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關中防務
字數:1947 加入書籤
孫權點了點頭,又道:
顧雍、陸遜等人對視一眼,均知自家主公對下一步行動沒有多少自信了。這可不是什麽好苗頭,若自家主公對下一階段的行動沒有什麽底氣,那他們這些年的努力豈不付之東流?
其實早在章武三年,東吳君臣就已經有了僭越之心,那時候東吳先是在夷陵之戰大敗劉備親率的漢軍,後又在襄樊等戰場擊敗了曹魏的大軍,在短短一年之內東吳連敗曹魏、劉漢兩大勢力,國勢之盛威震南北。
因此東吳不少重臣都覺得天命當屬孫氏,紛紛上奏呈請孫權稱帝。
孫權心中雖然萬分高興,但始終覺得東吳根基魏固,若是冒然稱帝當有得罪於曹魏、劉漢兩大勢力的可能,因此孫權審時度勢之下沒有接受群臣的勸進,忍下了一時的名位,俯低做小到了現在。
就連年號黃武也是取了曹魏的黃初、季漢的章武兩家年號的合意,用此年號,東吳擺明了不想得罪曹魏和季漢兩家的意思。
顧雍拱手奏道:
孫權仍是一臉顧忌。
朱桓道:
孫權道。
本來自石亭之戰後,孫權信心爆棚,以為憑一己之力當可敗曹魏、拒蜀漢,開國於萬事之基,然而隨著季漢這兩個月來一連串的勝利,孫權的自信心又變得不自信起來,他害怕稱帝之後反而會惹得曹魏和季漢兩家來攻,到那時就會腹背受敵了。
全琮勸慰道:
孫權仍不敢妄下決斷。
顧雍知道他的顧慮所在,言道
:
孫權毫無異議地道。
諸葛瑾立刻應道。
郿城縣寺內,楊清正與關興做最後的交代。如今戰事已了,他也是時候領軍返回隴右了,畢竟現在雍州施政的重心還是在隴山以西、
楊清道。
關興點頭道:
楊清道。
尹雲乃是義軍中的頭號人物,這些天以來不僅配合主力大軍完成了多項重要任務,而且還頗具軍事眼光相助主力大軍攻城略地、斬將奪旗,無往而不利。
因此楊清已經向諸葛亮表奏他為裨將軍,領軍三千駐守郿城,另外義軍的數千家屬業已陸續遷至郿城,近萬軍民將以郿城為基開展屯田、養軍、護民之策,休養生息,積蓄民力。
至於最重要的要隘陳倉楊清則交由柳隱領兵駐守,今時不同往日,昔日的陳倉渭水道已經基本落於漢軍手中,陳倉這一重鎮的地位變得減弱許多,因此楊清隻讓柳隱領兵兩軍駐守,以為郿城、武功兩地的後應。
另外,陳倉、郿城兩地亦是陳倉道和褒斜道的終點,如今這兩城落入季漢手中,則就表明陳倉道和褒斜道再無阻礙,從漢中轉運的糧草、軍資當可一路坦途地運抵關中前線。
經過楊清的一番講解,關興已全明渭水一線的布置,頷首道:
楊清道、
關興道:
楊請道。
關興道:
於是在布置好武功三地的防務之後,楊清率軍返回了上邽,並命令吳懿也領軍退回安定,至此雍州漢軍全部退回各自防區,季漢的第二次北伐全然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