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落草

字數:4500   加入書籤

A+A-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洪都首義,戰端一啟,接下來就是無數的鮮血與硝煙。

    蘭迪這次披上戰袍上戰場,雖然沒打上十年,卻是一直以來領兵時間最長的。

    三個月後,湘南義章縣城。

    蘭迪已經很久沒穿招牌的鏈甲、披風,而是一身軍裝,頭戴大蓋帽,端坐於縣衙,正在沉思。

    仲弘興奮地走了進來,“蘭迪同誌,打下了義章,收編了當地的義軍,現在咱們的隊伍又擴大到了一萬人。

    周邊福城、水城、銀都、紙都敵人力量都很薄弱,可一鼓而下,這桂陽郡啊就都是咱們的了。

    在這裏建立咱們的地盤,大有搞頭啊。”

    蘭迪忽然睜大了眼睛,右拳的手背砸在左拳的手心,“不行!”

    …………

    蘭迪怎麽帶人跑到義章來了呢?仲弘怎麽跟到了身邊呢?這就說來話長了。

    三個月前,飛龍軍一出,洪都變色,造反的都是兆銘大統領的兵。

    兆大統領大怒,當即命令手下兩員大將張向華、朱益之圍剿飛龍軍。

    飛龍軍兩萬多人而已,此時天地會兩個大首領瑞元和兆銘招降納叛,天地會的北征軍已經擴張到將近一百萬人。

    大軍壓境,硬拚不是辦法,第三天,飛龍軍就開始向南方突圍。

    並非所有人都有蘭迪這樣的堅定信念,臨時拉來的義軍,見形勢不利,打退堂鼓的不在少數。

    第十師師長蔡賢初,在洪都首義成功後“霍然病愈”,加入到飛龍軍。

    如今大軍壓境,立刻成了這些動搖者的首領,帶了五千多想走的,往東北方向而去,投瑞元去了。

    好在朱益之是蘭迪的兄弟,圍困洪都的大軍搖旗呐喊,槍炮齊鳴,就是打不到飛龍軍身上,義軍才能從容地南撤。

    即使這樣,還沒好好整頓的義軍也是掉隊的很多,四天後到了臨川,隻剩下了意誌堅定的一萬三千人。

    鎮守臨川的是蘭迪的另一個兄弟,當年蔡督軍托孤時候在場的楊夷齋,如今的二十七師師長。

    蘭迪再次隻身入敵營麵見這位兄弟,雖然沒有說服他加入,但楊師長念著兄弟情義,按兵不動。

    飛龍軍在臨川修整了三天之多,楊師長就假裝沒看見,最後大軍從容地南下了。

    在這敗走的途中,仲弘從新法蘭克趕來,加入到了邵山的帳下。從龍於困苦之中,這才是真正有信仰的賢者風範。

    在兆銘的地盤,有當年滇軍的老朋友照應,飛龍軍從容撤走。

    南麵就是北征的起點粵省,那是瑞元的地盤,這就碰到硬茬子了。

    天地會大軍北征,粵省兵馬留後是元老李任潮。

    當初二斤江夏首義,後夏朝廷派兵征剿。

    這位元老曾跟奧斯曼、三毛、小桂子合夥炸了漕河鐵橋,阻止朝廷大軍南下。

    後來在他成了長洲島軍事學院的副院長,陸軍上將,第四軍軍長。

    北征時蘭迪帶的獨立團就是他的部下,不過他坐鎮大本營,讓副軍長陳景瑗指揮軍隊而已。

    如今這位當年的頂頭上司跟蘭迪成了敵人,調動了四員大將圍剿飛龍軍。

    其中錢慕尹、黃季寬、薛伯陵都是瑞元和蘭迪的同學,當初劍丘學院副院長蔣千裏的學生,陳伯南則是東征時差點把瑞元逼得自裁的林虎的部下,都是智勇雙全的名將。

    尤其是錢慕尹,當過長洲島軍事學院教官,瑞元手下八大金剛之一,得瑞元親賜五行旗,手下也都是北征打出來的百戰老兵。

    劉明的指揮不可謂不好,飛龍軍作戰不可謂不頑強。

    雖然大量殺傷了敵軍,可是敵我兵力差距過大。

    飛龍軍在粵省轉戰,在大平原上和名將率領的優勢兵力剛正麵,兵越打越少,終於不敵。

    邵山和貝胡子回了魔市,劉明被蘭迪派回了錫特卡掌握邊疆四省。

    蘭迪、阿花、仲弘和粟多珍,率僅餘的兩千人衝出了包圍圈。

    蘭迪跑到了上堡鎮,粵省的兵就不追了,因為又到了滇軍的地盤,又碰到了老兄弟楊夷齋。

    蘭迪直接找到兄弟,要求將上堡借給自己,練兵三個月,這位夠意思的兄弟大開綠燈。

    兩千人在上堡好好修整了下,楊夷齋又給送來了補給。

    這兩千人裏,粟多珍帶來的一個團是主力,剩下的兵也都是原來各軍的種子。

    再經過仲弘這位賢者的教誨,人雖然隻是出發時的十分之一,卻都成了真正的自己人。

    蘭迪並沒有在上堡真的呆三個月。

    趕上潭州行省的唐孟瀟和桂省的李德鄰火拚,湘南空虛,蘭迪率兵西進拿下了義章。

    當地龍組分舵配合造反,整編了義軍後聲勢大振,才又有了一萬人。

    …………

    現在蘭迪手下,排兵布陣運籌帷幄的成了粟多珍,蘭祚偶爾也會參與。

    衝鋒在前的是阿花,整訓部隊的則是賢者仲弘,可謂文武兼備。

    仲弘在向蘭迪匯報手下兵員擴張了,阿花隨後就衝了進來,後麵跟著粟多珍和蘭祚。

    阿花哈哈大笑,“小師弟,咱們現在有兵了,又行了,什麽時候四出征討啊?”

    蘭迪長出了一口氣,背著手站了起來,“咱們自洪都起兵,為什麽一路失敗?

    現在剩這點人,是飛龍軍的種子,可不能再揮霍了。

    我最近仔細想了,和天地會的百萬大軍剛正麵,咱們的人還是太少啊。”

    “沒有的事,古代造反成功的山大王,開始的時候哪個兵比朝廷多了?要是都像小師弟你這麽想,就沒有改朝換代的事了。

    要我說,不要想那麽多,就是幹,不要慫。”

    “阿花你這句話有一部分說到點子上了。

    咱們兵少,不能和朝廷硬剛正麵,前麵咱們做錯了。

    義章這裏四通八達,等唐孟瀟的大軍一回來,咱們正麵剛還是幹不過。

    我打算領你們去山裏落草,真的當山大王,利用地形優勢,和朝廷周旋。”

    “哈哈哈,我讚成,到了山裏,可是我阿花大王的主場。”

    想到要去山裏,阿花不由“嗚嗷”了一聲,“說吧,你想去哪兒?我跟著。”

    “石遠現在在永寧筆架山當山大王,我想去投他。”

    蘭迪自己不當老大,去投別人,阿花本來是一定要反對的,一聽說是石遠,立刻四腳朝天地讚成。

    半個月後,蘭迪帶著兩千正規軍,八千義軍,在永寧筆架山和石遠會師。

    兩兄弟見麵,四隻手緊緊握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