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朝堂爭鋒
字數:3861 加入書籤
有資格在這文德殿裏參加禦前會議的臣子,近半都跟符氏交好。
符彥卿征戰半生,經曆數朝天子,受過他恩惠、提拔的不計其數,符氏乃是當世響當當一等一的將門,哪裏是說動就能輕動的
馮道白眉皺了皺,沉著臉不說話。
蘇逢吉史弘肇幾位顧命大臣同樣臉色凝重。
郭威虎目微眯,暗暗琢磨為何要說這樣的話。
他不可能不知道,光憑一份祭天告文裏的說辭,不能武斷地判定符彥卿與李守貞叛亂一事有關。
他更應該知道,符氏樹大根深,一定會有許多人站出來反對。
李守貞在祭文裏反複提及符彥卿,分明就是想拖符氏下水,借朝廷之手向符氏施壓,逼迫符彥卿投靠他。
要是朝廷當真定符彥卿的罪,隻怕李守貞做夢都會笑醒。
李業和不經意間交換眼神,站出來正義凜然地道:"官家,臣讚同王都監所言!符彥卿坐鎮兗州,麾下泰寧軍乃河北百戰雄兵,符彥卿和李守貞又是兒女親家,一旦符彥卿反叛,開封以東必將動蕩不寧!
官家試想,萬一平叛戰事受阻,李守貞兵出潼關,符彥卿在兗州響應,東西夾擊開封,我朝危矣!"
劉承祐當即色變,如坐針氈,想都不想就要出聲讚同和李業的提議,革除符彥卿的官職爵位,羈押回京受審。
郭威暗自焦急,朝史弘肇投去眼神。
史弘肇會意,立馬揖禮道:"官家,王都監和國舅之言,臣不敢苟同!"
劉承祐咽咽唾沫,把想說的話憋回去:"史相公有何建議"
史弘肇肅然道:"魏國公乃朝廷棟梁,忠貞之士,豈能跟李守貞之流相提並論李守貞據關中反叛,魏國公遠在兗州,二人如何合謀單憑一份祭文裏幾句說辭,就將魏國公定罪,實在兒戲,請官家明察!"
"是啊是啊,魏國公乃國之柱石,如何會跟李守貞作亂"
"李守貞如此說,就是要故意挑撥朝廷和魏國公之間的信任,子虛烏有之事,官家切莫當真!"
當即,有為數不少的朝臣站出來,表態支持史弘肇之言。
李業偷偷朝身後打手勢,幾個依附他的朝臣站出來反駁道:"李守貞與符彥卿畢竟是兒女親家,關係非比尋常。就算不治罪,也不該再讓符彥卿繼續統領泰寧軍,不如趁此機會,將魏國公召回京留用,也好免除後患。"
"李守貞公開稱王自立反叛朝廷,作為他的姻親,符氏應該受到責罰,如果朝廷沒有任何反應,豈不是令天下其他的忠臣寒心"
史弘肇怒道:"符彥卿未露反跡,泰寧軍一切如常,如果當真逼反了符氏,這個責任你們誰當得起"
李業陰惻惻地道:"史相公極力包庇符彥卿,如果符彥卿當真反叛,這個責任,敢問史相公可擔得起"
"你"史弘肇怒急,卻是被噎得說不出話。
李業剛想得意冷笑,隻見郭威緩步走到玉階下,朝高坐帝位的劉承祐拱拱手,轉身直麵眾臣,渾厚的聲音響徹大殿:
"符彥卿絕不會反!郭威願意作此擔保!"
大殿肅靜,李業皮笑肉不笑:"誰不知道郭樞密與符彥卿相交莫逆。敢問郭樞密,如果符彥卿當真反了,您要如何"
郭威爽朗大笑,粗獷雄渾的聲音震徹大殿:"那某便親自統兵平叛,取符彥卿首級向官家謝罪!而後,某這顆項上頭顱,也請國舅拿去!"
李業臉色難堪,他已經從朝臣中覺察到好幾股冷厲眼神,不用看都知道,那都是郭威的親信和部下。
統率禁軍的最高指揮機構侍衛司,有過半的中高級將領都是郭威一手提拔,這些大將聚集在朝堂上,就是郭威最忠實的政治力量。
大殿上的氣氛一度變得尷尬和凝滯,目光微閃,流露幾分冷笑和得意,為他的小伎倆得逞感到得意。
拿符彥卿說事隻是幌子,真正目的就是要戳出背後的郭威。
要讓官家親眼見識到,郭威在朝堂上有多麽深厚的根基和力量,他培植的黨羽勢力,足以左右朝局。
坐在玉階下的馮道撚著白須沉默不言,看了看絲毫沒有察覺的郭威,再看看和李業,搖搖頭輕歎口氣。
"放肆!你們你們要作何"劉承祐也被幾個麵色陰沉的禁軍將領,眼神中流露的殺氣震懾住。
那幾個禁軍將領不約而同地朝李業靠近,雖然身上沒有兵器,但渾身溢出的殺氣卻格外濃重。
"大膽!"李業尖聲怒吼起來,指著那些朝他投去不懷好意眼神的將領官員,往玉階一側逃去。
"官家!官家您也看到了,郭樞密竟然要指使部下毆打臣!這裏可是文德殿,當著天子之麵,這些人竟敢如此放肆!"
李業痛哭流涕,撲倒在皇陛下哀嚎。
郭威悚然一驚,意識到什麽,朝幾個禁軍將領使眼色,轉身拜倒:"官家恕罪,臣方才失言,幾位將軍也並非有意針對舅!"
劉承祐縮在袍服裏的拳頭死死攥緊,努力掩藏住眼睛裏的驚恐和憤怒,勉強說道:"郭公快快請起,國舅也起來,不可失儀。"
幾名禁軍將領和官員跪倒在殿中,劉承祐也示意他們起身,剛才的一切沒有要追究的意思。
李業的鼻涕眼淚像裝了閥門似的,立即收住,摸摸臉爬起身,老老實實回到自己位置上站好。
大殿中窸窸窣窣的響聲持續片刻,安靜下來。
剛才濃厚的火藥味眨眼間煙消雲散。
劉承祐強自笑道:"符彥卿之事,還請郭樞密仔細說說。"
郭威忙道:"臣為符彥卿擔保,一是與他相交多年,深知其為人品行,絕對不會做出悖君叛國之事!二是符彥卿早有書信送到臣手中,向臣講明一切。臣這裏有李守貞寫給符彥卿的親筆信,還有符彥卿寫給臣的書信,還有一封,是李守貞偽造符金盞筆跡,寫給符彥卿的家書,請官家過目!"
小太監接過書信呈送到禦案上,劉承祐急忙一封封看來。
從書信上看,符彥卿並無反意,還主動向朝廷請辭泰寧軍節度使之位,願意單人獨騎回京負荊請罪。
一眾大臣相繼瀏覽過書信,都表態應該給符彥卿一個自述清白的機會。
笑道:"如果符彥卿願意回京,自然表明他的清白。但李守貞祭文裏提到的彰義軍史匡威,此人罪不容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