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臥龍鳳雛初現
字數:4637 加入書籤
A+A-
水鏡先生嗬嗬一笑,連忙上前攙扶,言道“先生還是請進屋內吧。”
眾人客客氣氣,一齊到了屋內。
劉備心中思量。
他是皇室宗親,再不濟也在豫州落地,常人都叫他一聲劉使君,此人卻叫他先生,莫不是看不起這些身份?
水鏡先生落座,輕笑道“先生乃皇室宗親,如今更是豫州大人,為何來此荒野郊外?”
劉備連忙抱拳言道“水鏡先生,我剛剛帶領大軍來此,那袁術偽帝便要舉兵攻打,實在不知如何是好,便想著出來散心,正好到此。”
還未說完,劉備起身,抱拳行大禮,言道“請水鏡先生萬萬救我!”
水鏡先生輕笑,擺手言道“你且坐下,我與你細細道來。”
劉備盤膝端正而坐,洗耳恭聽。
“你可知,為何年已半百,卻屢屢流亡,無家可歸?”水鏡先生問道。
劉備長歎一聲,言道“備於黃巾之時起兵,鎮壓黃巾,匡扶天下,卻屢屢時運不濟,遇上天下大變,無能為力。”
“我先前到那徐州,卻被楊辰所逼,不得不離開徐州,來到這裏。”
“並州楊辰,揚州袁術,坐擁天下,手下數十萬大軍,我如何能與其爭鋒。”
此言一出,劉備隻覺心都要碎了。
誰知那水鏡先生聽完,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劉備並非氣量狹小之人,聽聞水鏡先生大笑,並不做怒,隻是奇怪問道。
“先生為何發笑?”
“我笑你漂泊半生,無根無地卻不自知。”水鏡先生搖頭笑道“你且看看那楊辰,孫堅手下,都有何人?”
劉備疑惑道“水鏡先生是說那趙雲典韋?我二弟三弟不弱於他們。”
“非也非也。”水鏡先生笑道,而後起身,言道。
“那楊辰手下,武將固然眾多,可並非關鍵之力。”
“關鍵在於,楊辰手下謀士。”
“那荀彧荀攸,坐鎮並州,管理糧草,為楊辰解決後顧之憂。”
“郭嘉田豐,隨軍出征,無論局部或是全局,都有二人關注。”
水鏡先生回頭看向劉備,問道“楊辰手下有如此謀士,如何能敗?”
劉備皺眉,問道“先生所言謀士,我手下亦有,為何不及他們?”
水鏡先生笑道“你手下孫乾,糜竺,簡雍等人,小謀小計可用,然遇到關鍵之時,卻是不堪大用也。”
“此幾人遇到郭嘉田豐等人,便是速速敗退。”
劉備一聽,豁然開朗,連忙問道“那我去何處尋找謀士?”
“我知二人,名曰臥龍鳳雛,謀略滔天,若是此二人出,定然能夠助你一臂之力!”
水鏡先生落座,手指沾水,放於桌麵,思量片刻,寫下臥龍鳳雛二字。
“此二人是何人?”劉備問道。
水鏡先生輕笑道“此二人,乃是我所見世間有大智慧之人,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
劉備一聽,睜大眼睛。
這豈不就是他最需要之人?
劉備連忙問道“要去往何處尋找此二人?”
水鏡先生沉吟片刻,卻是一句話都沒說出來。
正當劉備疑惑之時,卻見那水鏡先生連連搖頭,言道“罷了罷了,我今日所言過多,你莫要放在心上。”
“你隻需要知曉此二人即可,若是有緣能遇到,便是你的福氣,若是無緣,那便如此吧。”
劉備心中著急,卻也不好多問出口。
麵對水鏡先生此等人,他心中清晰,若是過於著急,反而容易讓人不悅。
不過既然水鏡先生說出有兩人,那便足夠。
大不了他自己帶人親自尋找。
隻是須臾之後,劉備疑惑問道“先生,備此時正值窮困之際,不知先生可否教我?”
水鏡先生一聽,知曉劉備這是想要他輔佐,不由得擺手笑道。
“罷了罷了,我已然年老,且我答應過一人,隱居於此,我心中已然了解塵世,不願再沾染。”
他如此一說,劉備愈發好奇,不由地問道。
“是何等人物,能讓先生此等經天緯地之人才,不願沾染俗世?”
水鏡先生沉默片刻,緩緩起身,輕聲言道。
“玄德公,你可知曉楊辰此人?”
劉備一愣,疑惑問道“自然知曉,此人挾天子以令諸侯,坐擁並州,手握數十萬並州大軍,此人怎麽了?”
水鏡先生輕歎一聲,言道“玄德公,你欲匡扶漢室,其中道路卻是凶險無比啊。”
劉備抱拳言道“我自知如此,可我乃皇室宗親,如今天下大亂,我應當揭竿而起,保衛漢室。”
水鏡先生思量許久,終於是歎息一聲,又言道“今日夜已深,不如在此落住一晚,明日再回豫州?”
劉備點頭同意,關羽張飛自然沒有異議。
翌日,三人一同騎馬離開。
“大哥,你說那水鏡先生,是何許人也?為何突然隱居深林,不願出山?”
關羽疑惑問道。
劉備歎息道“那水鏡先生乃是奇人,心中心思如何是我們能夠猜到的?”
“不過可惜了,如此人才,若是能為我用,則漢室可興。”
張飛一聽如此,嚷嚷道“什麽奇人不奇人,說一截留一截,俺最討厭這樣的人了。”
劉備關羽兩人聽聞,輕笑。
隻是他的心中,卻是一直想著水鏡先生口中昨日所言。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
若是他能有其中一人,豈會如此狼狽不堪,居無定所?
可是,何處才能尋得此二人?
關羽見此,自然知曉劉備所想,不悅道。
“那水晶先生也真是的,隻給了兩個名號,連地址也不說,這讓我們去何處尋找?”
劉備搖頭,言道“水鏡先生能夠告知於我,已然是我等福分,切莫過於貪婪。”
張飛冷哼一聲,不喜道“可是天下之大,我等何處尋之?這不是捉弄人呢麽。”
三人言語之間,卻看到遠處路旁石頭上,躺著一人,正在放聲高歌。
歌唱之中,俱是自己不遇明主的哀怨。
劉備心中淩然,心想莫非這邊是那水鏡先生留自己一夜的目的?
心想至此,劉備連忙下馬,客氣禮讓牽馬過去。
……
眾人客客氣氣,一齊到了屋內。
劉備心中思量。
他是皇室宗親,再不濟也在豫州落地,常人都叫他一聲劉使君,此人卻叫他先生,莫不是看不起這些身份?
水鏡先生落座,輕笑道“先生乃皇室宗親,如今更是豫州大人,為何來此荒野郊外?”
劉備連忙抱拳言道“水鏡先生,我剛剛帶領大軍來此,那袁術偽帝便要舉兵攻打,實在不知如何是好,便想著出來散心,正好到此。”
還未說完,劉備起身,抱拳行大禮,言道“請水鏡先生萬萬救我!”
水鏡先生輕笑,擺手言道“你且坐下,我與你細細道來。”
劉備盤膝端正而坐,洗耳恭聽。
“你可知,為何年已半百,卻屢屢流亡,無家可歸?”水鏡先生問道。
劉備長歎一聲,言道“備於黃巾之時起兵,鎮壓黃巾,匡扶天下,卻屢屢時運不濟,遇上天下大變,無能為力。”
“我先前到那徐州,卻被楊辰所逼,不得不離開徐州,來到這裏。”
“並州楊辰,揚州袁術,坐擁天下,手下數十萬大軍,我如何能與其爭鋒。”
此言一出,劉備隻覺心都要碎了。
誰知那水鏡先生聽完,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劉備並非氣量狹小之人,聽聞水鏡先生大笑,並不做怒,隻是奇怪問道。
“先生為何發笑?”
“我笑你漂泊半生,無根無地卻不自知。”水鏡先生搖頭笑道“你且看看那楊辰,孫堅手下,都有何人?”
劉備疑惑道“水鏡先生是說那趙雲典韋?我二弟三弟不弱於他們。”
“非也非也。”水鏡先生笑道,而後起身,言道。
“那楊辰手下,武將固然眾多,可並非關鍵之力。”
“關鍵在於,楊辰手下謀士。”
“那荀彧荀攸,坐鎮並州,管理糧草,為楊辰解決後顧之憂。”
“郭嘉田豐,隨軍出征,無論局部或是全局,都有二人關注。”
水鏡先生回頭看向劉備,問道“楊辰手下有如此謀士,如何能敗?”
劉備皺眉,問道“先生所言謀士,我手下亦有,為何不及他們?”
水鏡先生笑道“你手下孫乾,糜竺,簡雍等人,小謀小計可用,然遇到關鍵之時,卻是不堪大用也。”
“此幾人遇到郭嘉田豐等人,便是速速敗退。”
劉備一聽,豁然開朗,連忙問道“那我去何處尋找謀士?”
“我知二人,名曰臥龍鳳雛,謀略滔天,若是此二人出,定然能夠助你一臂之力!”
水鏡先生落座,手指沾水,放於桌麵,思量片刻,寫下臥龍鳳雛二字。
“此二人是何人?”劉備問道。
水鏡先生輕笑道“此二人,乃是我所見世間有大智慧之人,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
劉備一聽,睜大眼睛。
這豈不就是他最需要之人?
劉備連忙問道“要去往何處尋找此二人?”
水鏡先生沉吟片刻,卻是一句話都沒說出來。
正當劉備疑惑之時,卻見那水鏡先生連連搖頭,言道“罷了罷了,我今日所言過多,你莫要放在心上。”
“你隻需要知曉此二人即可,若是有緣能遇到,便是你的福氣,若是無緣,那便如此吧。”
劉備心中著急,卻也不好多問出口。
麵對水鏡先生此等人,他心中清晰,若是過於著急,反而容易讓人不悅。
不過既然水鏡先生說出有兩人,那便足夠。
大不了他自己帶人親自尋找。
隻是須臾之後,劉備疑惑問道“先生,備此時正值窮困之際,不知先生可否教我?”
水鏡先生一聽,知曉劉備這是想要他輔佐,不由得擺手笑道。
“罷了罷了,我已然年老,且我答應過一人,隱居於此,我心中已然了解塵世,不願再沾染。”
他如此一說,劉備愈發好奇,不由地問道。
“是何等人物,能讓先生此等經天緯地之人才,不願沾染俗世?”
水鏡先生沉默片刻,緩緩起身,輕聲言道。
“玄德公,你可知曉楊辰此人?”
劉備一愣,疑惑問道“自然知曉,此人挾天子以令諸侯,坐擁並州,手握數十萬並州大軍,此人怎麽了?”
水鏡先生輕歎一聲,言道“玄德公,你欲匡扶漢室,其中道路卻是凶險無比啊。”
劉備抱拳言道“我自知如此,可我乃皇室宗親,如今天下大亂,我應當揭竿而起,保衛漢室。”
水鏡先生思量許久,終於是歎息一聲,又言道“今日夜已深,不如在此落住一晚,明日再回豫州?”
劉備點頭同意,關羽張飛自然沒有異議。
翌日,三人一同騎馬離開。
“大哥,你說那水鏡先生,是何許人也?為何突然隱居深林,不願出山?”
關羽疑惑問道。
劉備歎息道“那水鏡先生乃是奇人,心中心思如何是我們能夠猜到的?”
“不過可惜了,如此人才,若是能為我用,則漢室可興。”
張飛一聽如此,嚷嚷道“什麽奇人不奇人,說一截留一截,俺最討厭這樣的人了。”
劉備關羽兩人聽聞,輕笑。
隻是他的心中,卻是一直想著水鏡先生口中昨日所言。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
若是他能有其中一人,豈會如此狼狽不堪,居無定所?
可是,何處才能尋得此二人?
關羽見此,自然知曉劉備所想,不悅道。
“那水晶先生也真是的,隻給了兩個名號,連地址也不說,這讓我們去何處尋找?”
劉備搖頭,言道“水鏡先生能夠告知於我,已然是我等福分,切莫過於貪婪。”
張飛冷哼一聲,不喜道“可是天下之大,我等何處尋之?這不是捉弄人呢麽。”
三人言語之間,卻看到遠處路旁石頭上,躺著一人,正在放聲高歌。
歌唱之中,俱是自己不遇明主的哀怨。
劉備心中淩然,心想莫非這邊是那水鏡先生留自己一夜的目的?
心想至此,劉備連忙下馬,客氣禮讓牽馬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