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自在(求訂閱求月票)

字數:7857   加入書籤

A+A-


                      沉墨彷佛化身道人,道人即是他。

    直到此刻,沉墨才清楚,這哪裏是海潮,而是魔潮。一把簡簡單單的木劍,居然逆反天地法則。

    木劍本來脆弱,可是在逆反天地法則的情況下,沉重如山,無堅不摧。一把本來輕如無物的木劍,猶如一座神山,壓製了魔潮。

    何謂大自在?逆反法則,破壞天地間固有的規矩,便是大自在。大自在不是道家的逍遙自在,也不是佛宗的解脫,而是一種無匹的霸道,比魔還要霸道!

    唯有如此,才能斬破生死界限,逆轉生死。

    死而複生,本來就是對天地規矩的大不敬。

    沉墨突然意識到這種大自在的根源,來源於世間萬物誕生了“我”的概念。因為有了“我”的念頭,那就注定對周圍一切都會產生好奇,這是“我”的不能,“我”生出了,於是得到再多也不會滿足。這是生命進化的源動力,永不知足。

    道人的大自在撕開了道家知足不辱的麵紗,向天地發出挑戰。“我”永不知足,若為微末凡塵,便要心向天空,若為飛蟲,便要向往鵬鳥的翱翔,若為凡人,便會想要像神仙一樣乘風禦霞,總之天地加給“我”的一切束縛,“我”都不認。

    “我”之所以屈服不是真的屈服,隻是能力不夠,一旦有機會,就要突破極限,打碎規矩。

    破碎虛空也正是如此,那就是打破天地的束縛。

    此謂之大自在。

    這些念頭沉墨從前也有過,但如此張狂霸道,恣意飛揚,還是在道人身上,才首次體會到。

    其實武湟也有類似的性情,隻是沒有道人這般令人深刻。

    道人練劍的情景消失,沉墨的精神回歸到大殿。

    “如何?”

    沉墨長歎“這是生命的大恐怖,更是生命的大精彩。原來這就是大自在。水月觀音,慈航道人!這跟我從前以為的大慈大悲形象大為不同。”

    女菩薩微微一笑“你錯了,我們這一脈的修行本就是性如烈火,說一是一。這也是慈悲。因為我們這一脈的目標是渡盡眾生,方證菩提。渡盡眾生的含義不是讓眾生擺脫生老病死的苦楚那麽簡單,而是指引他們離開這個天地,直達內心的彼岸。這種力量隻有依靠他們自己去取得,而不是在於菩薩的施舍。我等布施,施舍的不是任何有形之物,而是道。讓人人可以自渡,如此才能渡盡眾生。”

    沉墨“慈航普渡,原來竟是這樣的意思。”

    女菩薩“外人以為的那種大慈大悲,其實是統治者的需要,當然,佛宗多有不肖之徒迎合上位者,他們或許明白佛法慈悲的真意,卻寧願曲解。須知佛祖若隻是慈悲忍讓,哪裏會修持大神通,蕩盡妖魔?佛經裏,文殊菩薩成佛,還掃蕩十萬魔軍呢。沒有霹靂手段,如何顯出佛法來?”八壹中文網

    顯然她對世人對佛法的誤會多有不滿。

    沉墨“其實世人不在意真相,隻在意他們看到的真相。一個裝睡的人,無論如何都是叫不醒的。”

    女菩薩“不錯,佛本是道。萬物皆出於道。但是世人眼中,隻見得萬物,哪裏會去見道。但也不能因為他們愚昧就放棄他們,因為凡人也有如來的智慧,隻在於有沒有開悟。若是人人見如來,則世上就沒有那麽多悲劇慘事,也不會那麽多人被上位者驅使,而不自知。人世是大苦海,大牢籠,但苦海、牢籠卻是來源於眾生自己。這也是一種作繭自縛。”

    沉墨對女菩薩的理念有耳目一新之感。

    苦海來自眾生自己,這話倒是頗有韻味。

    沉墨欠身一禮“多謝菩薩指點迷津。”

    女菩薩澹然一笑“我隻是發些牢騷而已,你若要見道,該當如何做,你可清楚?”

    沉墨微笑“忘了菩薩的話便是。”

    女菩薩嫣然一笑,百媚橫生,“沉墨啊沉墨,若是你早生三百年,咱們可以結為道侶。”

    沉墨“……”

    女菩薩悠然信步,走進神像。霎時間,她與神像再無分別。

    “你不必去救圓意,我已經送他和阿羞進入了菩薩界深處,他要靠自己走出來,才能見性成佛。”

    女菩薩的佛音蕩漾在大殿中,一枚漆黑的鐵指環從神像手中跌落,滾到沉墨身前。

    他彎腰戴上左手拇指,這是水月庵庵主的信物。

    從此以後,沉墨便是水月庵庵主了。

    而水月庵底部的魔潮,再無動靜,儼然是被女菩薩給徹底壓製住。一口古井,蕩漾明月,浮現沉墨的心頭。

    沉墨知道這一口古井,便是水月庵的根源。

    “即日起,水月庵改名水月觀,大家可以換坤道服飾,蓄發修行。而我則是你們的觀主。”

    坤道便是俗稱的道姑。其實道家的正經術語裏,實則沒有道姑這個詞匯,但民間習俗,常有道姑、仙姑之類的稱呼。

    水月觀中的長老弟子們,皆陷入道音的玄妙中,內心回蕩著沉墨的話語。

    年紀大的長老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當了一輩子尼姑,要改成坤道,有些不適應啊。

    有些年紀大的老尼姑,摸了摸腦門,如今氣血衰敗,不知頭發能不能蓄起來,而且白頭發很多呢。

    年輕的弟子們則是歡呼,可以養頭發啦,開心!

    “觀主萬歲。”

    她們也是女子,自然是有愛美之心的。

    其實連鐵肩神尼都愛美,何況她們。

    削發修行本也不是水月觀的傳統,而是某一代的祖師受了情傷,才立下規矩,要弟子們削發修行。

    至於庵中道家傳承缺失,全員轉修佛道,那都是借口而已。

    這其實符合水月庵大自在劍經的理念。

    根本沒有什麽一成不變的規矩。

    水月庵的規矩,那就是庵主來定規矩。

    沉墨當了庵主,第一個規矩就是打破舊規矩,讓小尼姑們得以重新蓄發。如此他幾乎得到了所有年輕弟子的愛戴,哪怕長老們想反對,也因為年輕弟子的歡呼雀躍,而忍住不開口。

    其實她們也覺得這樣挺好的,隻是她們受過的苦,總想後輩弟子也經曆一遍。

    但沉墨既然開口,她們也無力反對。

    沉墨召集了庵中弟子,傳她們人皮古經的修行內容,其中竅動、養神、換血,正好能助她們脫胎換骨,快速長出頭發來。

    眾人對沉墨於是愈發心服口服。

    “觀主,你的繼任大典,咱們何時舉行。”一名叫靜和的弟子詢問。

    “對對對,這是咱們水月庵的頭等大事,可不能寒顫。”

    “我一個月就能長出及腰頭發,定在一月之後就好。”一個叫靜水的弟子傻傻笑道。

    一眾坤道七嘴八舌。

    她們也知道鐵肩神尼新去,沉墨當了觀主,須得昭告天下,免得讓人以為沉墨不重視水月管,給人欺負了。

    其實換了沉墨當觀主更好,以前神尼隻是有威懾力,但不能隨意出手。新觀主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至於神尼隻是和神像融合,這是曆代庵主都時常有的舉措,如果成功,便是天人,且至少是八地菩薩。

    若是神尼成功,那水月觀的弟子更是可以在人間橫著走。

    “好了,你們各去人族十城發下請帖,然後請龍虎山、嶗山、崆峒派等大派派人來觀禮。總之讓你們熱鬧一回。”

    眾弟子不禁微笑,新觀主倒是灑脫,頗合她們的脾胃。

    接下來半月,沉墨便在水月觀參悟大自在劍意。他如今更是清楚,每年八月十五,水月觀周圍有海潮來,溝通魔界。

    原來水月觀的位置正是人間和魔界交匯的一個節點。

    水月觀建在此處,更有鎮壓魔界入口的用意在。

    不止如此,龍虎山也有一個魔界入口,嶗山亦如此,還有崆峒。隻是如今妖魔亂世,人間早已到處都是窟窿,以至於鎮壓魔界入口的作用已經不大。

    但每年海潮到來,溝通魔界時,依舊是修煉大自在劍經的好時候。

    魔界介於無色界和現世之間,乃是從無到有的中間形態,它的出現,對修煉者也有其獨特的意義。

    魔界確切的說,很像長在人間上的良性腫瘤。

    其實真正危險的是九幽,那是一個神秘可怕的地域,世間邪魔的一大源頭。

    沉墨接管水月觀,冥冥中得到一股道意加身。

    他血眼都得到輔助,能看見纏身的虛妄。他逐漸理解虛妄的由來,來自七情六欲。

    當然最主要來源於喜怒哀樂四情。

    如果接觸的人越多,耽擱紅塵越深,那麽虛妄就越多。

    所以才有上古煉炁士高談出世之論。

    但沉墨既然明白作繭自縛的道理,那就不必遠離塵世,也不必清靜自守,反而妄念越多越好,直到作繭自縛,再以破繭成道。

    這是一個艱難凶險的過程。

    但是收益難以想象。

    甚至可以視作一種斬“我”明道的過程。

    “我”是那些虛妄組成的我。

    由各種欲念、妄念集結而成。

    自乾坤圖出來,成就半步天人,走出自身道路之後,沉墨愈發隨心所欲,從前壓抑的性情得以釋放,這是一種修正。

    所謂君子豹變,人的性格行為也會隨著修養、認知、地位的改變而轉變。

    但到了這一步,須得見我,見天地,見眾生,方能返璞歸真,做到萬變不離其宗。

    沉墨在這一點學到了穆師瑤的長處,順其自然即可。

    又過了十餘日,柳晚晴回到水月觀。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仿佛對什麽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裏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麽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麵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麵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幹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