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火燒連營(三)
字數:3628 加入書籤
頓了一頓,手指著圖東的一座城池說道:“藍田尚未落在蜀軍手中,吾意派一支兵馬先去藍田據守,萬一我軍襲關不成,還可退往此地。
再則就算我軍順利出穀,能不能回到長安還在兩說之間,萬一不能,藍田也是一個去處,不至於窮於野外,無所補給。”
“將軍看的深遠,卑職佩服。”邵橫拱了拱手,又充滿疑慮地道:“隻是大司馬要求我等戮力襲關,手上的四五千人本就略顯不足,若再分出一支兵馬,恐怕襲奪子口關的勝率會有所下降啊。”
“汝放心,某派去拒守藍田的兵馬不會太多,隻須千人即可。其實無論是四千軍還是三千軍,對今晚之事的影響都不大,因為子口關北的地形同樣狹窄,大軍不能全部展開,今晚的戰事重在偷襲二字。
好了,此事就這麽定了,日後大司馬問將起來,我自有話說。”張郃道。
邵橫低頭應道:“是,但憑將軍做主。”
到得晚上,張郃命校尉馬喜引一千軍趕往二十裏外的藍田,他自己則率剩餘的三千多人朝著西麵的子口關悄無聲息地摸去。
子口關南,數隊魏軍點起火把火堆,仍在輪番發起猛攻。十餘天下來魏軍雖未能破關,但也將借著這個時間把衝車和投石機打造出來,再也不用隻憑雲梯攻關了。
成百上千塊石頭重重地砸在關牆上麵,不僅給予漢軍莫大的壓力,而且也把關牆弄得千瘡百孔。再配以漫天的箭雨,魏軍的殺傷力度大為提升,漢軍一時間死傷連連,幾乎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幸好張嶷領著一隊生力軍及時趕到,弓弩攢射,擂石連發,總算把魏軍的這波猛攻化解下來。
望著暫時退回本陣的魏軍,張嶷擦了擦腦門上的汗,不由地長鬆了口氣。今晚輪到他上關拒守,俞射則率領部眾退到關後的軍營休整。
“雖說到處都有火把火堆,把這黑夜照得猶如白晝,但這些投石車到底還是在白日準頭高些。
曹真就這麽心急嗎,上午才打造好,晚上就急不可耐地拿來用了?”張嶷眯著雙眼望著對麵坡上的十餘輛投石車,心下莫名覺得有些奇怪,喃喃自語。
站在他身旁的雷雄聽了這話言道:“魏軍困在這子午穀裏沒有糧草補給,曹真如此心急也屬正常,反正投石車打造好了早晚都要使用的啊。”
“倒也是,魏軍攻得越急就說明他們的處境越不利,任他攻勢有多猛,我們隻要守好關隘即可。”
張嶷點了下頭,隨即又壓低聲音道:“更何況魏軍的注意力全部放在這子口關上也是好事,今晚鎮南將軍和子均將軍他們就要施行火攻之計,曹真等人蒙在鼓裏自是最好不過。”
“府君說的極是,今晚一過,魏軍的攻勢恐怕就不再像之前那般凶猛了。”雷雄滿臉期待。
高坡上,曹真一臉憂色地望著子口關,迫切希望約定好的信號能夠出現。算算時間,張郃他們應該已經抵近子口關後了,怎麽到現在都還沒有動靜?
曹真知道如果進展順利的話,張郃部對子口關後的襲擊就在這一兩日了,雖不知道確切的時間,但他仍命手下人保持住猛烈的攻勢,以吸引子口漢軍的注意,確保張郃偷襲成功。
“大司馬,夜裏天涼,還是回去歇息吧。這裏我盯著就行。”夏侯霸走過來說道。
曹真微微搖了搖頭:“不行啊,張儁乂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在子口關後,可能是在今晚,也有可能是在明晚,當然還有可能在後天。
仲權,最近的這兩三天關乎著我軍的生死存亡,絕不能有任何閃失,我必須親自盯著。”
夏侯霸點了下頭,不再多勸。過得片刻,曹真又側過頭問道:“突擊的軍士都部署好了吧?
“大司馬放心,都已部署好了,這幾天每頓都是好酒好菜,軍士們氣力充足、精神上佳,廝殺起來,定如猛虎出籠一般。”夏侯霸回道。
為了配合張郃部夾擊子口關,曹真命夏侯霸集結了一支三千人左右的精銳兵馬,駐紮在裏許外的內營中隨時待命。
這支兵馬不參與任何戰事,優先供給食物,每日吃的都是幹飯,還有肉吃、有酒喝,專門養精蓄銳,以逸待勞。
曹真道:“如此甚好。仲權,到時候你親自帶這支兵馬上。”
“大司馬放心,末將必當不辱使命。”
曹真拍了拍他的肩頭:“你我都是大魏宗親,值此危難關頭,必須身先士卒、表率眾人,如此才能砥礪士氣,為天子保存大軍。”
“是,末將明白。”
長安城西,丞相行營。
諸葛亮、楊清、趙雲等人俱在中軍帳中等候消息,劉琰已率一萬江州軍在夜色的掩護下抵近子口關左,做好了入穀支援袁綝、王平的準備。
當然其餘各部漢軍也是嚴陣以待、隨時接應,隻因擔心走漏風聲被曹真等人看出端倪,這才按兵不動,留在長安城下繼續圍困著夏侯儒、郭淮等人。
劉琰雖是江州軍的主將,但他不擅軍事,於是諸葛亮又將馬忠、姚柚兩位參軍派到他身邊,為他讚畫軍機。
自南中叛亂平定後,馬忠擔任牂牁太守幾有四年之久,這四年間他撫育恤理、勸課農桑、安撫蠻夷、甚有威惠。
於是在今年初官聲卓著的馬忠被諸葛亮征辟為相府參軍,富長史蔣琬署留府事。後來魏軍三路來犯,馬忠又被調到漢中協助楊儀經營戎事。
此番北伐他尚未建立功勳,得知諸葛亮有意派遣一二參軍到劉琰軍中幫忙後,便主動請纓,希圖去到第一線戰場能有所作為。
“現在是什麽時辰了?”諸葛亮拎著油燈站在輿圖前,頭也不回地問道。
趙雲上前說道:“丞相,大約是子時七刻,快到醜時了。”
“可有起風?”
正站在大帳門口透過簾縫觀察風向的李藐急忙應道:“還沒有,丞相。”
施行火攻之計自是離不開大風,常言道風助火威,要想將魏軍的數十座營寨引燃,僅靠人力是很難辦到的,火燒連營必須借助風力。
“不急不急,吾已算定,今晚必有大風。”諸葛亮平複了一下心情,鎮定自若地說道。
趙雲道:“丞相通曉天文,當年赤壁大戰也曾為聯軍算出了東南風出現的日期,今天晚上也一定沒有問題。”
“借子龍吉言,希望今晚能複現赤壁之戰的輝煌戰果,讓我漢軍再一次大破曹兵。”諸葛亮笑道。
楊清道:“就算今晚沒能建功,曹真他們也是敗局已定,隻要我們牢牢守住子口,將魏軍長久困在穀中,再拖下去仍能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