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受罰
字數:4502 加入書籤
A+A-
風華從後麵擠了出來。
這個教頭一直在營中,沒見過風華,見到她小小的個子,皺了皺眉頭,問道“九組是否認罰?”
風華掃了一眼怒氣騰騰地宋海,低頭說“報告教頭,九組參與鬥毆、圍觀,認罰。我還同意挑事者應雙倍懲罰。”
“唐風,你個”宋海大喊。
“住口,軍紀如山,不可更改!”風華回頭,嚴厲地打斷了宋海。
不知為何,看到風華淩厲的眼神,宋海有點發怵,不再吱聲。
而其他組的新兵露出了難以掩飾的笑容,似乎早就認定風華是個屁都不敢放的孬種。
“不過。”風華頓了一頓,接著說,“九組並非挑事者,挑事的是他們。”
說著,她指向了對麵的幾個掛彩的新兵。
那幾人的笑容僵在臉上,但很快又恢複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
“三組、四組,認不認?”教頭轉向他們的兵頭。
兩位兵頭對視一眼,其中一人說“不認。”
嗬,風華冷笑,原來還是兵頭,如此顛倒是非黑白,德不配位。
“他們見我矮小,出言諷刺我與整個九組,不僅如此,還看輕我們的夥頭兵。”風華冷聲道。
言語上的嘲笑並無法給這些新兵定罪,因為士兵多少需要一些血性和犀利。
但看輕夥頭兵卻是大事,因為鎮西軍認為所有士兵一律平等,無論是衝鋒陷陣,還是後勤保障的,都值得尊重。
這一政策貫穿始終。
其實,新兵們對夥頭兵有偏見挺正常的,不過,新兵營訓練會讓所有新兵都輪值一次後勤部隊,幫助他們打破偏見。
教頭聽了風華的話,神色一正,嚴肅地盯著那幾人,掃了一下四周,向不遠處的夥房方向,喊道“老木,過來!”
隻見一個身型有些佝僂,右臉有一大片深紅印跡的夥夫走了過來,抱拳喊了聲“教頭”。
教頭問他是否看到事發經過,老木踟躕,看看風華,又看看另外兩組的兵頭,最終還是把事情一五一十說了一遍。
未了還小聲嘀咕“夥頭兵有什麽不好,我就喜歡當夥頭兵。”
最終,九組參與了鬥毆的五人領了二十軍棍,三四組挑釁者與兵頭領了四十軍棍,其餘圍觀的十軍棍也沒得逃。
率先領完罰的九組士兵們,不顧疼痛地圍觀三四組的人受罰,甚至歡呼起來。
三四組的人一臉不服,看向九組的眼神十分不善。
“哼,我們往後真刀實槍見!”
“他爺爺的,以後的較量,我們一定把九組打得滿地找牙。”
風華一臉不屑,“九組隨時迎接你們的挑戰。”
當時的她怎麽也想不到,兩年多後自己會在花團錦簇、一派祥和的京城,懷念這些明目張膽、熱血沸騰的挑釁。
九組的人回到營房後,挨了二十棍那幾人迫不及待地脫下褲子,趴在床上涼一涼那火辣辣的臀。
風華沒踏入大通鋪的營房,而是貓進了旁邊的小倉庫,聽著他們吹噓今天揍到幾個人。
“老子打了說得最大聲的兩個!”
“我也揍了倆,痛快!”
“不服就打,娘們一樣嘰嘰歪歪,該打!”
這群虛榮的家夥,風華輕笑地搖搖頭。
“就是,看不起我們兵頭就算了,還敢看不起我們!”
“兵頭那身板是小,但也輪不到他們放屁!”
風華的笑凝固在嘴邊,敢情這幫人還嫌棄自己丟人了!
話又說回來,他們也確實是為自己出頭。
想罷,她走出住處,輕車熟路去藥材庫領藥。
經過夥房時,她看見那個叫老木的夥頭兵在煮著大缸粥,那臉上的紅色印跡從額頭蔓延到脖子,看起來有些嚇人。
她走過去,向老木行了個軍禮,“多謝。”
老木睥了她一眼,“你就是那個小兵頭?有什麽好謝的,我隻是實話實說。”
風華沉默了片刻,又說“那也得謝,因為說真話的人,太少了。”
“小兵頭,你看我臉上這胎記嚇人嗎?”老木突然問道。
風華打量了一眼,馬上移開目光,實話實說,“怪嚇人的。”
老木愣了一下,他原本以為這個小兵頭會像其他人一樣,口中說著不嚇人,卻近都不敢近他身。
不過聽到大實話,似乎也沒什麽好開心的,他沒好氣地說“那走遠點。”
真是個古裏古怪的人!風華心裏嘀咕。
適才在路上,她就聽到有士兵說,老木雖然長得瘮人,脾氣古怪,但煮的飯就是比別的夥頭兵香。鎮西軍不虧是連夥頭兵也能選出最合適的。
領藥回營房後,她正碰到宋海一瘸一拐地出門,兩人碰了正著。對視了一眼,宋海就移開目光,悶哼地問候了聲兵頭。
九組有不少人對風華是口服心不服的,但宋海在場上受過她的指點,對她的實力心悅誠服。
隻是他覺得自己這麽大個子,在小矮子麵前俯首,麵子上委實有點難堪。
不過,不知為何,當時聽到別組對小兵頭冷嘲熱諷,他火氣一下子就竄上來了。
風華看他眼神飄忽,想著他應該是不好意思,便嗯地應了一聲,又把一瓶金瘡藥扔給他,“你們五個在傷口上塗一下,好得快。對了,剛才謝謝你。”
猝然聽到道謝,宋海慌忙掩飾道“謝什麽?我不是為了你出頭,我是為了九組!”
“是的。”風華一笑,“我就是替九組謝你,晚上我會去操練場練槍,你有空也可以去練練拳。”
聽了這話,宋海皺眉,忽地又愕然地看向風華,隻見她眼裏盡是坦然。
自從較量敗給風華後,宋海也發現了自己的缺陷。
他曾是山匪,無意中救下一個奄奄一息倒在他山頭的老兵。
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老兵在山寨養傷期間教給了他一套拳法。
他將這拳法打得虎虎生威,成功地劫了幾次以前不敢劫的標,得意到不行。
可沒多久,山寨被官府剿了,宋海靠著對地形的熟悉帶著一些兄弟逃了出來,老兵不知所蹤。
兄弟們決定再占山為王,可他想起老兵說過,既然要殺人,為何不殺敵人?便頭腦一熱,與兄弟們分道揚鑣,想辦法參了軍。
較量中,他發現跟著風華的數字,能把拳打得更厲害,才知道自己以前根本沒習得精髓。
於是,他開始每天晚上練習組合,卻仍然不太得其法。
他很想問這個小兵頭其中的要領,卻開不了這個口,每天便不由自主地、哀怨地看著風華。
這個教頭一直在營中,沒見過風華,見到她小小的個子,皺了皺眉頭,問道“九組是否認罰?”
風華掃了一眼怒氣騰騰地宋海,低頭說“報告教頭,九組參與鬥毆、圍觀,認罰。我還同意挑事者應雙倍懲罰。”
“唐風,你個”宋海大喊。
“住口,軍紀如山,不可更改!”風華回頭,嚴厲地打斷了宋海。
不知為何,看到風華淩厲的眼神,宋海有點發怵,不再吱聲。
而其他組的新兵露出了難以掩飾的笑容,似乎早就認定風華是個屁都不敢放的孬種。
“不過。”風華頓了一頓,接著說,“九組並非挑事者,挑事的是他們。”
說著,她指向了對麵的幾個掛彩的新兵。
那幾人的笑容僵在臉上,但很快又恢複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
“三組、四組,認不認?”教頭轉向他們的兵頭。
兩位兵頭對視一眼,其中一人說“不認。”
嗬,風華冷笑,原來還是兵頭,如此顛倒是非黑白,德不配位。
“他們見我矮小,出言諷刺我與整個九組,不僅如此,還看輕我們的夥頭兵。”風華冷聲道。
言語上的嘲笑並無法給這些新兵定罪,因為士兵多少需要一些血性和犀利。
但看輕夥頭兵卻是大事,因為鎮西軍認為所有士兵一律平等,無論是衝鋒陷陣,還是後勤保障的,都值得尊重。
這一政策貫穿始終。
其實,新兵們對夥頭兵有偏見挺正常的,不過,新兵營訓練會讓所有新兵都輪值一次後勤部隊,幫助他們打破偏見。
教頭聽了風華的話,神色一正,嚴肅地盯著那幾人,掃了一下四周,向不遠處的夥房方向,喊道“老木,過來!”
隻見一個身型有些佝僂,右臉有一大片深紅印跡的夥夫走了過來,抱拳喊了聲“教頭”。
教頭問他是否看到事發經過,老木踟躕,看看風華,又看看另外兩組的兵頭,最終還是把事情一五一十說了一遍。
未了還小聲嘀咕“夥頭兵有什麽不好,我就喜歡當夥頭兵。”
最終,九組參與了鬥毆的五人領了二十軍棍,三四組挑釁者與兵頭領了四十軍棍,其餘圍觀的十軍棍也沒得逃。
率先領完罰的九組士兵們,不顧疼痛地圍觀三四組的人受罰,甚至歡呼起來。
三四組的人一臉不服,看向九組的眼神十分不善。
“哼,我們往後真刀實槍見!”
“他爺爺的,以後的較量,我們一定把九組打得滿地找牙。”
風華一臉不屑,“九組隨時迎接你們的挑戰。”
當時的她怎麽也想不到,兩年多後自己會在花團錦簇、一派祥和的京城,懷念這些明目張膽、熱血沸騰的挑釁。
九組的人回到營房後,挨了二十棍那幾人迫不及待地脫下褲子,趴在床上涼一涼那火辣辣的臀。
風華沒踏入大通鋪的營房,而是貓進了旁邊的小倉庫,聽著他們吹噓今天揍到幾個人。
“老子打了說得最大聲的兩個!”
“我也揍了倆,痛快!”
“不服就打,娘們一樣嘰嘰歪歪,該打!”
這群虛榮的家夥,風華輕笑地搖搖頭。
“就是,看不起我們兵頭就算了,還敢看不起我們!”
“兵頭那身板是小,但也輪不到他們放屁!”
風華的笑凝固在嘴邊,敢情這幫人還嫌棄自己丟人了!
話又說回來,他們也確實是為自己出頭。
想罷,她走出住處,輕車熟路去藥材庫領藥。
經過夥房時,她看見那個叫老木的夥頭兵在煮著大缸粥,那臉上的紅色印跡從額頭蔓延到脖子,看起來有些嚇人。
她走過去,向老木行了個軍禮,“多謝。”
老木睥了她一眼,“你就是那個小兵頭?有什麽好謝的,我隻是實話實說。”
風華沉默了片刻,又說“那也得謝,因為說真話的人,太少了。”
“小兵頭,你看我臉上這胎記嚇人嗎?”老木突然問道。
風華打量了一眼,馬上移開目光,實話實說,“怪嚇人的。”
老木愣了一下,他原本以為這個小兵頭會像其他人一樣,口中說著不嚇人,卻近都不敢近他身。
不過聽到大實話,似乎也沒什麽好開心的,他沒好氣地說“那走遠點。”
真是個古裏古怪的人!風華心裏嘀咕。
適才在路上,她就聽到有士兵說,老木雖然長得瘮人,脾氣古怪,但煮的飯就是比別的夥頭兵香。鎮西軍不虧是連夥頭兵也能選出最合適的。
領藥回營房後,她正碰到宋海一瘸一拐地出門,兩人碰了正著。對視了一眼,宋海就移開目光,悶哼地問候了聲兵頭。
九組有不少人對風華是口服心不服的,但宋海在場上受過她的指點,對她的實力心悅誠服。
隻是他覺得自己這麽大個子,在小矮子麵前俯首,麵子上委實有點難堪。
不過,不知為何,當時聽到別組對小兵頭冷嘲熱諷,他火氣一下子就竄上來了。
風華看他眼神飄忽,想著他應該是不好意思,便嗯地應了一聲,又把一瓶金瘡藥扔給他,“你們五個在傷口上塗一下,好得快。對了,剛才謝謝你。”
猝然聽到道謝,宋海慌忙掩飾道“謝什麽?我不是為了你出頭,我是為了九組!”
“是的。”風華一笑,“我就是替九組謝你,晚上我會去操練場練槍,你有空也可以去練練拳。”
聽了這話,宋海皺眉,忽地又愕然地看向風華,隻見她眼裏盡是坦然。
自從較量敗給風華後,宋海也發現了自己的缺陷。
他曾是山匪,無意中救下一個奄奄一息倒在他山頭的老兵。
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老兵在山寨養傷期間教給了他一套拳法。
他將這拳法打得虎虎生威,成功地劫了幾次以前不敢劫的標,得意到不行。
可沒多久,山寨被官府剿了,宋海靠著對地形的熟悉帶著一些兄弟逃了出來,老兵不知所蹤。
兄弟們決定再占山為王,可他想起老兵說過,既然要殺人,為何不殺敵人?便頭腦一熱,與兄弟們分道揚鑣,想辦法參了軍。
較量中,他發現跟著風華的數字,能把拳打得更厲害,才知道自己以前根本沒習得精髓。
於是,他開始每天晚上練習組合,卻仍然不太得其法。
他很想問這個小兵頭其中的要領,卻開不了這個口,每天便不由自主地、哀怨地看著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