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度田令亂起徐州(六)
字數:4578 加入書籤
洛陽宮,宣室殿內。
“欲戰必先算其費,務因糧於敵也。
馳車,輕車也,駕駟馬,凡千乘;革車,重車也,言萬騎之重也。
一車駕四馬,卒十騎一重,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廄二人,主養馬,凡五人。
步兵十人,重以大車駕牛。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裝,凡三人也。帶甲十萬,士卒數也。”
樞密副使、前將軍,鄖國公朱諶正在地圖前詳細解說武赫二年樞密院呈遞的軍事計劃。
馳車即輕型戰車,由四匹馬拉著;革車即重型戰車,車上裝載的是全軍的輜重。
每輛由四匹馬拉著的戰車,配屬有十名騎士,另有二人負責做飯,一人負責保管衣服和裝備,馬廄裏還配屬有二人負責養馬,以上是五個人。
每輛重車由大牛拉著,配屬十名步兵,另外二人負責做飯,一人負責保管衣服和裝備,以上是三個人。
入冬之後,徐宗文命三司及戶部清查糧草,命工部、將作府統計甲胄軍械,又令太仆寺加緊采購戰馬,準備年後興兵大舉攻燕。
北伐燕國的主帥依舊是大司馬大都督諸葛侃,驃騎將軍田洛為副將。
至於兵馬,樞密院上呈的奏表上北伐軍馬主力擬定為十萬人,除去諸葛侃所統率的五萬人馬,另派駐京北衙兵增援,即張三、呂昪所統率的南北兩軍。
滅國不等同普通征伐,一支十萬人的大軍長途行軍作戰,在交通運輸條件非常原始的情況下要保障各類後勤所需,至少還要動員三十萬民夫負責運輸。
也就是說,平時隻需考慮十萬人吃飯的問題,到了戰時就要考慮四十萬人吃飯的問題,糧食消耗增加三倍。
因此在考慮糧食保障問題時就不能用平時思維而必須用戰時思維,戰爭期間糧食需求較平時有數倍乃至十數倍增長。
同時,戰爭本身也會造成糧食大量減產,為保證軍隊基本需求,必須做出更周密的籌劃。
一場滅燕之戰極有可能會將寧國積蓄多年的糧草消耗一空!
所以,此戰需要精心策劃,絕對不可有半點閃失!
“朱諶,你繼續說。”
“諾,陛下!”
徐宗文拿著各部呈遞的關於滅燕之戰的預算統計,陷入了沉思。
朱諶則就樞密院拿出的方案繼續解說“樞密院的方案是征調民夫二十萬運送糧草軍械及駑馬草料,走晉陽一線,將所有物資囤積在晉陽,以晉陽為大本營,向燕國境內的我軍運送補給……”
“聽聞燕王慕容寶不理國政,慕容麟心存異誌,在朝堂上提拔心腹,排除異己,燕國政變在即!屆時,我軍主力集中晉陽附近隨時可以東進,南麵的鄴城可以可以佯作鉗製,吸引燕軍,虛實交替,讓燕軍分不清我軍作戰意圖。”
徐宗文恩了一聲“非常穩妥,”他望著朱諶有些擔憂的問道“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消耗不少,征調而來的二十萬民夫,他們的衣食住行還有補助是否安排妥當?”
徐宗文曆來最為關注的就是百姓的生活,所以開國之初便施行永不加稅的政策,同時取消曆代隨意強製庶民服徭役的製度,堅持百姓自主,並給與相應報酬。
得益於此,寧朝民心所向,人人都把徐宗文當做聖君明主,在世恩人!
聽聞朝廷招募民夫,河南尹轄下的數十萬百姓都踴躍報名,想要為朝廷一統天下盡一份力!
“回稟陛下,臣已會同戶部和三司,多次確認了應征民夫的吃住標準和酬勞。”
“回陛下,凡參與運送軍資的民夫包食宿,每人每月發放錢二百,粟米五十斤,若有功者則呈報有司。”與會的三司使郭裳豁然起身稟告道。
“好!”徐宗文滿意的點了點頭,“渠料一蠶一繭,一絲一梭,皆來之不易。還是要派禦史前去監督才能以防萬一,防止有軍中貪腐。”
“諾……”
“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前朝不懂得愛惜民力,上下奢靡,攀比成風,以至於中原空虛,胡人得以趁隙肆虐,中華淪喪,夷狄亂夏。我朝就是要汲取教訓,愛惜民力方能長久,凡我後繼之君,須謹記!”
“謹遵陛下聖諭!”徐宗文一番話說完,群臣皆拜。
一旁,負責記錄皇帝起居的門下省起居舍人何尚之一字不差的記錄下了這番君臣奏對。
起居舍人何尚之,出自郯城何氏,昔日後軍將軍何謙族人。
東晉太元三年(公元378年),秦晉襄樊之戰,晉朝東線彭城守將戴逯被圍攻,北府謝玄何謙潛水北岸赴秦營探查敵情,何謙被殺,謝玄為了躲避秦軍追兵追蹤潛藏水下多時,後來烙下隱疾,謝玄最終也因為感染肺疾不幸去世!
襄陽之戰後,晉廷追封何謙,何氏族中有才能的子弟都被朝廷地方征召錄用,何尚之當年便從軍,淝水之後擔任彭城令,寧朝建立後門下省遷其為起居舍人,掌脩記言之史,錄製誥德音,如記事之製,季終以授國史。
“報!”
寧朝君臣正在商議滅燕大計之事,中護軍張四一身甲胄手持鴻翎羽檄大步跨入了宣室殿。
“何事如此驚慌?”徐宗文抬頭間,張四已經跪在階下。
“回陛下,這是徐州刺史沈穆夫和大都督鄭略的聯名奏表。”
聞言,侍候在側的內侍監馮寶立刻小跑著下去取奏表。
“區區奏表,又非軍報,居然要用鴻翎羽檄,奇哉怪哉!”徐宗文從馮寶手中接過奏表,仔細察看起來,底下群臣紛紛把注意力都放在那封起眼的奏表之上。
“啪——”不到片刻,徐宗文猛地將奏表往殿陛下用力一擲!
“好!好好好!”
聽到動靜,群臣汗毛都豎起來了!
自建國以來,不,是自從追隨徐宗文以來,所有人都未曾見到徐宗文如此勃然大怒!
“不知陛下因何事大怒?是否是鄭略在徐州做了什麽出格的事?”內閣首輔、文華殿大學士兼尚書左仆射、敕封英國公裴卿作為群臣中名副其實的第一人不得不硬著頭皮站出來。
“傳旨,將徐玄一支滿門斬首,徐玄押赴洛陽,就在司馬門外淩遲處死!”徐宗文被氣的嘴角幾乎歪了,顫抖著手指下令。
“謹遵陛下旨意!”負責草詔的中書舍人王弘立刻拿起筆開始任起草詔令。
前朝時,殷仲堪因為失節失去重用,王弘隨即繼任為黃門侍郎,新朝初立,徐宗文便以其為中書舍人,入直閣內,出宣詔命,凡有陳奏,皆舍人持入,參決於中,實權日重。
因為是皇帝嶽父與宰相之子的雙重身份,王弘這位中書舍人幾乎架空了中書侍郎郗儉!
刑部尚書兼宗正府令、郯城縣公徐益之捧著笏板請罪“臣受命掌管宗室,管教無方,請皇帝陛下恕罪!”
“陛下息怒、息怒。”
內侍監馮寶幫徐宗文捶背順氣,旁邊的小黃門送上茶盞。
看到徐宗文被氣成這副模樣,滿朝文武急忙勸諫“陛下息怒,保重龍體!”
徐宗文怒哼一聲,然而卻又淡淡道“郯城令徐玄截殺朝廷度田公員,攻打都司軍馬並俘徐州都指揮使張邵,在任期間上侵國帑,下吞民財,目無王法,記諸史冊,不唯朕聞之赫然!後世觀之無有不嚇然者!若以我朝之法,其雖有百身,百死寧無餘辜!”
“今即著令有司前往徐州詳察其罪,郯城宗室若有涉及,一概不許輕縱!”
“遵旨……”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