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軍帳中

字數:4087   加入書籤

A+A-




    聽見許子軒的話,孫清苦笑一聲開口道

    “朝廷的人當然也來過,可他們隻是看了幾眼便走了,甚至都沒有帶孩子被偷的父母們去京兆尹府立案記錄。”

    “怎麽會這樣?”

    “署衛司和刑部與大理寺平日裏素無交集,所以他們如何辦事我們也並不得知,現在署衛司的人馬奉旨在北邊新城負責聯防事宜,這邊便被那群人販子鑽了空子。”

    孫清心中也十分無奈,她原本不應該在這裏的,隻是關厚受傷後,她放心不下原來的流民群,便告假回到這裏來看一眼。

    就在孫清與許子軒說話之際,關厚艱難的睜開了雙眼。

    “關大哥!關大哥,我回來了,是我,小許。”

    看到關厚有了反應,許子軒急忙趴到他的身前,焦急的說道。

    “小,小許,是,是你嗎?”

    關厚掙紮著問道。

    “是我,關大哥你現在感覺怎麽樣,你放心我回來了,我一定會將孩子們找到,為你報仇的。”

    聽見許子軒的話,關厚躺在榻上說話有些費力,但還是強撐著開口道

    “小,小許,大哥,大哥沒用啊,你,不應,應該回來,的,你在城裏,有,有了師父,就,就要好好學,不要因為,因為這些事,耽,耽誤你,的前程。”

    關厚說出這些話幾乎耗盡的全部氣力,說完嘴角又流出鮮血,一旁趙老漢將端著手中的湯藥走了上來,要給關厚喂藥。

    “關大哥,這些事情我怎麽可能不管呢。”

    許子軒在一旁自責的說道,不過關厚已經又昏迷了過去,並沒有聽見許子軒的話。

    “小許啊。”

    一旁的趙老漢突然開口道。

    “誒,趙爺爺我在。”

    “你關大哥說的沒錯,你不應該回來的。”

    趙老漢低聲說道,蒼老的麵容上滿是悲苦,他無兒無女身體又不好,一直是關厚在照料他,他心裏早就將關厚當做了親兒子。

    聽見趙老漢的話,許子軒剛想說什麽又被他打斷。

    “小許,你父母走得早,你也是我們看著長大的,趙爺爺雖然沒什麽本事,但也見過不少東西,以你的天賦不應該一直待在流民營裏,你明白嗎?”

    “那天早上我們將小關抬回營地的時候,他渾身都是血,人已經快不行了,他還在嘴裏嘟嘟囔囔的說著不要我們去找你。”

    “這裏不是我們的家,出了事情也不會有人替我們做主,你在外麵要是能混個出人頭地,就不要回來了,我們不想耽誤你的前程。”

    趙老漢的話還沒有說完,許子軒的眼眶已經紅了起來,但是他沒有哭,咬著牙起身走出了帳篷。

    “子軒。”

    孫清急忙追了出去,許子軒並沒有跑的多遠隻是站在營地的門口,消瘦的身軀被朝陽扯出一道長長的陰影,孫清隻覺得自己有些不認識這個弟弟了。

    “清姐,那些人販子們最後出現的地方是哪裏?你知道嗎?”

    許子軒沒有扭頭,聽到身後的腳步聲開口說道。

    “子軒你不要衝動,我們再想辦法。”

    孫清聽見許子軒的問話急忙開口道,她之前沒有去找許子軒說這些事情,便是怕他怒火上頭做什麽錯事。

    “清姐,你放心我不會做傻事的,你看這個。”

    許子軒拿出唐赫上次給他的玉牌說道

    “這是上次黃大人給我的,他跟說我遇見事情就去找他,他可以幫我。”

    看見許子軒手中的玉牌,孫清放下心來,猶豫著開口道

    “上次關厚沒有讓他們得逞,那群人似乎去了南城,我聽那邊的同僚說,南城最近有他們的身影。”

    “南城嗎?清姐,謝謝。”

    許子軒伸手用力抱著孫清,在她耳邊低聲道謝,隨後又鬆開手臂,轉身向城門奔去。

    隻是他在心中的致歉孫清並不會聽見,他並不打算去找黃大哥,而決定要讓那群人血債血償。

    看著許子軒離開的背影,孫清心中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但是以前許子軒從沒有騙過她,她也就相信了許子軒剛才的那番話。

    “大人又準備寫奏折啊。”

    北部新城的統帥軍帳中,宋謙一正在研墨,工部參事陳宜修端著茶水恭敬的走了進來。

    因為唐赫重視,這次擴城采用的都是戰備標準,宋謙一在新城這邊住的就是署衛司準備的軍帳。

    “陳參事你不在新城工地,來我這裏做什麽?”

    宋謙一看見陳宜修又走了進來,不耐煩的說道,這個人今天已經反複進自己的軍帳五六次了,即使他脾氣再好也有些惱火。

    看見宋謙一有些不悅,陳宜修急忙將手中的茶杯舉過頭頂,諂媚的笑道

    “大人,下官已經視察過一遍工地了,並無異常,想著大人應該口渴了,便命人沏了新茶送進來。”

    一邊說著一邊走上前將手中茶杯放下,又奪過宋謙一手裏的墨碇,幫他研墨。

    伸手不打笑臉人,宋謙一也很是無奈,不過他在工部沒有根基,全靠唐赫的扶持還有自己的宋姓才站得住腳。

    不過工部的那些人也不是傻子,自己這個宋家分支子弟的身份沒有兩天就滿朝皆知了,現在還願意湊在自己身邊的也隻剩下這個陳宜修了。

    見宋謙一沒有阻攔,陳宜修偷偷瞄著書桌上的奏折,隻是宋謙一還沒有開始動筆,上麵什麽東西也沒有。

    “大人這麽辛苦,擴城結束後陛下一定重重有賞吧。”

    陳宜修小心翼翼的恭維道。

    “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謀福祉是我們為官的職責怎麽能隻想著陛下的賞賜呢?”

    聽見陳宜修的話,宋謙一皺著眉頭斥道。

    “是,大人教訓的是。”

    陳宜修低頭稱錯,更加賣力的磨墨。

    宋謙一開始提筆寫這幾日的新城要事,主要就是工地上的流民內部有些問題,他和流民中的幾個領頭人談過,原因他已經知道了。

    城外流民營地裏孩童失蹤的事情若是不及時解決,這邊新城的進度必然會受到影響,這件事情隻能交由陛下處置。

    “大人,您是要和陛下說流民事宜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