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火燒連營(完)

字數:3475   加入書籤

A+A-


    此時天已大亮,三萬魏軍方才出穀一半,就有探馬來報,數千漢騎正朝子口關殺將過來,領頭之人正是漢軍名將楊清。
    曹真聞報大驚,立即命張郃引一萬軍前出數裏列陣迎敵,為其餘士卒出穀爭取時間。
    張郃領著部眾方才擺下陣勢,就見前頭煙塵滾動、聲若奔雷,數千漢騎衝到陣前整齊劃一地停了下來。
    “好一支訓練有素、令行禁止的強兵,難怪夏侯儒他們不是對手,這些蜀騎裝備的馬具的確有些奇特啊。”張郃眼神銳利地打量著對麵的漢軍騎兵,心中充滿了憂慮。
    殊不知楊清望著魏軍的大陣同樣是眉頭緊鎖、心情不暢,他領著部眾緊趕慢趕,卻還是晚了一步,先是在途中遇見最早敗退的俞射部,之後又撞著被魏軍追殺的張嶷部。
    他率軍擊退魏將邵橫,救下張嶷、雷橫等人,從他們口中得知子口關已經落入魏軍手中後加快趕來,滿擬趁著魏軍立足未穩之際將子口關重奪回來,哪知曹真他們的速度倒也不慢,竟已撤出了上萬士卒,如此一來把魏軍困死在子午穀中的計劃就落空了。
    “德茂,迅速派人返回長安把子口關陷落的情況報於丞相。”
    “諾。”
    楊清不願用寶貴的騎兵去硬攻魏軍的大陣,決意先按兵不動,之後如何行事交由諸葛亮定奪。
    子午穀中,馬忠和姚柚領著近萬士卒對四散潰逃的魏軍發起猛攻,不到半個時辰,便已斬首兩三千人。
    二人正歡喜之際,忽然得報魏軍已然攻破子口關,現大隊魏軍正往子午穀外逃去。二人旋即率隊朝子口關方向殺去,決意從魏軍身後發起猛攻,阻止他們出穀。
    哪知行不到兩裏路,卻在山中撞著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魏軍,領頭之人正是魏將張虎。
    兩軍敵住廝殺,漢軍士氣高昂、人數眾多,不到片刻便已占得上風,殺得魏軍死傷慘重。
    張虎見抵擋不住,引軍退走,馬忠率前部追趕,不久又遇一軍從斜刺裏殺出,救下了張虎,正是魏軍大將夏侯霸。
    夏侯霸武藝高強,所部亦是精銳,與張虎兩下夾攻,氣勢如虹,馬忠他們頓時抵敵不住,陷入苦戰。
    幸好姚柚率軍及時趕到,殺入重圍,救了馬忠,兩軍會合,徐徐後撤,退往西南方向。夏侯霸也不追趕,與張虎返回子口關繼續接應其他魏軍撤到穀外。
    長安城內,夏侯儒、郭淮等人望見子午穀火光衝天,亦知穀中發生變故,隻因情勢不明,加之城外又有數萬漢軍,因此不敢妄動。
    但子午穀中的魏軍是解長安之圍的希望,若其覆滅,長安也不能獨存,夏侯儒等人深知這個道理,聚在一起商議對策。
    “都督,子午穀那邊火光衝天、喊殺四起,定是蜀軍利用火攻之計對王師發起了猛攻,今晚北風呼嘯,賊軍的火攻之計定能奏效,我中路大軍怕是危矣。”郭淮一臉著急地說道。
    費曜道:“不錯,某據守東門,適才發現東門蜀軍出現異動,數千蜀騎朝著子午穀方向奔馳而去,想必是過去攻打大司馬他們的。”
    “子口關落入蜀軍手中,大司馬他們困在穀中多日,糧草缺乏,縱然兵力雄厚,恐怕也不是蜀軍的對手啊。”顏斐道:“都督,咱們是不是想個什麽法子,支援一下大司馬他們?”
    夏侯儒輕歎了口氣:“唉,我們手中的兵力不到兩萬人,堅守城池尚且吃力,如何能派兵支援?更何況現在天色未明,貿然出擊恐會中了蜀軍的圈套,還是據守不出,待天明後再做計較吧。”
    郭淮道:“都督所言極是,諸葛亮就在城外,此人詭計多端,一旦我們輕舉妄動,很有可能會中了他的奸計。
    依淮之見,不如多派斥候出城打探消息,若大司馬他們擊退蜀軍自然最好,若他們遭了敗績,我們再想法子接應他們進入長安。”
    “嗯,伯濟所言乃是上策,大司馬、儁乂將軍和仲權他們都是智勇雙全的名將,又兼軍師子揚公智計百出,吾相信縱然他們遭到蜀軍的火攻,亦不會全軍覆沒,畢竟那可是近十萬的精銳王師啊。”夏侯儒感慨道。
    郭淮等人俱皆點頭稱是,無一人相信曹真他們會全軍覆沒。
    到得天明,斥候曆經千辛萬苦帶回最新的軍情,夏侯儒等人得知曹真他們盡管真的中了漢軍的火攻之計,但所幸的是子口關被己方奪了回來,現曹真已率上萬魏軍衝出子午穀,回到關中平原與楊清率領的數千騎兵成對峙之勢。
    周卓振奮地叫道:“太好了,子口關被收複,我中路大軍就有了一線生機。”
    “果然大司馬他們能夠死中求活,都督之前的判斷是正確的。”顏斐道。
    夏侯儒擺手道:“還是不能高興的太早,大司馬他們雖從子午穀脫身,但目前的形勢對王師依然很不利,根據斥候的回報,現在逃出穀外的將士最多隻有兩三萬人,還有六七萬人生死不知。
    一旦他們全部葬身於火海之中,僅憑大司馬手中的兩三萬人,依舊不是六七萬蜀賊的對手,也仍然不能解長安之圍。”
    “都督說的不錯,當下的形勢仍說得上是岌岌可危,盡管大司馬從子午穀中帶出了兩三萬人,可危險並沒有解除,蜀軍定然要大舉壓上以圖全殲我軍,楊清此賊不是已率數千騎兵殺了過去麽?
    淮以為諸葛亮的主力八成也會趕到子口關那邊尋求與大司馬他們決戰。都督,我們雖在城中,亦須早做準備啊。”說罷,郭淮向夏侯儒拱手見了一禮。
    夏侯儒捋須點頭,正要開口回應,卻見一名小校從中庭闖進大堂,但聽得此人說道:“都督,城門校尉回報,西門、北門外的蜀軍似有開拔的跡象。”
    “哦?西門外的蜀軍是諸葛亮親率的主力,北門外的蜀軍亦是老將趙雲統領,難道諸葛亮是想集結兵力趕去子口關助戰?”夏侯儒訝然道。
    郭淮眉頭一皺,朝這小校問道:“其餘兩門的蜀軍可有異動?
    “回使君,尚未發現這兩股蜀賊有開拔的跡象。”
    郭淮點了點頭,正欲接著發問,忽地又有一名小校快步入堂稟道:“都督,城頭回報,東門外的萬餘蜀軍全都離開了營寨,現正往城南集結。”
    “那南門外的關興部呢?”夏侯儒急忙問道。
    小校答道:“關興部暫無異動。”
    “都督,很明顯,諸葛亮正在集結北、西、東三麵的蜀軍,意圖定是趕去子口關攻打大司馬他們。而諸葛亮獨留南門的關興部不動,顯然是為了防備咱們出城增援。”費曜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