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連營(一)

字數:3826   加入書籤

A+A-


    楊儀輕笑道:“嗬嗬,文長將軍是不是把事情想得過於簡單了?曹真大軍再是疲憊不堪,卻也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且曹真、張合等人並非易與之輩,一旦我們逼迫太甚,他們定會做困獸鬥,到那時我軍就算能勝,恐怕也是傷亡慘重,更有甚者還有戰敗的風險。”
    頓了一頓,又轉過身子朝諸葛亮拱手道:“丞相,此計太險,還是多做圍困,等魏軍斷糧之後再發起攻擊,如此方為萬全之策。”
    “哼,汝懂得什麽?我軍雖然占據優勢,但關東魏軍不日就來,彼輩錢糧充足、兵多將廣,一旦全力來援,就算我軍有潼關在手,恐怕也有抵擋不住的時候。
    所以此次北伐利在速戰速決,若是遷延下去,必會為敵所乘。”魏延神態輕蔑地瞧著楊儀道。
    楊儀聞言不服,繼續反駁道:“哼,文長將軍這番話怕是有些危言聳聽吧。曹真大軍困在子午穀內進退不能,最多還有半月就會陷入糧草斷絕的境地,難道我們連這半個月都等不起嗎?”
    “嗬嗬,你說得輕巧,曹洪率領的三萬大軍距潼關已不足二百裏,輕騎最快一日就能到達,半個月的時間已足夠曹睿等人做很多事了。”魏延冷笑著說道。
    楊儀仍針鋒相對:“哼,就算曹洪大軍即將殺到潼關城下又如何?難道元雄將軍會立即丟失關隘麽?嘿嘿,文長將軍這番話似乎有不放心元雄將軍的意思呀?”
    “楊儀你這個。。。。。。”
    魏延見楊儀話中有挑撥自己和吳班關係的意味,頓時氣得火冒三丈,正欲開口大罵,卻聽得帥位上的諸葛亮沉聲打斷:“好了,汝二人說的俱有道理,卻都有失偏頗。其他人可有別的想法?”
    “丞相,清以為殲滅曹真大軍自當速戰速決,但對方兵力確實太多,我們亦不能貿然地大舉壓上。眼下曹真大軍在子口關外連營數十裏,雖處處設防,但處處都是破綻,我軍宜從側翼擊破。
    時下正值初冬時節,天氣幹燥,草木枯疏,最適合發起火攻。清以為可再遣無當飛軍分從小道繞至曹真大軍的側翼,相約發起火攻,彼依山傍林下寨,或可火燒連營、大敗賊兵。”楊清道。
    諸葛亮聽了此計心下頓時五味雜陳,眉毛一挑,語氣莫名:“明之是說效當年陸遜於夷陵破先帝之故計?”
    “額。。。。。。正是。”楊清有些遲疑地回道。
    他這個火攻之計確實是從漢軍在夷陵之戰中被吳軍火燒連營擊敗而獲得的靈感,子午穀內山嶺起伏連綿,大軍難以展開,曹真大軍從北往南連營紮寨,恰如當年漢軍深入夷陵、猇亭山區不得不做出的無奈之舉一般。
    此時的漢軍亦和當年的吳軍一樣,不僅占據著有利的地形,而且還有著能夠分割戰場的快速反應部隊。
    隻不過當年東吳的快速反應部隊是天下無雙的水師,而現在的季漢靠的是擅長翻山越嶺的無當飛軍。
    二者情勢如此相似,楊清很快地就想到了火燒連營之計,然而夷陵之戰敗的是季漢一方,是劉備這個先帝的汙點,楊清自然不好當眾挑明,免得被有心之人抓住話頭誣陷他在陰陽怪氣、指責先帝。
    當然諸葛亮就沒有這個顧忌,大大方方地指出這是在效仿陸遜的計策,畢竟此時的曹真大軍與當年的漢軍的確境遇相近,隻要能破敵,用對手的智略亦無不可。
    諸葛亮道:“明之此計與我不謀而合,隻是顧慮當年陸遜之所以火攻奏效除了我軍依山傍林、連營下寨的原因外,更主要的還有著天氣的因素,此時雖是草木蕭疏、氣候幹燥的初冬,卻不一定能燃起連綿的大火啊。”
    “雲記得先帝當年為陸遜火攻所敗,是發生在炎熱的夏天。”趙雲帶著遺憾的口吻插話道。
    諸葛亮的眼中同樣浮現出些許懊悔之色,微微點頭:“是啊,此時天已寒冷,大火怕是不好起啊。”
    “丞相說的極是,所以清才說或能破敵。眼下既然有此良機,我們不妨一試,就算不能大破魏軍,至少也能起到騷擾疲敵的作用。”
    諸葛亮看向其他人問道:“汝等以為明之說的火攻之計可行否?”
    “丞相,不妨一試。”眾人別無良策,自然沒有什麽可反對的。
    諸葛亮道:“好,那我們就用此計。明之,無當飛軍歸你轄製,火攻的具體細節就由你向王平部署,我也會命令已在穀中的袁子善配合無當飛軍行事。”
    頓了一頓,又對劉琰說道:“威碩,汝麾下的江州軍同樣擅長走山路,故而命汝率本部一萬人馬前出子口關外,隨時做好入穀增援的準備。”
    “謹遵丞相之命。”楊清和劉琰齊聲答應。
    諸葛亮又問道:“還有人獻計否?”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一人回應。
    “也罷,既然你們沒話說了,那我再獻一計。”
    諸葛亮微微一笑,又朝宗預說道:“德豔,汝即刻去建業走一遭,麵見吳主孫權請他率兵攻魏,以分魏賊軍勢,叫關東魏軍不敢全力西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卑職領命。”
    諸葛亮道:“好了,今天的軍議就到這裏,眾將各自回去準備,依計而行。”
    眾人起身答應,施禮告退。諸葛亮留下楊清、魏延、宗預三人,又挨個麵授機宜、詳加叮囑。
    離開諸葛亮親自駐紮的西寨,楊清和關興一起返回南寨,當即把王平、張嶷、柳隱等將喚來部署軍機。
    “伯歧,丞相已命魏彰將軍所部撤出子口關,此關所有防務交由我等全權接手,汝立即率麾下三千天水郡兵趕去子口關與魏彰將軍換防,剩餘郡兵則交給休然統領。”
    張嶷抱拳應道:“諾。”
    “子均將軍。”
    “末將在。”
    楊清道:“丞相決意遣無當飛軍由小道進入子午穀中施行火攻之計,汝立即率本部五千人馬攜帶茅草、硫黃、焰硝等一應引火之物,分從子口關外的小道進入穀中與鎮南將軍袁綝配合火燒魏軍連營。”
    “得令。”
    王平答應一聲,隨即略有疑惑地問道:“使君,軍報上說曹真這幾日也在派出人馬進入子口關附近的山道尋找破關的小徑,我部再從子口關附近的山道入穀會不會被魏軍發現?”
    “兵貴神速,已顧不得這些。能避則避,不能則滅,盡量做到悄無聲息吧。”
    王平點了點頭:“是,末將明白了。”
    “安國,文長將軍即將率部北上,剛才丞相說讓你接替他攻打南門,你準備一下,盡快率本部人馬移駐南寨吧。”
    關興抱拳道:“沒問題,散帳之後我就過去和文長將軍換防。”
    “嗯,如此甚好。”
    楊清滿意地點了點頭,又與眾人交代一番,方才散了軍議。
    喜歡季漢當興請大家收藏:(。)季漢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