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徐驍夜宿秦王宮

字數:3461   加入書籤

A+A-




    “將扶鳳讓與姚萇、乞伏國仁,我軍全力固守京兆、馮翊、北地三郡,以長安為大本營招募兵馬、囤積糧草,興屯田、修水利、安民心,做長久之計。”
    麵對鄭略等人的主站徐宗文並沒有頭腦一熱下令出戰,自第二次北伐西征以來已經過了半年光景,驍騎軍各營周旋轉戰於司洛、鄴城、漢中以及關中各地,縱橫數千裏!
    期間雖然傷亡並不多嚴重,但人困馬乏,已成強弩之末態勢,是到了該休養生息的時候了。
    扶鳳就是徐宗文拋出的一根骨頭,乞伏國仁和姚萇各自領地狹小,他們見晉軍固守不出,一定會因為爭奪地盤大打出手!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這便是徐宗文的籌算。
    而且益州那邊戰況未明,久未有郭子衿的消息,這讓徐宗文心中難安。
    “主公明見萬裏!此一招驅虎吞狼之策可解關中之危!”
    “主公高見!”
    “主公妙策啊!”
    ……
    一時左右之間滿是對徐宗文稱讚,畢竟在此之前眾人都以為徐宗文此番親自坐鎮關中是為了主持對各番實力的肅清,會大舉用兵,未料得這一次徐宗文會如此行事,好一招驅虎吞狼,坐山觀虎!
    徐宗文的法子自是妥當的很,可下首的鄭略等人卻是泄了氣,方才還豪情萬丈指天誓日要出征殺敵的幾人如今似乎已成了笑柄!
    怪隻怪徐宗文所思所想太過天馬行空令人難以察覺,莫說是一頭陷進殺伐的鄭略,連沈玉都有些沒有反應過來。
    “誓師南下時我已向朝廷表奏沈玉為平西將軍,如今朝廷已經答複允準,並且加雍州刺史兼監天水諸軍事,行京兆尹事。”徐宗文抽出朝廷委任的詔書高高舉起。
    不僅是沈玉擔任關中軍政長官的詔書到了,還有諸葛侃出任平東將軍、兼鄴城諸軍事,裴卿晉升征北將軍、司州刺史也都被朝廷允準了。
    沈玉眼中精光一閃,隨後立即起身上前接過詔書:“多謝主公!”
    徐宗文輕嗯一聲,神色如常,似乎這並不是一件如何重要的事,他繼續道:“北上關中前我表奏將田洛任命為梁州刺史、漢中太守,領天樞營駐紮漢中,令幕府主記室掾趙倫之為南鄭令輔助田洛治理梁州。”
    “如此一來,漢中、關中京兆三郡、司洛一線、鄴城便能全部接壤,驍騎軍政令軍令便能暢通無阻!”停頓幾息,徐宗文笑意盎然的環視了眾人一圈。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沈玉為首諸將這才轉憂為喜,一個個歡呼雀躍。
    兩年,僅僅兩年驍騎軍手中就掌控了司、梁二州加上半個關中和鄴城諸地,成為橫亙在胡人和晉朝之間的第三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好了,現在議一議如何在不影響明年春耕的情況下擴大軍力,沈玉你先說一說天機營和招搖營的情況。”
    “唯!”
    沈玉並未起身,這一次他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竹簡一字一句念道:“我軍自攻占長安之後天機、招搖二營主力約有一萬四千五百餘人,加上三郡新近投誠歸附的守軍一萬七千餘人,目下計有三萬人。按照新製軍令裁汰老弱,篩選出的精壯六千人以為關中新軍,實際上我軍目前人馬隻有兩萬。”
    “其中天機營駐守京兆,招搖營分駐北地、馮翊二郡各縣,兵力分散不足以支撐大戰,而且去歲關中鬧蝗災又經曆慕容衝與苻堅、高蓋等人混戰,兵燹之禍尚未完全結束,百姓出逃眼中,地方丁戶不足,田地無人耕種,府庫空虛……”
    眾人聽得入迷,沈玉更是不敢疏忽將這半個月以來他所掌握的情況無一疏漏全部稟告給了徐宗文。
    “如此看來我們麵臨的情況並不樂觀,想要要圖謀三秦之地,首先得在關中站穩腳跟,不然什麽收複雍涼都是浮言,是空話。”徐宗文拖著聲音:“諸位!任重道遠,我們還不能放鬆警惕啊!”
    “唯……”諸將異口同聲,在驍騎軍中永遠隻有一個聲音,那就是徐宗文!
    接下來徐宗文與諸將就如何治理轄下,吸引流民、屯駐要塞、防禦侵襲,以及擴大戰果、安定三郡軍民,並休養生息、迅速擴軍展開了具體詳細的議論。
    在徐宗文的主持下,晉軍決定在三郡邊城聚集重兵防禦,同時在各地繼續推行屯田製,吸納流民穩固關中,輕徭薄賦,休養生息,招攬人才,治理地方……
    不知不覺三四個時辰就過去了,等到徐宗文在長安秦王宮內入寢時天早就黑了。
    按理說徐宗文以大司馬的身份入住秦王宮是非常不妥當的,此事一旦傳出,再經有心之人編排傳播,發酵之後可能就會變成徐宗文擁兵自重,心懷不軌的鐵證!
    但徐宗文不作如此想,徐宗文是故意住進秦王宮的,他要堂堂正正住進秦王宮,並以此舉向世人表明驍騎軍誓死守衛關中的決心!
    徐宗文在,驍騎軍在,關中便在!
    他徐宗文絕不做第二個桓元子,畏縮不前,在勝利的麵前後退,在野心的驅使下後退,試圖用陰謀詭計奪取江左朝廷的正統!
    那是不可取的,那是不足以立信義於天下的!
    在徐宗文眼裏,他桓溫太過小家子氣,他的目光太淺顯了!
    至於那些流言蜚語,徐宗文更是不放在心裏。
    當今亂世,實力為尊。
    隻要他徐宗文不想反便不會反。
    忠奸二字任由他人去編排,他徐宗文要做的是繼往開來,恢複漢家山河的大業!
    若畏懼人言,他當初就不會請纓北上徐州,更不會千裏轉戰洛陽,更不會發動第二次北伐。
    那也就不會有今日的徐驍,今日的徐宗文了。
    “來人!驗看勘合。”今夜當值的是張三,對完口令之後他先安排了狼衛的人輪值,然後又與錦衣衛侍衛司的輪班交接,布置好了徐宗文身邊的安保之後他也沒有離開,而是選擇繼續留下當值。
    不隻是張三,作為狼衛營的正副統領張氏兄弟不論是張三還是張四都不會因為自己身份的轉變而改變自己的職責,徐宗文的安危便是他們的性命!
    正是懷著這樣的信念他們才能一直留在徐宗文身邊,不離左右,不舍晝夜,不分寒暑,四季如此,年年歲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