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肱骨遺脈

字數:6534   加入書籤

A+A-


    為今之計,他也隻能迎著頭皮,順著話頭,一點一點推進下去。
    可他心中仍有算計,算計這兩人的關係是否利於爭奪天下。
    綜合以上考慮,李孤行終將這收徒之事當做了真的。
    可他不信又能如何?同當初拒絕血刀老祖一樣?
    他開口問道:“你收我為徒?就是為了滿足血刀老祖的心願?”
    事已至此,諸葛玄策還能怎麽說,事情發展已經出乎他的預料。
    此等提議著實令李孤行驚掉了下巴,一個字,甚至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敢相信。
    “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他說是一拜,卻磕了三個頭,一個比一個響亮。
    身邊忽然現出一個紙人,端了茶水。
    李孤行倒了茶,奉了上去。
    諸葛玄策看著他無比認真的模樣,心中湧起一股熱血,雙手逐漸顫抖了起來。
    雙眼停留在李孤行身上好一陣,心中亦是打定了主意,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初時他說要收李孤行為徒,隻是想給李孤行一個理由,一個對李孤行而言能認可,並能搪塞過去的理由。
    但粗略想來,似乎多李孤行這樣的一個徒弟也不錯。
    李孤行雖不是諸葛家的人,但他天資聰慧,根骨奇佳,人品、武功皆屬一流,像這樣的年輕人在江湖之中打著燈籠也難找。
    更何況,諸葛玄策這一生未曾婚配,膝下更無一個弟子,這一身本事總該有個傳人。
    血刀老祖看中的人,又經自己在‘陰陽紫金闕’中的考驗,定是人中之龍。
    細細想來,李孤行也隻有優柔寡斷這一個缺點。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但除了這一點外,其餘都算奇佳。
    且這一點諸葛玄策有自信能將他改變。
    故而雖然收徒之事是他臨時搪塞,但此刻卻覺自己得了個寶貝,能傳承衣缽的寶貝!
    “好徒兒!”
    諸葛玄策誌得意滿的道了一聲,彎下身來伸出雙手扶起李孤行。
    李孤行又向他一拜,禮數周備,神色也變得恭敬起來。
    收徒一事諸葛玄策畢生唯有,此刻心中激動,近乎說不出話來,更有一股緊張,令他不知所措。
    兩人相顧無言,過了好一陣,他才轉身,親自尋來一本秘籍。
    那本書很舊,比白日裏給袁天正的那本還要舊,塵封在臥室的角落中不知過了多少歲月。
    他拿起書,吹了吹上麵的灰塵,小心翼翼的用袖子將書擦拭幹淨,放在李孤行的手裏。
    “徒兒,你武功已經這般了得,修行的又跟為師不是一路,故而我也沒甚可教導你的。但這本書乃是我畢生鑽研之物,早年間便已熟記於心,此刻將他交付給你,望你今後能勤勉修行!”
    李孤行拿起書來一瞧,封麵上字跡已經模糊不清,借著燭光依稀可辯得乃是‘諸葛三十六奇門’。
    他當即驚的怔住,連呼吸似乎都已經忘了,目瞪口呆。
    ‘諸葛七十二奇門’的名聲響徹江湖,江湖中人都以為諸葛玄策便是修行了這本秘籍才成為‘三絕頂’之一,惹的多少江湖豪客眼熱,隻是攝於諸葛玄策神功才不敢染指。
    若是讓他們知曉在七十二奇門之上,還有一本三十六奇門,不知又會有怎樣的表情。
    七十二為地煞之數,三十六為天罡之數,兩者雖同樣厲害,但大多仍舊認為天罡之數在地煞之上。
    諸葛玄策道:“此本秘籍為師參悟一生也未曾完全參透,今後你勤加修行,遇到難懂的地方傳書一封告訴與我,我若不會,咱們兩個可一起參悟。”
    李孤行激動的不行,顫巍巍的翻看第一頁。
    ‘諸葛三十六奇門’所教並非陣法,而是武功,接近於術法的武功。
    第一門,也是最為淺顯的一門武學,便是江湖公認,諸葛家最厲害的武學招式‘三昧真火’!
    他向後繼續翻,但覺越是往後越是高深,二十門之後已經幾乎有種讀天書的感覺,書上的字他全都認得,但連在一起卻又什麽都不懂了。
    二十五門之後,他隻覺得頭暈目眩,仿佛書中自有一股魔力,將人拒之門外。
    李孤行頭暈眼花,呼吸遲滯,原地行了三個周天的內力才將自己真氣捋順。
    再瞧這書已經變了樣子,變得金光燦燦,神秘而又充滿變化。
    即便他什麽也不懂也知道這本書的厲害,更明白這本書中記載的武功,越是向後修行越是艱難。
    諸葛玄策看他這副樣子,心中欣喜。
    “極好極好,為師初看這本書時跟你年紀差不多,隻看了第一門,便頭暈眼花的不能自已。你初看竟能看到二十門之後,足可見你天資卓爾不凡!”
    李孤行怔了一會兒,腦中仍舊滿是書中記載的文字。那些文字仿佛活過來一樣,在腦海中跳躍翻飛。
    又緩了好一陣,腦海中的文字才逐漸退去,張口問道:“這到底是一本什麽樣的奇書?!怎會有這樣神妙的感覺?”
    諸葛玄策道:“你再看看總綱。”
    李孤行查書看去,殊不知何時在第一頁上多了幾段小字,正是諸葛玄策口中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總綱。
    總綱仍是一些他看不懂的東西,但瞧的多了,似乎也明白了其中內容。
    這‘諸葛三十六奇門’,講的是三十六門奇幻武功,以武道運用神仙術法。
    此書強練不可,隻看天資機緣,天資高者、機緣到時方才能修得其中武學。
    如一味強練,毀壞根基不說,輕者變成癡兒,重者立時死亡。
    李孤行又看了看諸葛玄策,心中讚歎,能修行這等奇書之人究竟是何等的天才!
    諸葛玄策仿佛洞穿了李孤行的心思,微微一笑,不值一哂。
    “你不用這般瞧著我,我也沒什麽可神的,這本書我隻修行到第三十一門,已停在這裏二十餘載。”
    他歎了歎,似乎有些不甘。
    “或許為師天資有限,其餘五門連門徑都未曾窺到。據說,若將最後一門修行完備,可羽化飛升,自然,諸葛家存世這些年,還未曾有人修行到這般境地,連先祖諸葛武侯也差了一門。”
    此等重寶足可見諸葛玄策真心實意,李孤行拜服,從心底裏認了諸葛玄策這個師父。
    看著李孤行大臂上的傷口,諸葛玄策好不難受,心頭抽動。
    這都是他的失策,前一刻李孤行是他實現夙願之人,即便放在心上也是利用居多。
    但此刻,李孤行已經成了他的愛徒,繼承他衣缽之人,看他這等嚴重傷勢便如同加在自己身上,令他好不難受。
    但他卻不知如何表達,以往巧舌如簧、牙尖嘴利的諸葛玄策現在卻笨拙的如同一個孩子,不懂怎麽跟李孤行表達自己內心的關切。
    他緩緩的從衣襟裏拿出一枚丹藥,小心放在李孤行手上,無比慈愛的看著他。
    “這是為......為師煉製的丹藥,具有療傷奇效,你將他吃了,血肉自生,過個三五日,手臂上的傷就好了。”
    多少時日,李孤行都是自己一人,無人疼、無人愛。
    此刻體會到諸葛玄策如父親一般的溫暖,令他不知所措,心中更有萬千感激,淚水呼之欲出。
    他接過丹藥,當即服下,千言萬語都匯在眼神之中。
    諸葛玄策又道:“你朋友趙無錢的傷勢我聽說了,那些東西十分難找。我諸葛家勢不大,不能助你什麽,但為師在江湖之中薄有名頭,今後旁人顧忌,不會與你為難。”
    他又將‘陰陽紫金闕’拿了出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東西會引得旁人眼熱,你武功雖好卻剛到一流末尾,碰到冥宮等人便敵不過了。為師親將這東西送上昆侖山,順便替你看看趙無錢傷勢如何!”
    李孤行心中感激,已不知用何言語去形容,當即又是一拜。
    諸葛玄策清了清嗓子,正了正身,麵容忽而嚴肅了起來。
    “有一件事,或許是你朝思暮想之事。你既入我門,我也不必瞞你。關於你父親,李四顧......”
    一瞬間,李孤行瞳孔緊縮,心跳驟停。
    多少時日,他被趙無錢的傷勢壓的喘不過氣,早將這件事壓在了心底,此刻諸葛玄策再提出來,攪亂了他的思緒。
    “莫非,師父您知道一些?”
    諸葛玄策道:“為師知曉一些,但現在並不能全告訴你,畢竟事有真假,告訴你不確定的事會橫生波折,但我可以確定的事,你父親的死跟朝廷一位已故的肱骨之臣有關,他有遺脈尚在湘西地界,你此番,正可去湘西地界找尋,亦可順便尋那趕屍引和金蠶蠱。”
    本章完)
    7017k
    “不錯,我正是要收你為徒!”
    李孤行雖當了真,可他仍有疑惑,不問明白心中難安。
    “這麽說,你之前做的那些事都是為了試探我?看我夠不夠成為你這天下‘三絕頂’之一的徒弟?!”
    李孤行什麽都不用做,隻需聽憑自己安排便可,自己事必躬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劉禪何等愚笨,李孤行又何等的聰明,但在這一點上兩人便判若雲泥,李孤行無論如何不會任自己擺布。
    且他武功不錯,更兼悍勇,如此一來,更有些範增和項羽的意味。
    爭奪天下,範增和項羽,可要比先祖和劉禪要好的多。
    想到此節,諸葛玄策打定了主意,昂起頭顱,雙眸對了上去。
    在他的預想之中,他們的關係更接近於諸葛亮和劉禪。
    此時事情還有緩和,若真將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他或許會變成李孤行今生大敵。
    諸葛玄策正色道:“不錯,正是如此,否則,我又何故廢那麽大心思?”
    李孤行點了點頭,心中恍然大悟,“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上一次他拒絕了血刀老祖,令血刀老祖死時抱有遺憾,這一次他不想再造成這樣的悲劇。
    但他仍有許多不解,不解這諸葛家的孿生兄弟為何盡是做一些強收人徒的事。
    看諸葛玄策和血刀老祖如出一轍,李孤行心中緋腹。
    對於自己來說,這件事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對於諸葛玄策而言,或許這種看似玩笑似的收徒乃出自於真心。
    這件事本來很是反常,但出現在諸葛家這對兄弟身上,似乎也不怎麽反常了。
    再看諸葛玄策那張臉,那張臉上的神情嚴肅而又緊張,似乎不是在說謊。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