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母子談話
字數:4301 加入書籤
“然後別的事情不方便透露給你聽。”
“母後……”
“就這樣吧,別的我也不想說這麽多。”
皇帝聞言,歎了一口氣“既然母後都這麽說了,那我就不問這麽多了。”
可這話落在太後的耳中,卻引得她下意思蹙眉,“有時候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這麽簡單,這是上一輩人的事了,你就不要管這麽多,如果你還當我是母後的話。”
皇帝聞言,淡淡一笑“母後多慮了,我可是一直將您當成母後的。
“今日母後將這件事情告知我,也是一心為我解答一下疑惑,我雖然一知半解,但心中不勝感激,這樣也不至於稀裏糊塗的。”
說到後麵,皇帝聲音逐漸變小,最後更是掀起車簾謹慎地往外看了看。
見距離馬車最近的是自己的心腹田巳,他這才放心地坐到太後的身邊。
最後深深看了太後一眼,然後在太後的的耳邊小聲竊竊私語兩句。
“什麽?你的意思是……”
饒是太後如此端莊穩重,在聽完皇帝的話後也是滿麵震驚,最後更是拿那滿是質疑的眼神盯著他。
此時,皇帝麵色肅穆,眼底隱隱帶著一絲殺氣。
在太後看向他時,他慎重地對太後點了點頭“母後或許不知,我查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查得不離十了。
“隻是我手上兵力有限,即便是保護咱們的安慰,這幾萬人馬也是緊張不已,更不要說與我那幾個不孝兒來爭奪北寧的天下。
“因此我認為,周家暫時是不能動的,咱們也不能斷了與周家的聯係……”
剩下的話,皇帝雖然沒有說出口,但太後已經領會他話中的意思,下意思點點頭“哀家明白。”
隻是太後最後的神色依舊有些恍惚,就好像還不能接受從皇帝口中聽到的消息一般。
見太後已是同意了他的做法,皇帝這才說出自己的要求。
“既如此,母後,咱們分開行動,辛苦母後先行前去那山穀與碩南王妃碰麵,朕就去軍營和奉國公,以及羿兒見麵。”
聞言,太後漸漸垂下眼眸,心思輾轉了幾番,並未作答。
最後,不知太後想到什麽,猛然抬起雙眼,眼中夾帶著擔憂。
“不可!哀家與你既是母子,又豈能分開行動?先讓一部分禁衛軍護送這些妃子前去山穀,哀家陪著你去軍營。”
“母後?”
“行了,就這般說定了,否則哀家是不會放皇上獨自去冒險的,這上戰場豈非兒戲?”
皇帝見太後態度強硬,也靜下來細細地思量了片刻。
最後卻沒辦法,隻得同意太後的提議,隨後對車外的田巳低聲吩咐接下來要注意到的各種事項。
大軍行至山中三岔路口時緩緩停下。
田巳按照吩咐,將隨性的禁衛軍一分為二。
自己率領一隊護送皇帝與太後趕往軍營,而另一部分禁衛軍則轉向另一條更為狹窄的山路,將那些後宮帶出來的妃子和公主們送去山中。
許久。
軍營。
天空灰蒙蒙。
君墨塵與奉國公在視察完手底下軍隊的情況之後,這才啟程前往大營。
而此時,大營主帥營帳外,竟站滿了君墨塵手下的將領,同時也是墨家軍的將領。
眾人聽到馬蹄聲紛紛回頭。
當看到是君墨塵與奉國公時,本來就沉重的臉上頓時顯出高興的表情。
“參見王爺!參見奉國公!”
“出了何事?”君墨塵端坐馬背,皺起眉頭,目光越過眾人看向燈火通明的營帳。
從這燭光倒影可以看出營帳裏麵站著無數人,隱隱約約還有怒斥聲。
這聲音……似乎是父皇的?
看此情況,君墨塵清亮的黑眸中劃過一絲了然,薄唇輕抿,翻身下馬,颯爽地朝營帳走去。
“王爺,皇上半夜時分領著太後和朝中不少文臣來大營,要求卑職等人朝京城發起進攻。”
副將一個箭步上前,低聲對君墨塵稟報著所有的事情。
隻是副將在敘述事情的過程中,眉頭始終緊皺,想必心中也是對皇帝的作法十分不滿。
太後是精明之人。
方才皇帝所說的字字句句,太後均是在腹中嚼爛後,確定沒有問題,這才開口說出。
話裏話外既是讓皇帝明白她如今的立場,又巧妙地試探皇帝的心思。
對於太後而言,放棄皇帝而去扶持其他人登上皇位,倒不如依舊隨著自己的兒子。
至少二人之間還是母子,如今皇帝依舊需要依靠周家和月家,還有碩南王府,這可比扶持其他不受她控製的人來得可靠。
皇帝見太後立場堅定,一顆半浮在空中的心終於落地,這才認真地分析著眼前的局勢。
“如今,皇後已在碩南王妃的手中。”
聽到這樣的一則消息,太後原本半斂的雙眸猛地睜大,眼眸中夾雜著難以置信的光芒,直直地盯著皇帝“此話當真?”
皇帝將太後一連串的反應看在眼中,點了點頭“不錯!皇後竟以為君越亭能坐上皇位,竟不顧城中大亂,帶人去碩南王府,結果被活捉了。
“母後還記得前不久,朕曾前去鳳鸞殿詢問皇後關於寶藏一事嗎?母後當時得知之後,不是還令默默暗地調查此事嗎?”
見皇帝戳破自己背後所做的一切,太後心中一驚,當即皺眉反問,“皇上是懷疑此事與周家有關?還是說此時和沈家,月家以及羿兒有關?”
皇帝扶額“又沒有關係,恐怕隻有奉國公、羿兒還有月雲歌三人心裏清楚。
“朕派人從當時開始便盯住了奉國公府和碩南王府。
“卻不想皇後那個蠢貨會不顧體統前去碩南王府挑事,最後也把她自己給搭了進去。
“最後不但沒有在君越亭動手之前解決月雲歌,居然被月雲歌反將一軍擄獲成為人質,這對於皇後、對於周家而言,可真是奇恥大辱!”
說完後,皇帝嘴角劃過一抹冷嘲,接著往下說道“朕也是從那時起,才從奉國公那裏知道竟還留著這麽一條離開京城、逃生的山路。”
隻不過,他自知自己身邊的人很少,所以想著不到最後關頭,都不要冒冒失失地跟在奉國公等人之後逃出京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