,我一點都無法將之奈何。

    我好不容易得來的想法,能夠完成理想並帶來未來的想法、思路,被人一點不剩的搶走了。

    壞的運氣與好的運氣永遠相伴,曾經的一句戲言變成了現實。

    我的運氣非常不好。

    …

    …

    在徹底的和王德發撕破臉皮之後,‘梵天第3生命工程研究所’,或者說整個梵天生物公司我都無法再繼續呆下去了。

    為了避免給人惹麻煩,我也沒有和朋友告別,就拿著300新幣的實習工資,直接卷鋪蓋離開。

    麻煩過後,生活還要繼續。

    雖然因為在梵天生物公司實習,卻沒有通過實習期,導致個人文檔上留下了不好的記錄。

    但我好歹也是上品大學的畢業生,也不至於因此而找不到工作。

    中意的工作找不到,那就降低要求,總有願意妥協的。

    同時因為這一次剛出校園便遇到了這種事,再加上對於公司的失望,於是便打算找個教師的工作,就待在這象牙塔裏不出去了。

    我們學校的任教職位已經卷到了一品大學的研究生,博士,我當然沒有任何的希望。

    於是便自覺的往下卷,去中品的學校。

    然後便發現英雄所見者略同,到處都是自己,抱有同樣想法的人太多了,使得中品大學的招聘條件也已經到了讓我望而卻步的地步,就連簡曆都不敢投。

    我心想,大學不行就小學,小學還要更加的輕鬆。

    然後一看,上品小學也要博士。

    這不多餘嗎?

    那中學,荷爾蒙分泌旺盛的中學生最難管,也是所有人都不願意去的地方,可是等我到了之後卻發現,上品中學我依然去不了。

    那中品小學…

    不行就下品大學…

    就這麽經過了下樓梯般的下降,終於在一個叫做梵天第4中學的中下品中學那裏停住。

    我收到了麵試的邀請。

    麵試我的是一個高大、帥氣、強壯,擁有著極為優秀的外表,同時也讓我懷疑他是否念過書的男人。

    “你就是那個上品大學的高材生?”

    “談不上什麽高材生。”

    “聽說你學的是生物?”

    “是‘人體係統工程的數學模型計算’。”

    “什麽鬼計算?”

    “是‘人體係統工程的數學模型計算’,這是一門涵蓋數學,生物,人體工程等多門知識的的學科,和純粹的生物相差很遠。”

    “哦…是複合生物。”

    “複合…生物?這是什麽意思?”

    “你說的啊,多種學科加生物,你要是不喜歡我們也可以叫複雜生物…”

    “複雜‘生物’,哈…”

    “您可能不知道,上個世紀,國家製還沒有消散的時候,現第1區前身,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那個國家中的人,就是很奇怪,總是習慣的將科學家稱呼為火箭學家。”

    “然後就會發生以下對話。”

    “你是幹什麽的?”

    “我是學物理的。”

    “哦…火箭學家。”

    “我是學數學的。”

    “一個火箭學家。”

    “我是學生物的。”

    “哦…一個火箭學家。”

    “生物啊!”

    “哈哈哈哈…真是讓人笑死,古代的人實在是太過愚蠢死板了,小雲你對古代知識還挺研究的,不愧是名牌大學出身,知識淵博關鍵講的也足夠風趣,應該能成為一個不錯的老師。”

    “謝謝…”

    “是你自己的實力,畢竟你可是名牌大學的…生物火箭學家。”

    就這樣,我開始了自己中學生物老師的職業生涯。

    學生強大的學習能力,再加上種種教學科技的輔助,以及素質教育,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不是班主任,讓我的工作一點都不累,在工作之餘還有著空閑進行自己的研究。

    王德發雖然無恥的偷走了我的想法,剝奪了我參與進入由梵天生物公司印證我想法的‘關於人類精神的強主動幹涉研究所’的權利,卻無法阻止我自行的思考。

    沒有龐大的資源對於對於補全人體係統模型的猜想進行係統性的,快速的,印證研究與應用實驗,以最為原始的方式,通過自我心理研究,一點點的對單純的心理模型,心靈之海進行探索也是一個思路。

    雖然一個是卡車拉貨,一個是馬車拉貨,但我可並非是一個人,螻蟻之眾也能推倒不周山。

    那個讓我產生誕生補全人體係統模型思路的,因為對於心理研究的興趣而成立的“對於心靈之光與心靈之海的研究交流群”,不同於我在那個想法上的碰壁,發展的很快。

    可能是因為‘太一研究所’的名聲,以及對於大一統心理模型的向往,也可能是那一次的首頁推送以及忽然被刪除帶來的影響,很多人都對我們的想法表現出了興趣。

    00多人的群沒過多長時間便已經滿了,已經出現了號群,3號群…

    而這麽多人,也出現了一些對於心理學有著極為深入了解的大佬。

    不同的思想的碰撞下,也誕生了很多新奇的想法。

    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便是,一位大佬提出:“我們所追尋的最為根本的東西——心靈之光,心靈海洋,它本質是太一研究所進行人體潛意識的研究的時候,所推測出來的一個猜想。”

    “所以心靈之光、心靈海洋與潛意識,必然有著分不開的聯係,因此,想要對心靈之光進行深入的研究,最好便是從人體潛意識這方麵著手。”

    根據這一個想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群策群力,最終確定了潛意識的最為直觀顯現——“夢境”,是探索心靈之光的最佳途徑。

    這裏還有一個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