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無敵三磅炮

字數:4085   加入書籤

A+A-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很偉大的武器,那就是大漂亮立國時,自己鑄造的前裝滑膛三磅炮。那些北美的民兵們,就是推著這種輕便的小炮,打出了一個世界大帝國。
    楊凡給自己的步兵部隊,大量裝備了三磅炮。
    每個營都有一個炮隊裝備18門。三磅炮是唯一可以下放到營級的,戰場直接支援火炮。因為它足夠輕便。
    楊凡的三磅炮是仿製的大漂亮的1776年式3磅炮製造的。
    1776年式3磅炮性能如下:
    &nm;炮管長:0.65米;
    使用時間:美國獨立戰爭時期(17761781)
    射速:熟練士兵可以在 30秒鍾內發射一次 3磅炮。
    楊凡再次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一個是用純鋼管取代鑄鐵炮管,大大節約了重量,另一個就是使用鋼結構做炮架。
    車軸使用軸承減少摩擦力,可以省力拖曳。鋼輪外緣加上三厘米厚度的實心橡膠,增加抓地摩擦力,同時減少鋼製輪轂對水泥路麵的破壞。
    &nm,因為楊凡覺得德式的和法式的75mm才是正宗。甚至毛子的76.2mm他都不喜歡。
    射程增大到750米,這主要是靠加長炮管和三個發射藥包來實現的。
    炮管外加裝鐵皮水套筒,類似馬克沁機槍的設計。因為半分鍾一發的射速,非常容易炮管過熱。盡管楊凡用的是現代傳送的高強度鋼管。也是有過熱風險的。
    1776式的射速三十秒,是因為它的發射步驟有一下幾步:
    第一步用蝸杆(螺旋狀鐵杆)清理炮膛內火藥殘渣。
    第二步用濕海綿清洗炮膛兩次,防止炮膛內有火星引燃下一發彈藥。
    第三步裝入彈藥,使用推杆將彈藥推止火炮炮膛底部。
    第四步用針由傳火孔鑽孔刺破火藥袋。
    第五步在刺破的火藥袋中裝入引信。
    第六步瞄準後使用點火繩點燃引信。
    同樣是定裝炮彈,這一點上沒有改進的餘地了。但是楊凡用的是絲綢藥包,可以省去第一步。但第二步省不了,必須要滅火,否則藥包裝進去就爆了。單發射速能減少六七秒的樣子。兩分鍾能打五發。
    三磅炮其實不用再等一百多年,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了。
    現在歐洲正處於三十年戰爭的中期,正是雙方人腦子打出狗腦子的時候,可謂是如湯至沸騰,各方都和打了雞血一樣,從充滿宗教狂熱,到為了利益而眼球充血,此時已經欲罷不能了。
    此時,歐洲的技術引領者是瑞典。
    機動輕型野戰炮的部署,無疑是瑞典軍隊在三十年戰爭中,取得軍事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這種火炮是3磅青銅炮,通常被稱為團炮。
    這些相對較輕的大炮(重量約120至140公斤)通常由1至2匹馬牽引,隻需2人操作。這些火炮可以發射所有3種最常見的彈藥(實心球、充滿黑火藥的空心球效果極其讓人無語、霰彈),其中最有效的可能是短距離(約100至200米)的霰彈(裝滿數十顆鉛彈的圓柱形拋射彈)。
    一門這種團炮的火力,使用起來相當於一支由幾十名火槍手組成的部隊。
    因此當被編到步兵編隊中時,團炮為步兵編隊提供了重要的支援。
    17世紀20年代,這種新型火炮武器的開發在許多其他歐洲發達國家進行,除了瑞典,還有荷蘭、英國、丹麥、西班牙、荷蘭和神聖羅馬帝國的一些國家。
    楊凡才不像他們那樣摳搜呢,他每個營都有18門,而且貼心的使用了鐵皮水套筒,用來放置炮管過熱。
    這樣雖然增加了重量,但是,持續射擊的時間幾乎無限延長。
    隻要套管裏有水,就可以一直打下去。
    增加些重量,顯然是非常值得的。
    隨著撤退的號聲傳來,18個步兵營立刻扭頭就跑,跑得比兔子還快。
    楊凡不準備讓他們,用刺刀直接去懟騎兵。
    雖然,現在沒有把機槍運來,但是他有比排槍更好的武器,那就是四百多門裝備到一線部隊的三磅炮。
    這個時候不用,留著過年嗎。
    和碩特人的火槍,因為是魯密銃,性能非常好,是有可能中近距離打穿楊凡的板甲的。
    但是他們的弓箭,根本沒戲。
    這種鋁合金板甲,雖然重量隻有同體積的鋼製板甲的三分之一,可是硬度超過四倍多。
    弓箭根本沒戲。
    但是即使穿著板甲被戰馬撞飛,被馬蹄踩踏,還是會造成傷亡的。
    戰馬連著騎士,以及鎧甲武器等雜物,六七百斤重量,這種踩踏就是鋼鐵俠來了也得跪了。
    剛才用排隊槍斃打敗了和碩特人的火槍手後,楊凡就徹底放下心來。
    他準備把自己的武器都實戰測試一遍,做到心裏有數。以後他即使不親臨戰場,也知道下麵打的是否盡心盡力。畢竟武器性能在他心裏擺著呢。
    這些步兵快速跑回了戰壕裏,然後趴在前麵斜坡的戰壕一側上,躲在沙袋旁邊的缺口處,伸出了步槍。
    而在戰壕後,用戰壕挖出的土,用砂袋壘砌了一米三高的胸牆,第二排士兵貓著腰從垛口處伸出了火槍。
    他們身後是第三排士兵,他們站著平端著火槍。
    在每個中隊,也就是三十四人的橫排寬度,三排厚度的方陣接合部。那裏是中隊部所在地。在戰壕的後麵,就有一個半圓形的沙袋的炮位。一門三磅炮就放在那裏。中隊部的人和炮組都在這裏。
    和碩特人有些混亂,剛才步兵軍第一師的火槍手隊列試圖衝過來時,他們大亂的崩潰,試圖往回跑。
    鄂爾齊圖汗趕緊下令騎兵整隊,準備衝殺過去,取代這些不中用的火槍手。
    火槍手往回撤,騎兵組成衝鋒隊形,並且準備衝鋒。
    這段時間,18個營的火槍手,從容的跑回工事內部並且做好了,迎擊騎兵的準備。
    三萬騎兵可不是個小數目,剛才打死打傷了四千人,隻是小勝利,和碩特人主力尚存,還有足足四萬餘人,沒有傷筋動骨。
    他們最差的人,才會被派去做火槍手。
    楊凡現在擺在一線有18個營的步兵。二線作為預備隊,還有7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營(師屬炮兵營,裝備12磅野戰炮18門)
    三線部隊,還有家丁騎兵團和索倫步兵團。海盜團殘部和民兵四個營殘部,合並後補足了三千六百人,現在已經去了博斯騰湖畔,堵截葉爾羌汗國可能的偷襲去了。
    楊凡放下望遠鏡,伸出右手大拇指向上測量了一下距離。
    轉身對張疙瘩說道:“下令開火,現在他們都在三磅炮的射程內,十二磅炮的野炮營也開火,打擊遠處的鄂爾齊圖汗中軍。”
    喜歡明末鋼鐵大亨請大家收藏:(明末鋼鐵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