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一言而為天下法(求訂閱)

字數:7983   加入書籤

A+A-


    伴隨大道之歌,高空居然降下一朵朵白雲,形成雲梯。

    傳說太和道人有一招絕頂身法喚作梯雲縱,以往大多隻是耳聞,如今親眼見到雲梯,眾人大受震撼。

    梯雲縱乃是身法,此刻卻成為道觀主人顯聖之法。

    因為雲梯極為柔軟,    所以要憑借雲梯登上高空的道觀,那也需要提氣輕身,但是難度比靠自己飛上道觀降低不知多少。

    “多謝老師垂憐,大開方便之門。”

    一些修煉者本來苦無手段上去聽講長生大道,此刻見得雲梯,頗有柳暗花明之感慨。

    如果沈墨一開始布置雲梯,絕無這樣的效果,反而讓人覺得理所當然。但此刻顯聖,    化生雲梯,效果自又不同。

    此乃人性也。

    沈墨施展禦盡萬法根源智經,以精神駕馭物質,更顯化出種種異象、奇景,間或有電閃雷鳴。

    好吧,雷鳴電閃不是沈墨在顯聖。

    乃是他剛才誦念大道之歌,天地似有感應,生出雷霆來。

    沈墨也不知道為什麽會有雷轟電閃出現。

    不過大道歌後麵的什麽“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他沒有念誦下去,畢竟不應景了。

    說來也奇怪,那些本來威勢很盛的雷鳴電閃,隨著沈墨止住道歌,    也逐漸平息,成為點綴。

    不似一開始出現時,    居然試圖給五髒觀來一記悶天雷。

    沈墨沒有“細想”,    沉浸在人前顯聖的大業中。

    他雖然尚未成仙,    沒能超脫生死,可現在起碼能算超凡脫俗,    說是個半仙也不為過。

    排麵自然是要整出來的。

    他吹口氣,就地取材,化生出七個血色蒲團出來,泛著神秘的道氣。

    趙普法、鳩摩羅什、趙無極、穆師瑤各自占了一個。殺生道果本來也想占個位置,給沈墨一把抓到神龕旁邊,直接當了個道童。

    趁著還沒人至,穆師瑤好奇:“這蒲團有什麽用?”

    沈墨微笑:“擺著好看。”

    穆師瑤:“……”

    她肯定是不信的,可是確實暫時沒發現蒲團有何妙用。

    趙普法同樣凝神察看,也無所得。

    鳩摩尊者亦仔細打量。

    趙無極卻心想:“蒲團數為七,正好對應陰陽五行,邪君這是暗示我,接下來的長生大道和陰陽五行有關?”

    此刻趙無極自以為打破盤中之謎,暗自欣喜。

    其實沈墨說的是實話,他真沒想太多,就是簡單地模仿某位道門神話中的究極大佬而已。

    太和山的道宮都能叫紫霄宮,他分出七個蒲團怎麽了?

    話說太和道人收了七個弟子,倒是和紫霄宮七友對應,細思極恐。

    另外,    這也說明太和道人都做得,    他沈墨難道就不能模仿一下紫霄宮的道祖?

    雖然好似有點得意忘形,隻是沈墨既然明白修行當從心所欲,    那便任性放縱一下了。

    如此,正好滿足他前世的一些惡趣味,有種完成兒時夢想的感覺。

    好說不說,正好還剩下三個蒲團。

    沈墨靜待有緣者,也不等外麵的人進來,先行開口講道。

    但見他靜如高山,渾身有淡淡的神光迸發,莫名威嚴,修煉的神通絕學,自頭頂化生出種種異象呈現出來。

    有道音、有巫族祭祀之音、有魔音、有禪音,有古法,有新法,有金丹大道,不一而足,仿佛跨越古今時空,將各類修煉法的優點展現出來。

    這些奇妙的景象,襯托得沈墨愈發超塵脫俗。

    沈墨此刻是試圖以金丹大道為根本,將所有的修行感悟徹底整合。

    他是在開辟自己的道路。

    金丹大道已經讓他有了自身之道的雛形,如同打下地基,現在沈墨要開始建造骨架,最終形成樓閣。

    在這個過程中,沈墨的自我得以釋放。

    這也是他要人前顯聖的原因。

    釋放自我,才能把握住本性。若是一昧壓抑,反而有害無益。

    修行者當靜如深淵,也當放浪形骸,能發能收。

    “人體為道,圓滿無漏。道能生一,有生於無,天地萬物,皆源於道。陰陽造化……”

    沈墨體內發出的種種道音,終於融合成一段文字。

    修煉者要走出自己的道路,絕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如同創造出天地萬物那樣,需要一步步實現完成,並不斷完善自我。

    沈墨由此刻的金丹境,加上此前多日的講道,配合此刻的靈感,終於創造出一部屬於煉炁階段的修行法。

    既有舊法,也有新法,更直指金丹大道。

    乃是沈墨此時境界所能創造出的最完善修煉路徑。

    這部經文簡單易懂,直指長生。

    雖然不能讓人真正成仙,卻無疑是指出一條明路來。一開始沈墨講得很粗淺,可是後麵越來越深奧。

    進入大殿的人,皆不敢鬧出聲響,靜靜聽道。

    本來有人想要去坐上空的蒲團。

    可是越靠近沈墨,越是步履維艱。

    正所謂越近大道越難行。

    不過穆師瑤等四人,本身境界極高,居然能坦然承受來自沈墨的大道靈壓,而且聽得如癡如醉,大有啟發。

    但還是有人坐上了蒲團。

    第一個便是三絕老人。

    他有法相境界,一步步靠近,終於在第一個空位蒲團坐下。隻見他白發白眉,麵容蒼老,可自有一股道骨仙風,遠非常人所能及。

    不多時,第二個空蒲團也有一個中年人坐上。

    於是隻剩下最後一個蒲團。

    好幾個煉神級數存在一起去爭搶最後一個。他們抗住大道靈壓,步伐加快。

    可是眼看要接近目標。

    結果一人飄然入了大殿,背負古樸長劍,劍眉劍髯,毫不客氣地坐上最後一個空蒲團。

    “嶗山上清宮雲掌教。”

    “他好年輕,這是返老還童了?”

    “真是沒見識,雲掌教駐顏有術,一直都長得很年輕。”

    “聽說是喝了萬劫穀的長春神水。”

    “話說第一個坐上空鋪團的是三絕老人,第三個是雲掌教,第二個是誰?你們誰認識?”

    大殿外的人低聲討論。一來,以他們的實力,根本進入不了大殿。

    二來,沈墨一開始講道很淺顯易懂,但是後麵愈發深奧,已經不是實力隻能呆在殿外的他們能聽懂。反而越聽越難受,體內真炁如同沸水一般,根本不敢繼續聽下去。

    幹脆就八卦起來。

    “看不清,看不明。還有另外四個蒲團的人,你們認識?”

    “有一個是自稱武林神話的趙無極,前些時間一人挑翻了崆峒派。”

    “據說他用的崆峒派的武功,而且登峰造極。”

    “這人似乎來自後世。”

    “你還真信不成?肯定是胡說八道的流言。”

    他們說話間,一個個修煉者不得不從大殿退出來,來自沈墨的大道靈壓越來越強,莫說靠近沈墨,就算呆在大殿也不是易事。

    如同大浪淘金一般。

    留下的人越來越厲害。

    這些人大部分是沒能力飛上道觀的。

    沈墨給他們大開方便之門,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大道豈可輕得。

    至於趙普法,本來打算代沈墨看門收點束脩,結果也沒找到機會。

    畢竟聽道要緊。

    但此刻,趙普法卻心裏明白了,沈墨還是收了束脩。

    那就是這些聽道人,一旦得了沈墨開講之道的三昧,便會自發顯化自身修行之道,如此為沈墨盡覽矣。

    當真好手筆。

    天下英雄入其袖中了。

    趙普法不得不佩服沈墨高深莫測。

    一場講道,都能弄出這些名堂來。

    不過這些人雖然漏了底,收獲自也不小。

    隻是趙普法難有很大的收獲,因為他修煉的是鬼神之道,可以說斷絕道途,能得神通,不可得大道。

    因此沈墨後麵講述的內容,對他而言實是沒有什麽作用,除非他放棄體內的傳承鬼神,重走修行路。

    沉沒成本太高,已經不足取了。

    趙普法心裏有些歎息,他當初決定以有限之身遊戲紅塵,其實有點偏執,求道和遊戲紅塵不衝突。

    如果重來,他當尋找兩全之法。

    他更看出沈墨在試圖放下對長生的偏執。

    因為偏執長生,才有今日之沈墨,因為放下,才能找到人世的出路。

    趙普法隱隱有誤。

    旁人在領悟沈墨講述的大道。

    趙普法卻在參悟沈墨這個人。

    人重於道。

    這是趙普法多年來的經驗。

    要做成什麽事,首先要得人。有人才能成事,否則即使資源再好,也做不成大事。

    修行者首重氣量,至於資質根骨甚至悟性,都可以通過後天改善。譬如道門有易筋鍛骨之法改善資質,有誦讀道經之法,來提升悟性。

    可是一個人的氣量,那當真是七分天授,難以從後天改善。

    當然,也有曆盡磨難,心性得以升華者。

    可是有幾個人能曆盡磨難還能不死?

    但是話又說回來,沈墨如今所行之事,對於整個修行界都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如果通過實踐,有更多人借此突破自身的桎梏,那麽沈墨將立下不朽的功績,成為當代的聖人,永遠銘刻在世人流傳的神話中,甚至冠以“祖”的稱號。

    沈祖?

    趙普法很是羨慕,他其實追求的就是這種留名萬世的感覺。

    沈墨講道到了最深奧處,忽然又從修行最基礎的地方講起。

    “今日,吾為天人境之下,立修行九境,往後人人皆可以此為憑依,一步步邁過修行難關,直指天人長生之道。”

    天人境有九重,天人之下有九境。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沈墨是要為天下厘定修行境界,這是修煉史上,開天辟地般的壯舉。”

    穆師瑤、鳩摩尊者、趙無極同時從閉目悟道的狀態抽離,與趙普法一樣,神情無比震動。

    “沈墨他來世間就是為了正修行之法的。”穆師瑤感受到沈墨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的心意。

    “邪君不愧是神話組織的開創者,這等氣魄,可為天帝了!”趙無極眼中狂熱。

    “不愧是佛主!”鳩摩尊者低聲自語。

    同時,大殿裏裏外外沸騰起來。

    三絕老人一向不服於人,此刻也大為欽佩。

    “這位道友乃是為天地開一線仙門啊。”

    “闡釋天道的壯舉。”蒲團上的中年人暗道。

    “大道可截可借,這位道友深諳我嶗山上清修煉法的精義,並能自出機杼。可敬可佩!”蒲團上的雲掌教露出神往和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