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諸侯朝見1

字數:3919   加入書籤

A+A-


    關中,某條山間路上一支隊伍正朝著長安趕去,護衛前擁後簇、車乘相銜、旌旗招展、浩浩蕩蕩。隊伍最中間的是六輛駟駕馬車,其中有一倆駟駕馬車是天子級別的,乃乘六乘傳之出行等級。

    此等排場之壯盛擬似天子者,天下唯有趙王劉章能享用,此刻劉章正坐在天子禦賜馬車中與自家趙相東陽侯張相如洽談。

    “寡人已經三年未回長安了,&nbp;&nbp;如今踏入這關中倒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啊!”劉章不禁感慨道。

    “陛下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廣施德政,關中乃王畿之地,自然是舊染維新,風移俗易。”張相如頗為恭敬的說道。

    昔劉邦建立漢朝後,為防範匈奴侵入,將諸多戰功顯赫之將領派往北疆鎮守,張相如就被派遣到河間郡擔任郡守。後陳豨自封代王發動叛亂,&nbp;&nbp;張相如憑借平定陳豨叛亂之軍功,獲封東陽侯。

    張相如長期待在趙地,&nbp;&nbp;對於趙地風土民情頗為了解,加上劉襄登基後想要削弱周勃陳平為首的軍功集團在長安的影響力,就將張相如派去給劉章作為丞相。

    “變化確實挺大的,陛下登基以來,趙國的變化也挺大的啊!”劉章不忿地說道。

    如今的劉章對於自己的皇帝兄長頗有幾分怨言,當初劉襄答應劉章,若是他能夠順利登基為帝,就將劉章封為趙王。

    劉襄登基為帝後也確實兌現了承諾,冊封劉章為趙王,可劉章管轄的趙國卻不是那個可與齊國並肩的趙國,是一個閹割版的趙國,隻有邯鄲一郡之地。劉襄以呂後害死的趙王劉友尚有兩子為由,將河間常山兩郡從趙國分出去。

    “邯鄲肇起於商殷,為商殷畿輔之地,經趙氏百年經營城高牆厚,&nbp;&nbp;乃我大漢之要塞。邯鄲位置極佳,有‘關天下之形勝,絕天下之轉輸’之稱,&nbp;&nbp;常有商人來往。”

    “我王乃天子昆季,深得天子信任,天子方讓大王治理趙國。大王就國後每日勤於政事,體恤民情,我趙國自然與關中一樣有變化啊!”張相如拱手恭敬道。

    張相如自然能聽的劉章語氣中對劉襄冊封安排的不滿,不過身為漢廷委派的趙相,他肯定不能讓劉章對於皇帝有怨言,萬一劉章長期積怨走上淮南王劉長的老路,那他張相如肯定逃不了牽扯。

    作為三朝元老的張相如眼光很毒辣,他很清楚以齊王身份入主未央的劉襄對於諸侯國很忌憚,生怕有地方諸侯國威脅到中央的權威,所以對於關係最親近的弟弟劉章都進行了打壓。

    張相如隻能給劉章講述邯鄲郡的重要性,皇帝有多看重劉章,讓劉章心中的怨氣有所緩解。

    “寡人聽聞丞相善於力戰,以河間郡兵力阻陳豨叛軍,避免了燕軍成為孤軍,得以軍功封侯。今日看來丞相不光擅長領兵,&nbp;&nbp;智足以當世取合啊!”劉章緩緩說道。

    劉章自然明白張相如所言何為,不過他對於劉襄的怨氣怎麽可能因為張相如的幾句話就消散呢。

    “大王您是陛下昆季,與陛下的關係猶如高皇帝與代頃王。當初代頃王隨高皇帝舉義兵,誅暴秦,擊項羽,在高皇帝登基後冊封為代王。”

    “然其在匈奴南下時,卻棄國而逃,群臣嘩然,使得高皇帝龍顏受損,免去了其代王之位,即便如此高皇帝仍冊封代頃王二子為諸侯王,在代頃王薨後,以諸侯王級別安葬,可見高皇帝何等重視骨肉親情。”

    “大王您與陛下是高皇帝長子之子,是一母所生。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陛下縱使對他人何等嚴苛,都不會對大王您苛責啊!”張相如緩緩說道。

    聽到張相如這番話,劉章若有所思,對於劉襄也沒有最初的那麽不滿,張相如見狀,心中長舒一口氣。

    浩蕩的隊伍向前行駛,道路旁的行人看見趙王儀仗,無不低眉折腰,快要接近長安時,張相如也是很識趣的從劉章的馬車下去,換了一駕馬車。

    “籲!”

    在抵達渭橋後,給劉章駕馭馬車的馬夫突然控製駟馬緊急停了下來。

    “怎麽回事?”劉章掀開車簾惱怒的問道。

    馬車的突然停止,使得在馬車中靜坐的他差一點摔倒,讓劉章十分的不滿。

    “章弟。”站在渭橋上的劉襄笑著朝劉章說道。

    “陛下!您親自來了!”劉章看到馬車旁的劉襄,頓感驚愕道,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按照禮節接待自己的應該是奉常才對,皇帝親至迎接是他沒有想到的。

    “朕可等你了半天了啊!”劉襄樂嗬嗬的說道。

    “臣弟參見陛下!”劉章連忙行禮恭敬道。

    “你我兄弟不必多禮,坐好了!”劉襄擺了擺手,示意馬夫下去。

    看見劉襄的動作,劉章嚇了一跳,連忙說道“陛下,這可使不得啊!使不得!”

    馬夫也被劉襄的動作搞得有些不知所措,一時間呆若木雞,手腳不敢動。

    劉襄可沒有管這麽多,直接將馬夫推開,拉起馬韁,轉身樂嗬嗬地對著劉章說道“章弟坐好了,朕這個做兄長好久也沒有給你駕車了!”

    說罷!劉襄就駕馭馬車朝著未央宮趕去,一路守衛見駕車者是天子也不敢阻攔,都是快速放行。

    坐在馬車裏的劉章被劉襄的舉動感動的一塌糊塗,再加上先前張相如的勸誡,劉章對於劉襄冊封的怨言頓時全消。

    未央宮北闕

    “章弟,這時間過的真快啊!轉眼間,三年時間已經過去了啊!你身居趙地,朕無時無刻不掛念著你啊!”劉襄感慨道。

    “臣弟也同樣想念陛下,隻是我大漢律條有規定,臣弟也不能擅離趙國。”劉章恭敬道。

    “昔皇考駕崩,呂後殘害我劉氏子弟,眾兄弟中,能夠幫朕分擔責任的,也隻有你老二啊!若非有章弟你,朕恐怕也無法匡扶我漢家江山啊!”劉襄有感而發道。

    “臣弟愧不敢當,眾兄弟年幼,臣弟輔佐陛下乃是本分。”劉章恭敬道。

    “朕當大漢這個家不易啊!自朕登基以來,前有淮南王謀逆,後有匈奴擾邊。大漢太大了,朕每日被那案幾上堆積的奏折忙的焦頭爛額。”

    “幸好朕還有你們這些骨肉兄弟幫助朕,朕才能有底氣的應對大漢的諸多困難,而眾兄弟中,數你老二與朕關係最為親近,對於朕的幫助也最大。”

    “趙國緊鄰代國、常山國、燕國諸國,這幾國都是抗擊匈奴的塞國,趙國能夠保證幾國聯絡;同時又與河內、河東兩郡接壤,這兩郡乃我大漢糧倉錢庫。”

    “這趙國隻有交到章弟手中,朕才能對燕趙之地放心,才能在這未央宮中安睡啊!”劉襄緩緩說道。

    “臣弟明白,臣弟定然不會辜負陛下之厚望。”劉章拱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