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雲收雨墜勢成城
字數:6085 加入書籤
A+A-
皇後走到皇帝身邊,嗔道“陛下,太醫們還在外麵等著呢,您說是來探望兒子的,怎麽迷上了棋局?”
皇帝拍了拍自己的腦門,大悟道“哦,是了是了,是來看兒子的,宣太醫進來。”又對南宮明塵笑道“把這局棋複刻一下,改日到朕宮裏,再細細盤。”
南宮明塵起身行禮“微臣遵旨。”
太醫們陸續進來,先後三位太醫給太子診脈,又檢查了傷口,結論都是一致
皇帝表情有些凝重,沉著問道“江太醫,太子的傷勢如何?”
江太醫疏朗笑道“啟稟陛下,殿下的傷勢已經大好了。”
皇後又追問道“太子這一箭離心口處不遠,可會落下隱疾?”
江太醫拱手對皇後“皇後娘娘請寬心,太子年輕力壯,恢複快,並不會留下隱疾。”
皇後一顆心終於落地“那就好,多謝江太醫了。”
江太醫搖頭擺手道“救死扶傷,醫者本分。不過要感謝太子妃,對太子殿下關懷備至,所以傷勢才痊愈的如此順利。”
於是眾人的目光都看向徐歸宜,十分紮眼。
徐歸宜福身行禮,慌忙回道“妾身惶恐,是太醫們救治有方。”
皇帝見二人彼此推脫,大手一揮“太醫和太子妃都有功勞,東宮眾人照顧太子也辛苦了,都重重有賞。”
“謝陛下。”眾人齊聲叩謝。
江太醫又交代了幾句,然後先退了出去。
皇帝說有話和太子單獨聊,皇後等人都侯在永輝樓外的榮園裏。
南宮明塵站在一角,獨自賞著風光,十分識趣。
這時皇後喊道“恭敏侯,你過來一下。”
南宮明塵聽到後,立馬過來“皇後娘娘喚臣何事?”
皇後看著南宮明塵,感激道“今日若不是你勸陛下來看太子,就連本宮都忘了,這東宮的大門在哪邊了。”
原來是南宮明塵勸說皇帝來東宮探望的太子,難怪今日如此蹊蹺。
徐歸宜也不由心生感激“多謝恭敏侯。”
南宮明塵顯然受寵若驚了,忙躬身道“皇後娘娘和太子妃抬舉小臣了,臣萬不敢當此謝意。是今日,微臣進宮回稟差事,陛下提及了太子殿下的傷勢,微臣猜測陛下思念太子,所以才向陛下諫言,微服東宮。”
皇後聽後,涼涼笑道“這樣說來,本宮更要感謝侯爺了。太子尚有兩個親兄長,也是日日進宮回稟差事,也不見他們為太子進言過一句半句,還不及侯爺一個子侄。”
皇後這滿滿的酸楚味,嚇得徐歸宜趕緊伸手去拉皇後的袖子“母後。”
皇後心裏不痛快,說話更大聲了“怕什麽,皇帝聽見又如何?”
徐歸宜隻得深深吸了一口氣,不敢再說話。後麵的成鶴薇和盧至柔也縮了縮脖子,安若素則是將頭埋得更低。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
二月份,朝廷發生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皇帝任命南宮明塵為忻州參將,不日即將赴任。
第二件,中書省和吏部合議了一個月,終於擬定了洪州和景州的新刺史。
光祿寺卿盧秋鳴任洪州刺史,盧至柔的親叔叔。
原景州司馬曹彬遷任景州刺史,趙王妃曹梓蔓的族兄。
三個兒子都顧及到了,皇帝這碗水,端的不可謂不平。
況且,洪州與斕洲毗鄰,徐歸宜和盧至柔同在東宮,互相牽製,互相監督。
要不說皇帝陛下真是深謀遠慮,連兒子的後宮都思量到了。
第三件,皇帝任命成三爺成靖淵為主將,控鶴衛副指揮使張鮫為副將,都虞侯溫離庭為督軍,領軍五萬,命其三月內鏟除南疆餘孽。
二月末,安王妃南宮羽真誕下一位郡主,陛下親封“怡安郡主”。
小郡主滿月酒那日,柔嘉長公主抱著小小的嬰孩兒,突然淚流不止,眾人都嚇得不知所措。還是永嘉侯夫人強行將長公主帶去了後堂,德王妃又抱著安王妃撫慰了許久,場麵才慢慢控製住。
事後,沈氏跟徐歸宜感歎“身為一個母親,再也沒有一日內連失兩子更為痛心的事情了。”
徐歸宜回想起那幾日,也是心有餘悸“嫂嫂,柔嘉長公主真是命苦。”
沈氏拂了拂胸口“誰不命苦?柔嘉長公主幾位遠嫁藩地的皇姐,年年遞那麽多折子回京城,又有什麽用呢?不說別的,陛下此次對南疆用兵,又何曾顧及過南疆的百越王妃,是我朝的永清公主,淮王一母同胞的親姐姐。”
是啊,誰不命苦?
上天不仁,眾生有苦難言罷了。
“還好,當今陛下沒有公主。”徐歸宜隻能如此感歎了。
沈氏看向這個單純的太子妃,不禁失笑“沒有公主,但是有郡主啊,三日後信都郡主舉辦詩會,我們承恩公府都收到請柬了,你們東宮沒有收到嗎?”
徐歸宜訕訕笑道“承恩公府是書香門第,郡主辦詩會送請柬上門,這也沒什麽啊。”至於東宮嘛
沈氏作勢打了徐歸宜一下“太子妃好大的忘性,這就忘了娘家本源了。”
徐歸宜連忙改口“不敢不敢,隻是我們東宮嫂嫂你也知道,詩文,我是不太懂的,如果要出席的話,怕就盧良娣可以應付一二了。”
沈氏瞥了她一眼,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我的好太子妃,就算你才情堪比曹夫子,誰又敢真的叫你作一首《水調歌頭》出來,不過是要你去給信都郡主撐個場麵罷了。”
徐歸宜終於悟了“曹大家的《水調歌頭》,我是真不敢染指,我最多隻能臨摹幾遍字帖罷了,那我到時候帶上盧良娣去吧。”
沈氏半笑半歎“你倒是與她們幾個相處的不錯。”
徐歸宜想了想“嫂嫂,你不知道,成良娣劍舞的極好;盧良娣的《鳳求凰》彈的不錯;安寶林的繡工簡直比襲月還好。”
沈氏抿了抿嘴巴“”最終翻了個白眼,並不想發表言論。
徐歸宜又問道“那三日後的詩會,嫂嫂你去,還是你和大哥一起去?”
沈氏認真道“你哥哥公務繁忙,肯定去不了。我要陪婆母去一趟城外的觀音廟,也去不了。”
徐歸宜驚奇道“去觀音廟作什麽?”
沈氏看著徐歸宜意味深長的笑了“求子。”
徐歸宜聽後“啊”了老長一聲,便默默的閉嘴了。
沈氏賊笑道“怎麽不問是給誰求的?”
徐歸宜瞬間乖順道“想必是二姐姐了,她與建成王姐夫成婚多年,是該好好拜拜觀音大士。”
沈氏裝模做樣的哼了一聲“婆母說了,我們這回去觀音廟,要請兩尊觀音玉像回來,一尊送去鄴城建成王府,至於另一尊麽,自然是送到東宮。”
徐歸宜哪敢多說什麽“替我多謝大伯母。”
沈氏點了點她的頭“你呀,四小姐去年秋天,就生了一個大胖小子,你倒是一點不著急。”
徐歸宜心裏叫囂著,就傅嵐宸那尊金剛似的的麵相,近身都難,哪裏來的子嗣嘛?
“嫂嫂,太子殿下的情況,你是知道的,又不是我的問題。”
沈氏溜著眼睛盯著她,不爭氣道“你知道盧良娣的《鳳求凰》彈的不錯,怎麽就不知道太子殿下的《鳳求凰》也彈的極好呢?”
徐歸宜徹底愣住了,這個事情,她是真的忘了。
不過,就算她沒忘,她也不敢讓傅嵐宸彈《鳳求凰》給自己聽啊。
徐歸宜吐了吐舌頭,又沉默了。
近日朝堂事物繁忙,難得傅嵐宸今日下朝還算早,剛出九華門便被沈煜截道,說想去詩會看一看。
傅嵐宸拗不過,隻好回到東宮,匆匆將朝服換下,身著簡便的常服,二人騎馬前往郡主府。
他們到達郡主府的時候,已經是賓客如雲,抬眼望去隻看見正院之中,信都郡主被眾星拱月的圍在中央,暢言談論著各種話題。
終歸是傅嵐宸的太子身份,讓大家不得不散開來,齊身給傅嵐宸見禮。
信都郡主看到他,倒是十分驚訝,隨即作了一個欠身禮,聲音十分靈動的朝傅嵐宸打趣道“太子殿下,可從來沒有出席我的詩會,今日怎麽有空閑前來了?”
傅嵐宸朝人群點頭示意,算是打過招呼了,然後才看向信都郡主,故作歉意的說道道“阿姐說笑了,今日聽聞府中辦了詩會,阿煜想來見識見識,我便陪同他一起來了。”
一旁的沈煜自是連忙接話“是的是的,喻瑾姐姐知道我最是喜歡湊熱鬧了。”
信都郡主聞言,也微笑不語,隻是詢問下人道“太子來訪,你們可有人去後堂稟告給太子妃了?”
下人連忙道“回稟太子、郡主,已經差人去告知了。”
信都郡主知道傅嵐宸不是愛嘈雜的人,便讓人引著他去後院休息了。
“太子妃此刻正在後院,太子殿下先去見一見,詩會馬上就要開始了。”
傅嵐宸聽到徐歸宜在此,下意識的皺了皺眉,但是對比了前院的嘈雜,他寧願選擇去後院,至少徐歸宜還算嫻靜。
於是他點了點頭“阿姐,那孤就先去後院休息,等著看眾位才子的大作。”
信都郡主笑了笑“去吧。”
沈煜這個活潑的少爺,立馬道“太子哥哥,你去找太子妃嫂嫂吧,我自己隨意逛一逛。”
傅嵐宸極清冷的掃了他一眼,便不再說話,隻往後院走去。
皇帝拍了拍自己的腦門,大悟道“哦,是了是了,是來看兒子的,宣太醫進來。”又對南宮明塵笑道“把這局棋複刻一下,改日到朕宮裏,再細細盤。”
南宮明塵起身行禮“微臣遵旨。”
太醫們陸續進來,先後三位太醫給太子診脈,又檢查了傷口,結論都是一致
皇帝表情有些凝重,沉著問道“江太醫,太子的傷勢如何?”
江太醫疏朗笑道“啟稟陛下,殿下的傷勢已經大好了。”
皇後又追問道“太子這一箭離心口處不遠,可會落下隱疾?”
江太醫拱手對皇後“皇後娘娘請寬心,太子年輕力壯,恢複快,並不會留下隱疾。”
皇後一顆心終於落地“那就好,多謝江太醫了。”
江太醫搖頭擺手道“救死扶傷,醫者本分。不過要感謝太子妃,對太子殿下關懷備至,所以傷勢才痊愈的如此順利。”
於是眾人的目光都看向徐歸宜,十分紮眼。
徐歸宜福身行禮,慌忙回道“妾身惶恐,是太醫們救治有方。”
皇帝見二人彼此推脫,大手一揮“太醫和太子妃都有功勞,東宮眾人照顧太子也辛苦了,都重重有賞。”
“謝陛下。”眾人齊聲叩謝。
江太醫又交代了幾句,然後先退了出去。
皇帝說有話和太子單獨聊,皇後等人都侯在永輝樓外的榮園裏。
南宮明塵站在一角,獨自賞著風光,十分識趣。
這時皇後喊道“恭敏侯,你過來一下。”
南宮明塵聽到後,立馬過來“皇後娘娘喚臣何事?”
皇後看著南宮明塵,感激道“今日若不是你勸陛下來看太子,就連本宮都忘了,這東宮的大門在哪邊了。”
原來是南宮明塵勸說皇帝來東宮探望的太子,難怪今日如此蹊蹺。
徐歸宜也不由心生感激“多謝恭敏侯。”
南宮明塵顯然受寵若驚了,忙躬身道“皇後娘娘和太子妃抬舉小臣了,臣萬不敢當此謝意。是今日,微臣進宮回稟差事,陛下提及了太子殿下的傷勢,微臣猜測陛下思念太子,所以才向陛下諫言,微服東宮。”
皇後聽後,涼涼笑道“這樣說來,本宮更要感謝侯爺了。太子尚有兩個親兄長,也是日日進宮回稟差事,也不見他們為太子進言過一句半句,還不及侯爺一個子侄。”
皇後這滿滿的酸楚味,嚇得徐歸宜趕緊伸手去拉皇後的袖子“母後。”
皇後心裏不痛快,說話更大聲了“怕什麽,皇帝聽見又如何?”
徐歸宜隻得深深吸了一口氣,不敢再說話。後麵的成鶴薇和盧至柔也縮了縮脖子,安若素則是將頭埋得更低。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
二月份,朝廷發生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皇帝任命南宮明塵為忻州參將,不日即將赴任。
第二件,中書省和吏部合議了一個月,終於擬定了洪州和景州的新刺史。
光祿寺卿盧秋鳴任洪州刺史,盧至柔的親叔叔。
原景州司馬曹彬遷任景州刺史,趙王妃曹梓蔓的族兄。
三個兒子都顧及到了,皇帝這碗水,端的不可謂不平。
況且,洪州與斕洲毗鄰,徐歸宜和盧至柔同在東宮,互相牽製,互相監督。
要不說皇帝陛下真是深謀遠慮,連兒子的後宮都思量到了。
第三件,皇帝任命成三爺成靖淵為主將,控鶴衛副指揮使張鮫為副將,都虞侯溫離庭為督軍,領軍五萬,命其三月內鏟除南疆餘孽。
二月末,安王妃南宮羽真誕下一位郡主,陛下親封“怡安郡主”。
小郡主滿月酒那日,柔嘉長公主抱著小小的嬰孩兒,突然淚流不止,眾人都嚇得不知所措。還是永嘉侯夫人強行將長公主帶去了後堂,德王妃又抱著安王妃撫慰了許久,場麵才慢慢控製住。
事後,沈氏跟徐歸宜感歎“身為一個母親,再也沒有一日內連失兩子更為痛心的事情了。”
徐歸宜回想起那幾日,也是心有餘悸“嫂嫂,柔嘉長公主真是命苦。”
沈氏拂了拂胸口“誰不命苦?柔嘉長公主幾位遠嫁藩地的皇姐,年年遞那麽多折子回京城,又有什麽用呢?不說別的,陛下此次對南疆用兵,又何曾顧及過南疆的百越王妃,是我朝的永清公主,淮王一母同胞的親姐姐。”
是啊,誰不命苦?
上天不仁,眾生有苦難言罷了。
“還好,當今陛下沒有公主。”徐歸宜隻能如此感歎了。
沈氏看向這個單純的太子妃,不禁失笑“沒有公主,但是有郡主啊,三日後信都郡主舉辦詩會,我們承恩公府都收到請柬了,你們東宮沒有收到嗎?”
徐歸宜訕訕笑道“承恩公府是書香門第,郡主辦詩會送請柬上門,這也沒什麽啊。”至於東宮嘛
沈氏作勢打了徐歸宜一下“太子妃好大的忘性,這就忘了娘家本源了。”
徐歸宜連忙改口“不敢不敢,隻是我們東宮嫂嫂你也知道,詩文,我是不太懂的,如果要出席的話,怕就盧良娣可以應付一二了。”
沈氏瞥了她一眼,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我的好太子妃,就算你才情堪比曹夫子,誰又敢真的叫你作一首《水調歌頭》出來,不過是要你去給信都郡主撐個場麵罷了。”
徐歸宜終於悟了“曹大家的《水調歌頭》,我是真不敢染指,我最多隻能臨摹幾遍字帖罷了,那我到時候帶上盧良娣去吧。”
沈氏半笑半歎“你倒是與她們幾個相處的不錯。”
徐歸宜想了想“嫂嫂,你不知道,成良娣劍舞的極好;盧良娣的《鳳求凰》彈的不錯;安寶林的繡工簡直比襲月還好。”
沈氏抿了抿嘴巴“”最終翻了個白眼,並不想發表言論。
徐歸宜又問道“那三日後的詩會,嫂嫂你去,還是你和大哥一起去?”
沈氏認真道“你哥哥公務繁忙,肯定去不了。我要陪婆母去一趟城外的觀音廟,也去不了。”
徐歸宜驚奇道“去觀音廟作什麽?”
沈氏看著徐歸宜意味深長的笑了“求子。”
徐歸宜聽後“啊”了老長一聲,便默默的閉嘴了。
沈氏賊笑道“怎麽不問是給誰求的?”
徐歸宜瞬間乖順道“想必是二姐姐了,她與建成王姐夫成婚多年,是該好好拜拜觀音大士。”
沈氏裝模做樣的哼了一聲“婆母說了,我們這回去觀音廟,要請兩尊觀音玉像回來,一尊送去鄴城建成王府,至於另一尊麽,自然是送到東宮。”
徐歸宜哪敢多說什麽“替我多謝大伯母。”
沈氏點了點她的頭“你呀,四小姐去年秋天,就生了一個大胖小子,你倒是一點不著急。”
徐歸宜心裏叫囂著,就傅嵐宸那尊金剛似的的麵相,近身都難,哪裏來的子嗣嘛?
“嫂嫂,太子殿下的情況,你是知道的,又不是我的問題。”
沈氏溜著眼睛盯著她,不爭氣道“你知道盧良娣的《鳳求凰》彈的不錯,怎麽就不知道太子殿下的《鳳求凰》也彈的極好呢?”
徐歸宜徹底愣住了,這個事情,她是真的忘了。
不過,就算她沒忘,她也不敢讓傅嵐宸彈《鳳求凰》給自己聽啊。
徐歸宜吐了吐舌頭,又沉默了。
近日朝堂事物繁忙,難得傅嵐宸今日下朝還算早,剛出九華門便被沈煜截道,說想去詩會看一看。
傅嵐宸拗不過,隻好回到東宮,匆匆將朝服換下,身著簡便的常服,二人騎馬前往郡主府。
他們到達郡主府的時候,已經是賓客如雲,抬眼望去隻看見正院之中,信都郡主被眾星拱月的圍在中央,暢言談論著各種話題。
終歸是傅嵐宸的太子身份,讓大家不得不散開來,齊身給傅嵐宸見禮。
信都郡主看到他,倒是十分驚訝,隨即作了一個欠身禮,聲音十分靈動的朝傅嵐宸打趣道“太子殿下,可從來沒有出席我的詩會,今日怎麽有空閑前來了?”
傅嵐宸朝人群點頭示意,算是打過招呼了,然後才看向信都郡主,故作歉意的說道道“阿姐說笑了,今日聽聞府中辦了詩會,阿煜想來見識見識,我便陪同他一起來了。”
一旁的沈煜自是連忙接話“是的是的,喻瑾姐姐知道我最是喜歡湊熱鬧了。”
信都郡主聞言,也微笑不語,隻是詢問下人道“太子來訪,你們可有人去後堂稟告給太子妃了?”
下人連忙道“回稟太子、郡主,已經差人去告知了。”
信都郡主知道傅嵐宸不是愛嘈雜的人,便讓人引著他去後院休息了。
“太子妃此刻正在後院,太子殿下先去見一見,詩會馬上就要開始了。”
傅嵐宸聽到徐歸宜在此,下意識的皺了皺眉,但是對比了前院的嘈雜,他寧願選擇去後院,至少徐歸宜還算嫻靜。
於是他點了點頭“阿姐,那孤就先去後院休息,等著看眾位才子的大作。”
信都郡主笑了笑“去吧。”
沈煜這個活潑的少爺,立馬道“太子哥哥,你去找太子妃嫂嫂吧,我自己隨意逛一逛。”
傅嵐宸極清冷的掃了他一眼,便不再說話,隻往後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