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給李家的餡餅

字數:3818   加入書籤

A+A-




    第951章1040給李家的餡餅

    魏廣德對呂調陽和張居正解釋自己的思路,控製貨幣總量,“當然,因為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可以承載的白銀總量也是驚人的,特別是叔大兄要推行一條鞭法,需要巨量白銀支持。

    朝廷鑄造銀寶,也就從中獲利不菲。”

    魏廣德說話時,張居正和呂調陽是頻頻點頭。

    等魏廣德把話說完,張居正也明白了魏廣德的意思,其實就是朝廷和夷人的角色對換。

    之前來的路上,張居正還在擔心大明的黃金被夷人換走,但是現在卻是朝廷要扮演這個角色。

    張居正一直想推動一條鞭法,但是民間白銀確實不方便,特別是火耗,完全就是官府傾軋百姓的利器,他不得不多思考一些,試圖找到解決辦法。

    如今,白銀有了,有夷人一船一船運來,推動新法的條件逐漸滿足,可魏廣德提到宋朝舊事也讓他有所警覺。

    金本位製的優點其實很多,首先是貨幣穩定性,黃金作為本位貨幣,能夠保持貨幣價值的穩定,尤其是在經濟波動時期。

    不過,他還是感覺到好像哪裏不對。

    當時明朝的白銀價格,甚至是歐洲的兩倍,大明金銀比是一比七,倭國是一比十,而在歐洲則是一比十三以上。

    畢竟,太仆寺常盈庫說到底在兵部管轄範圍內,要他們拿出銀子來,除了宮裏的命令,還要有兵部的同意。

    而且,他根本不知道金本位的確立是因為一些特殊事件導致的,雖然黃金取代白銀應該是早晚的事兒,但絕對不會那麽快速。

    魏廣德本來就是做事兒的人,此時主導一開始其實就在工部,隻要盡快拿出大明銀寶的鑄造方案,工部的工匠很快就能開始鑄造大明銀幣。

    另外黃金的價值較高,由黃金支持的貨幣具有較強的信用,增強人們對貨幣的信心。

    張居正一錘定音說道。

    想想也是,如果那麽容易找到答案,也就不會成千古之謎了。

    當時橫跨西班牙和美洲大陸之間的大西洋商路和途徑菲律賓的東亞與墨西哥之間的跨太平洋商路十分繁忙,這條海上航線被稱為中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其次因為各國對黃金的喜愛,所以也便利進行國際貿易,以黃金為基礎的貨幣可以在國際間自由兌換,有利於貿易往來。

    隻是,這些黃金最終的去向成謎。

    墨西哥城作為西班牙在新世界最早也是最大的造幣廠,從1536年開始,墨西哥城造幣廠就開始生產西班牙的第一種銀幣,帶有兩根立柱的打製銀幣。

    在白銀需求量暴漲的時候,西班牙人在美洲大陸上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銀礦,白銀產量的增加也刺激了冶煉技術的提升,歐洲鑄造的銀幣損耗更小,造型更加精美,純度也更高。

    所以,那時候一美元的購買力是非常驚人的。

    黃金不僅有貨幣屬性,還有很強的商品屬性,工業和首飾方麵需求巨大,金價隨市場變化,同一商品實際上有兩套價值標準,可能導致市場混亂。

    別覺得太仆寺常盈庫裏上千萬兩白銀很多,其實放在整個大明,不過是杯水車薪。

    不用夷人抬價,朝廷抬價收回白銀。

    這種雙柱銀幣一麵有兩根立柱,被卷軸纏繞,卷軸上寫著拉丁文”PLVSVLTRA”――海外別有天地。

    呂調陽也是點點頭,接話道。

    如果按照《中國曆代度量衡考》中考據的西漢時1斤折合今日248克來計算,西漢的百萬斤即後世的248噸,這已經達到了今天中國黃金儲量的六分之一了,絕對堪稱恐怖。

    “這段時間,也可以讓各省開始摸摸家底,做一些準備。”

    16世紀中葉,西班牙占領了除巴西以外的所有中南美洲,建立起龐大的西屬美洲殖民帝國。

    西班牙占領美洲後,墨西哥、秘魯等地儲量豐富的銀礦被發現,這些白銀很快被大量鑄造成銀幣並開始流向世界各地。

    好在魏廣德想到用黃金控製民間白銀的流通量,甚至張居正都已經想好,若是民間白銀太多,則朝廷抬高金價,以一比三十甚至更高的兌換價格收回白銀。

    同時,白銀因為價值相對於黃金來說偏低,具備較強的交易靈活性,大額交易使用黃金,小額交易使用白銀,非常方便。

    隨著宮廷開支的上升和官僚體係的膨脹,各國政府在財政上常常捉襟見肘,它們迫切需要尋找新的財源。

    張居正開口說道。

    同時,他們確實也發現了兩地貴金屬之間的匯率失衡。

    準確的說,如果不是地理大發現和美洲金銀礦的發現,全世界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不具備進入白銀時代。

    但是,不同線路的選擇最終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因為東西兩個人類聚居區都麵臨著金銀短缺的窘境,即便大明旁邊就有一個盛產金銀的倭國。

    工部,恰恰就是魏廣德影響力最大的衙門。

    魏廣德當然是看過類似文章的,他心血來潮時也翻閱過不少古籍,但是並沒有找答案。

    而另一個對此事影響力巨大的衙門其實也不是戶部,而是兵部。

    《漢書》中也說得很清楚了,《漢書食貨誌》有言:“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

    不過,這一世因為魏廣德的幹預,歐洲人再想大規模從大明套取黃金已經變得困難無比。

    相對來說,當下的國際經濟,其實白銀作為主要貨幣,以其構建起來的銀本位似乎更加合適。

    在這種情況下,西歐各國君主先後支持開辟新航路,大力向海外擴張,不少封建貴族和騎士成為第一批殖民者。

    開采出來的銀礦被匯集到新西班牙的首都墨西哥城,在1535年,新上任的總督建立了墨西哥城造幣廠,新西班牙地區也成為第一個向外輸出銀幣的西班牙殖民地。

    話說得再清楚不過了,上等的就是後世所說的黃金,白金就是後世所說的白銀,赤金就是所謂的黃銅。

    因為白銀作為流通貨幣有很多優點,比如:比價方便,易保存、易攜帶、不可再生、易識別等,相比於銅錢來說更稀有,但又不會稀有到像黃金一樣的程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