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到彥之為政之道

字數:3857   加入書籤

A+A-




    長安,雍州刺史府。
    這日刺史府外人頭攢動,許多人聚在府外擊鼓鳴冤,惹的周遭百姓紛紛駐足觀望,一時間人聲大噪,車馬堵塞了街市,數百人將刺史府正門堵的水泄不通……
    得知此事後,當日奉命輸送公文的長安令羊曇即刻讓張三提領兩隊侍衛司人馬進駐衙署,護衛徐宗文。
    “主公!不好了,長安各處的士族都聚集在府外狀告鄭司馬坑殺燕軍,焚燒新豐的罪行,他們要,他們要——”
    鄭略統率招搖營攻打新豐城時羊曇就在軍中,這還是徐宗文親自下令其為監軍,為的就是約束鄭略,可沒想到鄭略後來一意孤行,鄭略根本勸不住。
    “他們要如何?”羊曇麵色焦急,可徐宗文卻是毫不在意,鄭略在新豐的所作所為他還在洛陽時便已經從錦衣衛得知了此事的原委。
    羊曇走近了後緩了緩繼續道:“他們要主公殺了鄭司馬,以平息眾怒,安撫關中士族!”
    徐宗文看到羊曇遞上的文書並沒有打算去接,他沉默幾息後突然笑了起來:“我如若所料不錯這些人都是關中大族,他們與鮮卑人並沒有什麽深的幹係,你說他們為何要行差踏錯走到今日這一步?”
    不錯,這些前來聲稱要處死鄭略的正是關中本地士族。
    “主公的意思關中士族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是借著新豐舊事給主公施壓?”
    士族要懲戒殺伐鄭略是假,他們要拉踩到彥之抨擊新政才是真!
    這幾日新任京兆尹到彥之發布了為政之策有四,其一選拔人才黜昏立明唯才是舉以通政令,其二鼓勵耕田開荒墾丁薄賦稅,其三懲治各縣漁獵鄉民為非作歹的士族塢堡,其四設立養幼院濟慈院以及賑濟司,賑濟孤寡,援救災民。
    徐宗文深知此四道政令為治國安民之良策,為了支持到彥之他甚至親筆發了一張布告。
    “汝等行軍,非必略地攻城而已,要在削平禍亂,以安民生。凡遇敵則戰,若所經之處及城下之日,勿妄殺人,勿奪民財,勿毀民居,勿廢農具,勿殺耕牛,勿掠人子女,民間或有遺棄孤幼在營,父母親戚來求者即還之。”
    徐宗文對驍騎軍諸將說:“克城以武,安民以仁。”
    前兩日,到彥之以徐宗文手書親至沈玉營中得允準後提兩幢兵馬封長安府庫,守宮門,禁士卒侵暴。
    同時,到彥之以京兆尹府名義發布到任以來的第一道政令:掠民財者死,毀民居者死,殺人者死。
    在京兆尹官署之外以及長安各門處,到彥之皆以徐宗文名義貼了安民告示。
    告示大意是:秦失其政,所在紛擾,生民塗炭。吾率眾至此,為民除害耳。汝等各守舊業,無懷疑懼。賢人君子,有能相從立功者,吾禮用之。舊政有不便者,吾除之。
    正是因為有了到彥之頒布的求賢令,長安衙署外聚集了來自各地的儒生、玄門以及佛道二教的賢才和能人異士,他們都是因為到彥之發出的求賢令慕徐宗文之名而來。
    “不錯,自古選賢任能都隻是上位者為了籠絡人心隨口一提,真正能夠付諸實施的怕也隻有魏武,如今我大軍入關頒布新政,自然是損傷了士族利益,他們反對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徐宗文早就看透了,但是外麵如此大的聲勢他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傳令,貶雍州司馬、破虜將軍鄭略為涇陽令,罰俸三年,即日執行。”
    “諾!”
    徐宗文親自書寫了對鄭略的貶斥手書,交由羊曇帶走。
    貶斥鄭略隻是為了安撫關中士族,當然,是表麵上的安撫,表麵上對士族的退讓,實則徐宗文對鄭略另有安排。
    但是徐宗文對關中士族的忍讓並沒有換來長安的平穩,沒過幾日士族們又開始族簇擁在秦王宮門外求見,大抵是要徐宗文取消不論人品,唯才是舉的求賢令。
    這一次,士族們直接不顧臉麵直接開始抨擊京兆尹到彥之!
    徐宗文得知後大動肝火,他立即召集在長安的幕僚文武入宮議事。
    “什麽叫以德服人,什麽叫賢良方正?”
    “臨陣能致勝而不使將士枉死是德,治國能安民而不使百姓受凍餒之苦是德。”
    徐宗文手中握著筆杆,他走下台階,環視了一圈後又緩緩步上。
    “至於那些出身高門的世家子弟,每日坐而論道,口若懸河,實則胸無治國安民之策,腹無決勝千裏之謀略者,似此等沽名釣譽之徒,華而不實之輩。朝廷和幕府沒有那麽多俸祿來養這些閑人。”徐宗文淡淡的清朗聲回蕩在眾人耳邊久久不散!
    “當今亂世,我需要的是能助我平息刀兵安定天下的大才!”徐宗文目光中滿懷希冀,他求賢若渴,為此他不惜付出一切,變更法度,改易祖製又算得了什麽?
    “亂世當用重典!亂世才要不拘一格!”
    徐宗文站在上首慷慨激昂說完了之後轉身回到主位安坐,忙又飲了一杯茶解渴。
    “主公明鑒!”
    “主公明鑒……”
    諸幕僚文武聽完徐宗文所言,紛紛喝彩,若非徐宗文內舉不避嫌外舉不避仇,一切以有才無才為用人之本那麽他們也不能直入幕府擔任要職了。
    對於在坐的所有人來說徐宗文便是這當世伯樂,四海明主。
    作為關中文武之首,沈玉發聲道:“關中士族本就無尺寸之功於朝廷,如今竟敢插手主公治理關中的大政,若不施之以狠厲手段彼等還以為我們會對其忌憚三分!”
    “大都督所言極是!請主公下令吧!”
    “請主公下令!”
    ……
    鄭略不在,但驍騎軍諸將也不是泥捏的沒有脾性,除了徐宗文他們可是誰都不會放在眼中的!
    作為此次事件的焦點,到彥之向徐宗文提議:“請主公以阻礙施行朝廷民政,滋擾地方,圍困官署欲圖不軌的罪行將為首的京兆韋氏、京兆杜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四家全族發配上黨,以充實晉燕秦三國邊境,屯田養民,令其不得往返關中。”
    上黨屬並州,位於司州北境,介於三國交界,此前沈玉的朱雀營便駐紮河內,防範燕軍,監視秦國。
    慕容垂大軍攻秦時沈玉趁其疲弱分身乏術時自野王出兵攻下了上黨高地,晉軍獲得此得天獨厚之地令秦燕兩國不得不望而生畏!
    然則上黨物資匱乏,百姓菜色,地方貧困,而韋杜裴柳四家士族皆漢魏以來的關隴高門,四家都出過三公九卿,兩千石以上官吏更是不可勝數!哪一家不是家財萬貫富得流油?將他們充實上黨那是再好不過了!
    “此乃良策!由到彥之書寫朝廷詔書,羊曇潤筆,立刻去做。”
    “諾!”
    “諾!”
    流放關中士族的同時,徐宗文上表建康朝廷改驍騎軍為北伐軍,設立北伐軍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