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豐收祭
字數:2648 加入書籤
咳了一聲,李有田開始說種玉米的講究。俗話說讀書不離案頭,種田不離田頭,要想莊稼想的好,就得勤快,播種施肥鋤草,到什麽時候幹什麽時候的活,李有田說的就是幹這些事情的具體時間。
團圓聽的津津有味,都記在了小腦袋裏,想著到了鋤草的時候,她拿不動鋤頭,可以到地裏拔草。
等李有田停下,大夥就看到兩個官差進村。這時候來,一準是說交公糧的事,大夥的心提了起來,等官差熟門熟路找到裏正家,大夥都到裏正家門口探頭探腦往裏看。
一會兒裏正點頭哈腰把官差送出門,大夥都遠遠避開,等官差走到看不見人影,大夥又回到裏正家門前。
團圓也很關心今年的交公糧,這關係到她和爺爺能吃幾頓白麵饅頭,她第一個問“裏正叔,今年交多少公糧?”
一雙雙眼都看著裏正,裏正也沒賣關子,“今年是個豐收年,咱們運道也好,比去年少交一成的公糧。”
大夥都呆了,沒想到有這種好事,團圓一蹦三尺高,拍著巴掌,“裏正叔,這下我跟我爺爺能吃好幾頓白麵饅頭了,還能吃頓餃子。”
團圓想著喝過的麵疙瘩湯,加點土豆,土豆軟糯,麵疙瘩滑溜,一吃下去肚子暖暖的。
莊戶人,眼巴前最迫切的就是吃飽,要是能吃好飯,那就知足了。
“哈哈”,大夥都笑團圓是個小人精,說了大實話,也是大夥的心聲。
裏正被大夥的笑感染了,有個事就趁現在說出來,讓大家更高興,“年景好,交的公糧又少,各家各戶都有餘糧,我尋思著把停了幾年的豐收祭再搞起來,等我跟幾位族老商量好,咱就趁這幾天辦。”
前幾年,麥子收成不太好,交的公糧又多,交完公糧就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豐收祭大夥也沒心情搞。
李有田吧嗒著煙袋,那張滿是溝壑的臉上,這會看起來皺紋仿佛都沒了,“裏正,豐收祭是該再辦起來,說來團圓這麽大的小娃娃還沒見過呢,團圓是不是?”
“豐收祭是什麽,是大家在一起吃好吃的嗎?”團圓眨巴這大眼睛問。
裏正點點頭,豐收祭跟團圓說的意思不離十,“差不多是這樣,大夥先回家吧。”
團圓一溜煙回了家,跟李秀才分享這個大喜事,“爺爺,咱家今年能多吃幾頓白麵饅頭,還能剩點穀子,等李奶奶家孵了小雞仔,我就抱一隻能下蛋的,養大了下一個蛋,咱倆一人一半。”
李秀才這輩子最欣慰的就是團圓的孝順,“好,爺爺等著吃團圓養雞下蛋。”
頂針裏的滾滾它的小主人天天忙,雖然還沒賺到錢,可她在努力,它對她有信心。
幾天後,豐收祭開始了。村裏人講究實惠,不做門麵功夫,八個桃子形狀的桃餑餑被八個族老挑的壯實漢子擺好在供桌上,抬進祠堂裏,供桌前頭插滿了很粗的香,都是香火氣。
這些桃餑餑是請村裏的全福人做的,全福人就是兒女雙全,還得上頭有老人,夫妻恩愛,反正就是福氣滿滿的人。
團圓知道的這麽清楚,是她也幫了忙,她去給燒火,聽了挺多這裏麵的講究。平時在家裏,爺爺不叫她燒火,說危險,就這次例外,說是可以給她帶來福氣。
族老帶領大夥祭祀完,將桃餑餑切開,分給村裏人,小孩子都圍在前頭搶。老人說這個桃餑餑吃了可以讓小孩子沒病沒災,搶到的孩子拿著就跑,團圓也搶到一塊,掰開兩半,一半給了爺爺。
李有田跟李秀才兩個蹲在一起抽煙袋,他逗團圓,“團圓,不是該見者有份嗎?再說這是給小孩子吃的,你爺爺可不是小孩子。”
皺皺眉頭,團圓把自己這塊的桃餑餑分成兩塊,給了李有田一塊,“五爺爺,桃餑餑吃了能沒病沒災,老小孩,老人也是小孩嘛。”
李有田接過去就吃,“團圓啊,你這張小嘴太會說話嘍,給五爺爺當孫女吧。”
團圓過去抱緊李秀才的脖子,趴在他懷裏搖腦袋,五爺爺再好,也沒有爺爺好。
要說李有田不羨慕那是假的,他家幾個孩子都淘氣,沒有一個有團圓的貼心,李有田磕磕煙袋,“老哥哥,團圓這小棉襖真貼心,我都眼饞。”
李秀才一點不謙虛,“眼饞你也撈不著。我家團圓是懂事,就是有一口吃的,也得給我這個爺爺一半。”
“爺爺。”團圓悶聲叫,她被爺爺說的怪不好意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