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西域都護

字數:5229   加入書籤

A+A-


    鄧芝有勇有謀,能夠與外族打交道,處理好彼此的關係。

    王平沉穩細致,守護一方不成問題。

    神奇的是,他不識字的時候,也能將軍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是有大智慧之人。

    在劉禪的逼迫下,王平刻苦學習了一番,終於能夠進行正常的書信交流了,獨自處理公文,也不在話下。

    馬謖也是擅長軍政,雖然有些“紙上談兵”,但配上一名好的將軍後,足夠處理西域的複雜的情況。

    但他們三人,目前都身兼要職。

    劉禪不想輕易放他們離開,思來想去,他決定舉薦黃權。

    黃權文韜武略,俱是上乘。

    無論是膽魄、資曆,都完全足夠。

    唯一的問題在於,讓黃權去擔任西域都護。

    大材小用了。

    劉備會放人嗎?

    因此,當劉禪舉薦黃權的時候,諸葛亮都愣了一下。

    莫非黃權在什麽時候,得罪了這位太子殿下,以至於要暗中使絆子?

    “阿鬥,你沒開玩笑嗎?”諸葛亮確認道。

    “先生。”

    “西域自古以來,都是漢室的領土。今漢室收回了西域,為了穩定人心,必須讓德高望重之人,擔任第一任西域都護。”

    “這絕非是貶職,而是對西域的重視。在絲綢之路的滋潤下,西域一定能夠恢複繁榮。倘若隻是繁榮,禪還是不滿足。”

    劉禪目光西望,心中有無限的感慨。

    “阿鬥的意思是……”諸葛亮沉吟著。

    “經營西域,以此為橋頭堡,參與到薩珊王朝、貴霜王國的爭鬥中。”劉禪沒有掩飾自己的野心。

    諸葛亮喟然長歎,提醒道:“中原的戰事還沒有結束,阿鬥莫要好高騖遠。”

    “是啊,所以這隻是籌備。經營西域,怎麽可能是一兩年之功,非十年不可。”劉禪道。

    諸葛亮同意了劉禪的舉薦,上報給劉備。

    劉備也愣住了,產生了和諸葛亮一樣的想法。

    他沒有立即做出決斷,而是找到了黃權,說明此事。

    “承蒙陛下的信賴,臣下願往。”黃權鄭重地抱拳道。

    “公衡,你可以拒絕,朕不會怪你。”劉備慷慨道。

    “臣下也想去西域看看,試試能否為漢室守住這一塊領地。西域可以作為屏障,也可以作為西出的道路,不可謂不重要。”黃權正色道。

    “朕跟你說實話吧,這是阿鬥的提議,並非朕的意思。”

    劉備說得如此明白,就差開口讓黃權留下來了。

    可是黃權依然決定前往。

    “殿下的眼光,又怎麽會短淺?臣下願意相信殿下,為漢室鎮守西疆。”黃權擲地有聲。

    劉備沒有繼續勸說,隻是囑托了黃權幾句。

    “最多三年,朕就將你調回來。等有了合適的人選,或許不用三年。”劉備承諾道。

    李嚴去了扶南,黃權即將去往西域。

    劉備將重臣下放,完全是受到了劉禪的影響。

    按照劉禪的說法,邊疆更需要能力出眾的臣子。

    至於朝廷中樞,有諸葛亮、將琬、費禕、董允等人在,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他們完全有能力,幫助劉備處理政務。

    於是,黃權走馬上任,劉禪親自去送行了。

    “殿下,不必遠送了。”黃權深施一禮道。

    “此去西域,路途謠言。黃公多多保重!”劉禪回禮。

    “殿下放心,臣下一定好好經營西域,為漢室開拓出一片祥土。”黃權誌氣勃發。

    “正是因為有黃公這樣的人,漢室才能夠崛起,請受禪一拜。”

    劉禪長揖至地。

    黃權沒有了心結,一路向西。

    劉禪望著前往西域的隊伍,悵然若失。

    要是朝廷能夠多一些像李嚴、黃權這樣的臣子,必然大興。

    不久後,劉禪收到來自扶南的消息。

    位於林邑境內的猛火油,已經可以開采了。

    相信不久以後,即能供給全軍。

    這無疑是不錯的消息。

    現在邛都、大冶兩處鐵礦,都在竭盡全力地生產,劉禪擁有了大量的鐵礦。

    於是,在鍛造甲胄的同時,劉禪也在考慮提高戰馬的作戰能力。

    比如高橋馬鞍、馬鐙、馬蹄鐵等等,拓展馬具。

    但這玩意,製造起來並不費勁。

    倘若西涼鐵騎裝備了這些新式的馬具,過不了多久,魏國也能打造。

    而魏國的騎兵,很顯然更多。

    因此,劉禪需要摸索出時間差,需要一戰而克敵製勝。

    馬具打造起來,並不麻煩,純粹的技術也沒有太多。

    但數量多了,對於軍隊、鐵匠都是一種考驗。

    魏國恐怕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用來打造,並且讓騎兵適應。

    這幾個月,就是劉禪爭取而來的優勢。

    如何在這幾個月時間裏,將優勢擴大,這是劉禪需要考慮的問題。

    否則大家都一樣的武器裝備,差距也就小了。

    劉禪已經讓國庫,敞開了買戰馬。

    貴霜、西域、西涼羌的戰馬,都收購得差不多了。

    但這遠遠不夠!

    劉禪將主意,打到了成都以西地區的部落。

    這些羌人,也是遊牧為生。

    現在貿易已經通暢,過了初步了解的階段。

    劉禪決定大肆采購,將戰馬全部匯總。

    下一次大戰,騎兵至關重要,很可能影響一場戰役的勝負。

    劉禪不敢怠慢。

    國庫的錢沒了,可以再賺。

    戰爭失敗了,就很難挽回了。

    因此,這一次仍舊比拚底蘊。

    漢室目前占據三州之地,已經能夠極大地緩和了物資方麵的差距。

    現在就比魏國朝廷,還是漢室朝廷誰更有錢了。

    魏國執行“九品中正製”後,與世家大族共治天下。

    財富都會不約而同地往世家大族口袋裏鑽。

    曹叡想從這些人的口袋裏,搜刮出錢財來,比登天還難。

    世家大族,優先考慮家族的利益,其次才是朝廷。

    曹叡剛登基,如何號令世家?

    他所籌備到的錢財,微乎其微。

    若不是人口眾多,地大物博,魏國根本無法與蜀中比較。

    現在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隻要能夠拿下潼關,並且防禦住魏國騎兵的突擊,漢室便勝了一半。

    而今漢軍有兩萬精銳騎兵,空餘的戰馬一萬匹。

    但這遠遠不夠!

    無法滿足劉禪一統天下的野心。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