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太子爺的病

字數:12769   加入書籤

A+A-




    其實韓公公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甚至都沒有把秦近揚的話放在心上。
    一個沒有實權的北鷹飛將,憑什麽讓自己一個罪人,能麵見堂堂一國儲君。
    年輕人好麵子,吹牛而已。
    說實在的,韓公公手下幹兒子一群,他雖然看秦近揚順眼,也順手幫了秦近揚一點點小忙,但真的就僅僅是小忙,幹兒子們任意的一次求情,都要比幫秦近揚的那幾次複雜。
    那點微不足道的交情,根本不值得秦近揚費心盡力。
    突然接到太子召見的消息,韓公公心裏隻有震驚和驚愕,都沒有往秦近揚身上去想。
    直至抵達東宮,他才通過一個相熟的太監,得知是北鷹飛將給太子殿下獻丹,這才有了這次機會。
    按照正常思維,秦近揚應該是得到了獎賞之後,再順嘴試試。
    如果太子殿下願意召見自己,那便還了以前的情誼,如果太子殿下不見,秦近揚也已經盡了力。
    即便隨口一說,韓公公也已經感恩戴德。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個秦近揚居然如此重情重義。
    他居然直接把所有功勞歸在自己頭上……這樣一來,太子殿下就必然會召見自己。
    這算破釜沉舟了。
    感動啊!
    韓公公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如此感激過一個人。
    可惜自己時日無多,否則他一定和秦近揚結拜為兄弟。
    韓公公在皇宮裏摸爬滾打,最清楚人們為了名利有多拚,背後捅刀子者,他早已經見慣不怪,如秦近揚這般秉性純良之人,或許已經絕種了。
    難怪,當初戚佅城一戰,蘇戰南會那麽欣賞他。
    要知道,秦近揚沒什麽背景,他正在突破的關鍵時刻,也迫切需要丹藥啊。
    可惜了。
    日落西山的我,如今也沒有什麽東西可以回報給你。
    ……
    “你想見孤,是有什麽事情要交代嗎?”
    太子靠在床榻上,還算和顏悅色。
    韓公公低著頭,眼神閃爍了一下。
    他是太監,從小看別人眼色長大,最擅長察言觀色。
    太子殿下語氣平和,但卻極其冷漠。
    就像是……在和一個死人說話。
    臥房沉默著。
    韓公公沒有急著回話,太子也沒有催促。
    其實太子清楚韓公公的目得,他想活著,他要求自己庇佑。
    可此時關係重大,自己不可能赦免罪人,更不可能違逆父皇的命令。
    至於韓公公是否清白,其實根本不重要。
    “殿下,老奴確實有些事情要說……”
    韓公公起身,看了看太子周圍的侍衛丫鬟。
    “你們都下去吧!”
    太子揮了揮手。
    “殿下……”
    太子妃皺著眉。
    眼前的韓公公是朝廷重犯,一旦他投鼠忌器,太子會有危險啊。
    幾個貼身侍衛目光如電,似乎要把韓公公的心也穿透過去。
    “下去吧,孤的怪病已經褪去,施展拳腳不會有礙……更何況,亦史不可能行刺孤。”
    太子又擺了擺手。
    韓公公表情變了一下,眼裏充滿感激。
    感激的原因,就是赤史這兩個字。
    韓赤史。
    這是韓公公的名字,太子爺親自賜的名諱。
    那時候,他也還年輕,職責是伺候太子爺讀書。
    哪怕已經過去很多年,韓公公依然記得那個炎熱的下午。
    太子爺正在閱讀詩篇,不知不覺,太子就入迷了,正趕上皇上查閱皇子們讀書情況,見太子忘我讀書,便龍心大悅,而太子順勢要給自己賜名。
    從那一日之後,韓公公有了自己的名字。
    ……
    臥房裏隻剩下韓公公和太子兩個人。
    太子沒有講話,他是上位者,他在等待韓公公開口。
    “殿下,奴才請您一定要小心提防開王。”
    韓公公咬了咬牙,表情嚴肅。
    太監不許參與國事。
    太監更不許對皇親國戚閑言碎語,稍有不慎,粉身碎骨都很正常。
    以前,韓公公忌憚規矩,可現在他將死之人,身上已經有了一股無所畏懼的氣勢。
    開王。
    元仁開。
    先皇的異姓兄弟,當朝皇上的座師,也是異姓王叔,手裏有先皇的打王鞭,可上打昏君,下斬奸臣。
    元仁開的背景,其實也是前朝叛將。
    但和那些中途叛變的家族不同,元氏一族在薑家還未起兵造反之前,就已經親密無間,所以開王和先皇才結拜為異姓兄弟。
    “開王?他是孤的叔公,是朝廷的中流之主,對朝廷有不世之功,孤提防他幹什麽?”
    太子眯著眼,語氣不鹹不澹。
    “殿下,您還記得三個月前的一樁大桉否?”
    韓公公紅著眼。
    “三個月前,有個禦史為告禦狀,聲稱許固城裏的石勾木,被人偷偷換成了普通木頭。為了引起皇上重視,禦史不惜以頭撞柱,血濺金鑾殿。”
    韓公公焦急道。
    “當然記得,可惜,欽差趕到許固城時,天幹物燥,許固城內失火,好幾個倉庫的石勾木全部被火海覆蓋。”
    “雖然有些蹊蹺,但烈火熄滅之後,庫房裏確實有數不清的木炭灰盡殘骸。”
    太子道。
    石勾木是鑲嵌在戰甲內襯的一種軟木,有抵消震蕩的奇妙作用。
    裏駭國和中州接壤,環境惡劣,民風彪悍,生活在那裏的蠻人高大野蠻,就連孩童都蘊含蠻力,他們肢體僵硬,對靈巧的刀刃很難精通,但這群人可以揮舞沉重鈍器,能生生把人五髒六腑震碎,再加上鈍器威猛,中州兵卒很難靠近。
    所幸,天工院鍛造出石勾木內甲,有了石勾木緩衝,裏駭國的鈍器便不再致命,最近幾個月,中州大軍數次大捷,正在逐步收複戰略要害。
    可許固城失火,卻造成了一場災難……
    ……
    近幾年,裏駭國風調雨順,再加上有個曠古絕今的明君登基,開放邊境貿易,原本貧瘠的野蠻之國越來越富足。
    富裕之後,裏駭國內部的貴族爭鬥便偃旗息鼓,一致對外,當然,這依然靠新帝的鐵血手腕。
    嚐到了商貿的甜頭,新帝更加注重商貿交易。
    可裏駭國所處的位置惡劣,商貿道路要途徑中州。
    偏偏裏駭國和中州是世仇,他們上一任的皇帝,就是被中州生擒,在邊境線前,活活折磨致死,那時候新帝還未登基,他親眼見父親死在中州兵部的處刑台上,也看到姐姐妹妹被邊軍糟蹋至死。
    新帝在大庭廣眾下,便發誓要滅了中州,否則誓不為人。
    遠交近攻,是裏駭國近幾年的策略。
    中州接壤,不死不休,
    當然,裏駭國新帝有自知之明,他暫時還沒有全麵侵占中州土地的想法。
    裏駭國大軍攻打中州城池,還停留在掌控商貿道路的目標上。
    但中州朝廷都清楚,裏駭國上上下下野心勃勃,全麵進攻中州是遲早的事情,如果一直放任他們自由貿易,遲早是最恐怖的心腹大患。
    朝廷付出極其慘烈的代價,打斷了裏駭國好幾條商貿通道。
    韓公公所在的大軍一敗塗地,對手正是裏駭國。
    敵國的領兵將領,赫然是新帝身先士卒,禦駕親征。
    結果,20萬大軍損失在沙場。
    其實兵部很多大臣分析過,這一戰之所以慘敗,有中州將領戰術戰略混亂的原因,也有裏駭國新帝禦駕親征,對手是絕對精銳的原因,但更大的因素,可能和許固城那場大火有關聯。
    沒有石勾木內甲,中州兵卒真的很難阻擋裏駭國鈍器的壓製。
    當然,這種事情大臣們僅僅是心裏清楚,根本沒有人說出口……替死鬼已經有了監軍太監,又何必橫生枝節。
    ……
    “嗬嗬……失火!嗬嗬……石勾木的木炭殘骸……”
    韓公公突然冷笑一聲,他甚至開始失禮,忘了太監在太子麵前該有的卑從。
    “殿下,有沒有一種可能,那批被燒毀的石勾木,根本就是混淆視聽的普通木頭?”
    “為什麽咱們的投石車和鈍器打出去,對這一批裏駭國軍隊沒有任何效果?”
    “我們也殺死不少裏駭國兵卒,在他們的皮甲內側,為什麽也有石勾木?”
    韓公公通紅著眼問道。
    裏駭國的蠻族人高馬大,且皮糙肉厚,再加上新帝開放商貿,從其他國家買到不少甲胃,所以中州的刀槍很難造成致命傷,幸好,中州天工院名揚天下,針對裏駭國兵卒的特征,研製出一批投石車和投擲鈍器。
    這也算以毒攻毒了,畢竟他們身軀龐大,腿腳並不敏捷,和活靶子一樣。
    但這一戰極其古怪,以前無往不利的投石或鈍器打擊,居然毫無作用,對方肆無忌憚的嘲笑邊軍,有些蠻人還故意亮出皮甲下的石勾木,滿臉嘲諷。
    20萬大軍啊。
    排成隊讓你們殺,你們也得殺很長時間,要全軍覆沒,哪有那麽簡單。
    這根本就是一場針對性的陷阱。
    韓公公盯著太子的眼睛,太子殿下眯著眼,沒有說話。
    “殿下……石勾木是天工院的大師們嘔心瀝血,耗費大量心血培育出的靈樹,外國根本不可能種植出來,就連中州,也隻有許固城可以種植。”
    韓公公又補充道。
    他的言外之意,這裏駭國兵卒穿戴的石勾木,來自於中州。
    “還有個事情,巧之又巧,巧合到老奴不得不懷疑開王。”
    “您想必聽說了,不久前,開王麾下的開軍,繳獲到一大批混電刀。其數量之多,足夠讓開軍人人配備一柄,其品質之優良,讓開軍內部的人不惜鋌而走險,也要把混電刀走私到市場上。”
    “混電刀是牙達國的獨門兵器,天底下隻有牙達國能鑄造出來。”
    “開王麾下的將領們四處散播消息,聲稱開王是攔截了一夥外國商隊。可開軍鎮守的是東南邊境,而牙達國坐落在西南,鎮守在西南線的大帥,是焦元帥。”
    “更巧的是,牙達國近期購買到一批深凍玉石,而深凍玉石,是深埋在裏駭國地底深處的礦……”
    韓公公看著太子的眼睛,言語越來越陰沉:“開王莫名其妙得到一批混電刀,牙達國得到裏駭國一批深凍玉石,而裏駭國,則裝備了大量石勾木……”
    韓公公沒有繼續往下說。
    臥房裏的氣氛再次凝固下去。
    “你的意思,是開王吃裏扒外?”
    太子突然開口道。
    “對!”
    “表麵上,開王和裏駭國沒有任何交集,但他把石勾木賣給牙達國,從牙達國換混電刀用來武裝開軍。”
    “而牙達國,則用石勾木,換來了牙達國的深凍玉石。”
    “其實裏駭國和牙達國都是正常做生意,有買有賣,唯一的大贏家,其實隻有開王。”
    “其一,開王武裝開軍,開軍戰力再上一個台階。”
    “其二,開王和西線的將領們有恩怨,裏駭國長驅直入,西線大軍潰敗,開王的手,很可能伸到西線。”
    “第三,牙達國買到深凍玉石,就可以壓製北線的焦元帥。”
    “放眼天下,其實所有國家都在戰亂中被消耗著,老奴仔細合計了一下……您猜怎麽著,似乎隻有開王的大軍,一直在壯大,一直在發展……開王所鎮守的東南邊境,已經很久沒有大型戰事了。”
    韓公公冷笑道。
    “韓赤史,你到底要說什麽……咳!咳!”
    太子突然一陣咳嗽。
    “老奴要告禦狀!”
    “是元仁開收買許固城上上下下的官員,是他悄悄運走石勾木,他利欲熏心,和敵國交易。”
    “造成這20萬大軍淪陷的元凶,就是他元仁開。”
    韓公公咬牙切齒。
    元仁開,你真打得一手好算盤。
    一箭雙凋。
    強大你的開軍,還能削弱東線邊軍!
    “汙蔑陷害一位鎮國王爺,你知道是什麽們罪名嗎?”
    “孤知道你憎恨開王,當年開王心情不悅,曾經在皇宮裏毫無原因扇過你幾十個耳光,但這不是你信口開河的理由。”
    太子眯著眼。
    “奴才十惡不赦,已經是中州人人喊打的一頭閹狗,還會在乎什麽罪名?”
    “元仁開把兵部將軍最需要的甲胃賣給敵國,喪心病狂。”
    “穿開王的衣,吃開王的飯,領開王的功,有病開王來治,死了有開王照看家卷……這就是開王鎮守之下,那些邊境城池裏的諺語。”
    “奴才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開王野心勃勃,恐怕早已經有了反心。”
    “以後這中州還能不能由你們薑家繼續坐,得看皇上拿什麽東西來換人心……誰手裏有財有物,誰才是人心向背的天下共主,誰才是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
    韓公公站起身來,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言語已經不能用大逆不道來形容。
    “你……放肆!”
    太子指著韓公公的鼻子,恨不得立刻拔了這廝的舌頭。
    “殿下,奴才在兵部當監軍的這些年,悄悄調查出不少證據……”
    “這些證據,可以證明元仁開勾結敵國!當然,奴才知道朝廷難處,如果沒有開王的開軍坐鎮,恐怕皇都都可能會淪陷,皇上肯定不會動開王。”
    韓公公一掌拍在自己大腿上。
    一團血光炸開,他的大腿血肉裏,居然藏著一枚指甲蓋大小的玉簡。
    “雖然元仁開死不了,但奴才想求殿下,殺了元泊樓。”
    韓公公把玉簡放在床邊,重重的磕頭。
    元泊樓,是元仁開的小兒子,也是這次敗軍的將領。
    自己這個監軍,淪為遺臭萬年的閹狗,而始作俑者元泊樓,卻不疼不癢的罰俸,很快就會官複原職。
    韓公公可以當替死鬼,但元泊樓必須要陪葬。
    隻要太子把證據公布於天下,元泊樓必死無疑。
    到時候,兵部饒不了他,天下百姓逃不了他,哪怕皇上不想得罪元仁開,想赦免元泊樓,也根本不可能了……哪怕是皇帝,也堵不住天下黎民的嘴。
    ……
    韓公公是孤兒,機緣巧合之下成了閹人。
    由於從小缺失親情,韓公公想有親人,他便到處認幹兒子。
    這幾十年,韓公公的幹兒子多到,比皇帝的親兒子還要多。
    但這麽多幹兒子中,目前隻有兩個對自己真正肝膽相照,即便自己落魄,也願意拋棄一切來幫自己。
    秦近揚是第二個。
    不對……
    秦近揚不能算幹兒子。
    這樣說起來,韓公公隻有一個比親兒子還要親的幹兒子。
    他叫趙厲舟,是一個年輕的將軍。
    趙厲舟天賦異稟,也是這次出征的副將之一,眾人逃亡時,趙厲舟誓死抵抗,最後,為了救自己的命,被藏在軍中的奸細偷襲。
    當場斃命。
    韓公公下令去追殺奸細,可元泊樓卻下令繼續撤退。
    其實奸細並沒有跑遠,隻需要用很少的人手,用極短的時間,就可以抓捕回來,根本不會耽誤撤軍。
    小書亭
    但元泊樓就是不同意。
    就因為這件事,韓公公第一次違抗軍令,甚至逼迫元泊樓下令。
    這一次,也為韓公公弄權篡權埋下了伏筆。
    最終,韓公公和心腹成功抓到奸細。
    可惜,奸細已經中毒,原來有人在他之前,已經要下手殺奸細。
    臨終前,奸細良心發現,道出了真相。
    原來,奸細和裏駭國八竿子打不著,他是元泊樓的心腹。
    元泊樓懷疑趙厲舟手裏有元家通敵的證據,以趙厲舟的名望,一旦他把證據公布於世,會引起舉國輿論,對開王不利。
    最終,元泊樓下令,趁混亂暗殺趙厲舟。
    奸細話音落下,就咽了氣。
    韓公公嚎啕大哭。
    或許,是自己連累了幹兒子。
    說起來,韓公公確實有私心,他在皇宮裏的地位,隻能排在第六。
    他想更進一步,就私自去調查開王,企圖立下大功,而趙厲舟天生聰慧,真的幫他調查到了不少證據。
    因為自己,趙厲舟被害。
    韓公公手裏雖然有趙厲舟的玉簡,但他已經被宣布為一個禍亂超綱的閹狗,消息從他嘴裏公布出來,反而讓天下蒼生更加厭惡自己。
    最終,韓公公想到太子。
    這些證據從太子口中宣布出去,元泊樓必死無疑。
    ……
    “殿下,玉簡裏有各種文書,其中有些關鍵鐵證,被奴才藏匿在安全地方,玉簡裏有地址。”
    說話的時候,韓公公也一直在觀察著太子爺的眼神。
    失望!
    韓公公一顆心很快涼了下去,他心裏極其失望。
    大概率,太子不會替自己報仇,更不會理會幹兒子的冤屈。
    太子的眼神太平靜。
    平靜到讓人絕望。
    這麽多的證據擺在麵前,他眼裏沒有沒有一絲亢奮。
    挺可笑的……
    或許,皇帝和太子,都很清楚元仁開的所做作為。
    但現在的元仁開,就是皇朝身上的一顆瘤子。
    瘤子雖然難看,但隻要瘤子還不破,皇朝還能活著,這顆瘤子甚至能防禦破傷風。
    皇帝在賭。
    賭皇朝的內憂外患趕緊結束,隻要大病痊愈,就可以割掉瘤子。
    而瘤子也在賭。
    賭皇朝先咽氣,然後自己去當心髒,取而代之。
    韓公公擅長洞察人心,他已經確定,殿下不可能幫自己報仇。
    朝廷和開王之間的平衡,不允許有一點點偏移。
    大局之下,自己又算個什麽東西。
    權衡利弊的桌麵上,哪裏會有公理和道理的位置。
    “殿下,老奴戴罪之身,離開皇宮太久不合適,就先回去了!”
    深吸一口氣,韓公公磕頭告退。
    臨走前,他深深看了眼太子。
    這是自己這輩子,最後一眼看太子殿下。
    轉身的一瞬間,韓公公仿佛看到了一個奮發圖強的孩子,那是年幼的太子,立誌要做一位賢明的皇帝,要讓天下蒼生都過上富足的好日子。
    可歲月變遷,太子殿下的眼睛,已經不再熾熱,反而是越來越冰冷。
    唉……
    既然這樣,那我的這條命,還是送給秦近揚吧。
    隻有兩個人真心待我。
    ……
    其實韓公公來太子府,除了告狀,還有一件事情……
    他的命,其實可以徹底讓太子的怪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