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

字數:5820   加入書籤

A+A-




    “武赫二年秋八月望,徐道覆犯揚州,永嘉守徐澤之上報於東府。魯國公鄭略發水陸萬人往討,建康水師於破岡瀆大破賊部,徐道覆退守南沙,途遇劉裕、何無忌伏,大敗,為徐澤之所擒。”——《寧書·宗室雍王益之越王澤之……》

    遠在洛陽宮的徐宗文收到鄭略的捷報笑的心花怒放,他即刻下敕令命鄭略將俘獲的徐道覆送來京都洛陽,並囑咐沿路驛站以朝廷一品大員規製接待。

    “徐道覆精通水戰,東南沿海大小島寇聞其名皆畏懼之,若能招撫,朕必委其以重任!”徐宗文早已規劃好天下一統之後的藍圖,屆時他要打造一支遠洋艦隊,橫跨大洋在各地建立大寧海外領地,使得大寧國威遠揚!

    馮寶在一旁應和:“陛下能點石成金,這也是徐道覆的造化。”

    徐宗文搖了搖頭:“沒那麽簡單,傳朕口諭,令範崇民等昔日天師道將領前來勸降徐道覆。”

    吳縣之戰結束後,孫恩、盧循被擒獲送往建康處斬,主動投降的範崇民被任為會稽太守,大寧建立後遷為戶部侍郎。

    “對了,派人用朕的車駕去嵩山接杜天師入宮。”請天師道教主勸降天師道教徒,這樣若還不成事,徐宗文恐怕就要對徐道覆失望透頂了。

    “諾!”

    “召兵部尚書到彥之,大學士郗儉入宮議事。”郗儉兼任吏部,徐宗文準備動一動揚州的徐澤之。

    徐澤之在揚州立下軍功確實是徐宗文喜聞樂見的,如今的朝廷文武並重,勳戚勢弱,而宗室幾乎是毫無存在感。

    為了朝野穩定,也為了東海徐氏有人掌控一部分兵權,徐宗文必須將徐澤之提起來,此人是他看重的輔保太子的重要人物。

    當然,除了郭裳、徐澤之,徐宗文所收的胡藩、蒯恩、王鎮惡、孫處、朱超石、朱齡石、沈田子、沈林子八個義子和外甥沈彥博都是徐宗文選中輔弼太子的人選。

    為了培養兄弟情義,徐宗文讓徐世胤自幼與這八個義子在建康的臨賀郡公府內一同進學,這兄弟幾人確實也相處融洽。

    “命魏國公世子沈追為太子冼馬,申國公世子郗璟、英國公世子裴煊、鄭國公府的諸葛綏、諸葛靖,魯國公世子鄭珙……為太子伴讀,鄂國公張輔為太子右衛率。”徐宗文一直在思慮太子三師的人選,但始終不得,於是先命太子府其餘屬官。

    沈玉、郗儉、裴卿等都是功臣榜前的幾位,這些人都追隨了徐宗文十五年之上,尤其沈玉鄭略兩個結義兄弟是自幼相識,更是知根知底,讓他們的後人輔佐太子,希望能成一段佳話吧!

    張軌死的早,張輔這孩子自幼喪父,徐宗文又沒有把他養在身邊作為義子,所以遺漏鄉野,但好在此子頗有勇力,有乃父之風,作為子侄輩徐宗文對他也甚為看重。

    “再傳詔,命太子率皇次子、皇三子南下京口拜謁祖陵。”徐宗文又令:“讓北衙左監門衛、南衙左羽林衛各派一千名精銳隨太子鑾駕護送,左羽林衛將軍檀韶負責太子警衛,從太醫署、禦藥院選出十名太醫藥手一同南下。”

    登基之初,宗正府便上奏修祖陵,徐宗文命將作監、戶部、三司商議計算得出僅需五十萬兩銀,徐宗文批複縮減規製僅以二十萬兩銀修建。

    武赫二年五月,高祖顯皇帝徐寧陵修成,徐宗文命禮部擇選為開陵。

    同月,世祖穆皇帝徐祚之陵義修成,禮部呈奏以福陵命之,徐宗文不準,命為裕陵。

    “諾!”涉及太子,馮寶不敢怠慢,忙趕去傳中書舍人擬寫詔書。

    “等等!”馮寶一腳已經踏出宣室殿東堂,徐宗文又喊住他:“明發上諭,令沿途州郡及縣肅清境內匪患,有敢冒犯太子者重處!”

    “諾!馮寶收回一隻腳,在殿外站定行禮。

    “趕緊去吧,去吧!”徐宗文見馮寶還在弓著身子,忙催促起來。

    太子受命南下祭拜祖陵的詔令一經尚書省發布,百官皆驚詫不已。

    年僅十四的太子在去年便獲得了與皇帝批閱朝臣奏疏的權力,皇帝還為他早早設置了太子衛率,皇帝在宣室殿東堂命太子一同處理政務,三省之內太子可以隨意行走,任何軍機庶務不得隱瞞太子。

    甚至,皇帝下敕命在三大殿禦座之旁設立太子坐席,允許太子與皇帝共同接受百官外臣的朝拜,與皇帝一起聽從百官奏議。

    可以說在大寧一朝太子已經和皇帝沒有區別!

    按理說徐世胤的太子之位已經是穩固如泰山了,可在宮內有一則關於太子出生的秘聞卻開始甚囂塵上!

    謠言是從立太子之初便開始了,經過兩年的發酵和宮中內侍宮婢的互傳幾乎人盡皆知!

    關於太子的謠言得從當年孝威帝被囚,會稽王司馬道子擁兵作亂開始。

    彼時,皇帝還是前朝的征北將軍,與皇後桓獻容成婚未久,建康時局紊亂徐宗文為了無後顧之憂派人護送桓獻容返回郯城老宅,但在南山遭遇賊寇擄掠。

    之後劉裕、張三、諸葛侃、鄭略在南山大破賊寇,搗其巢穴這才救回桓獻容。

    第二年,桓獻容雖然沒有如建康太醫署太醫診斷生出龍鳳胎雙生子,但徐宗文的長子徐世胤出生了。

    徐世胤初名為龍徵,後來徐宗文對其寄予厚望準備立為嗣子,所以又改名為世胤,意為世子。

    但因桓獻容當初曾被南山山賊擄掠,徐世胤血統不純的傳言便流傳下來。

    初時,隻是幾個府內婢女私下在傳,後來慕容靈、王甯入府,服侍她們二人的陪嫁侍媵也聽聞了就傳得更厲害。

    立太子後,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洛陽宮內的各宮各殿都有內侍宮婢在嚼舌頭。

    議論太子血統不純這樣天大的事,大家都畏懼皇帝,也避著永和宮。

    錦衣衛無孔不入,但不敢針對大內,否則徐宗文也不至於到現在聽不得一點風聲。

    但紙終究包不住火,在一個惠風和煦的午後,結束批閱奏疏的徐宗文正在前往淑妃王甯的鳴鸞殿,在延慶宮外的延慶門聽到三兩個宮婢聚集一處閑聊。

    徐宗文棄了步輦,鳴馮寶帶人將幾個宮婢帶過來問話。

    “都說說,近內宮中都有什麽新鮮事?”徐宗文滿臉和藹,他以為幾個宮女在議論一些宮中趣聞,所以也想聽一聽,尋個樂子。

    “陛下,陛下饒命啊!”幾個宮婢臉色蒼白,全都伏在地上求饒,徐宗文見狀立刻感知到此事非同尋常。

    “去傳錦衣衛龐白,把這些奴婢全都關到錦衣衛大獄裏篩一遍,朕倒要看看這宮裏還有什麽事?”徐宗文興致全無,走到一半折回了宣室殿。

    “諾!”馮寶立刻命身後隨同護駕地左監門衛軍士將幾個婢女拖了下去。

    “怎麽回事?陛下好容易才來一回居然回去了?”淑妃王甯梳妝打扮完畢正準備接駕,誰知道皇帝後腳就傳口諭過來說不來了,“去找馮寶,看看今日出了何事?”

    “諾!”看到主子正在氣頭上,鳴鸞殿的宮女都不願意觸了黴頭,一個個打起十分精神小心侍候著。

    “這是什麽茶水?你要燙死本宮!”王甯回到寢房,坐下沒多久宮婢按照吩咐奉上一杯熱茶,王甯不甚注意碰了手指立時便開始責罰起宮婢:“沒眼力見的東西,拉下去讓她長長記性,好好學學怎麽伺候主子!”

    “諾!”兩名身強力壯,麵白無須的內侍冷著臉將倒黴的宮女拖出去扔在長凳上,隨即便提起了粗壯的板子。

    “啊!啊啊~”很快,殿內響起了一陣淒慘的哭聲。

    “宣錦衣衛指揮使龐白覲見!”宣室殿內,奉命審訊的錦衣衛指揮使龐白很快拿到了口供前來見駕。

    “臣,龐白奉詔叩見陛下!”不同於一般文武官員,錦衣衛相當於皇帝家奴,龐白沒有行拱手禮而是熟練地跪下回話。

    徐宗文手中的奏疏還沒有批完,他一邊翻閱一邊問:“那幾個奴婢今日在鳴鸞殿外都說些什麽?”

    龐白動了喉嚨,他望了一眼殿內侍候的宮婢和內侍們,徐宗文沒有抬頭,他有些不耐煩地揮了揮手:“你們都下去。”

    “諾!”眾人除了馮寶貼身侍候,立刻魚貫而出離開了宣室殿東堂。

    “現在可以說了。”徐宗文批完奏疏慵懶地躺在龍椅上。

    龐白支起上半身,小心翼翼答道:“回陛下,涉及國本,臣下不敢妄言,還請陛下聖裁!”

    馮寶立刻小跑著下去從龐白手中接過審訊的結果和口供返回呈給皇帝。

    徐宗文心中的疑心越來越重,他有些不滿地接過案卷匆匆望了幾眼,直到看到太子二字他才徹底投入。

    片刻之後徐宗文麵色深沉的可怕,他隻手抓緊禦案,一炷香過後他的手已經青筋暴起,徐宗文的變化讓馮寶和龐白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皇帝不是尋常人,皇帝是老虎。

    老虎為百獸之尊,皇帝為萬民之主。

    老虎餓了會吃人,皇帝一怒血流漂杵!

    “給朕查!此事不管涉及到誰,都給朕朝底查!”徐宗文靜下心來,他極力控製著自己的憤怒:“那幾個奴婢絕不能或者走出錦衣衛詔獄,對外就說是偷竊宮中財物畏罪自盡,讓慎刑司那邊備好口供。”

    “錦衣衛那邊,負責記錄口供的掌書、書記還有聽到不該聽的那些人你都要處理幹淨。”

    “諾!”龐白後背冷汗涔涔,看來洛陽馬上就要掀起一陣腥風血雨了!

    慎刑司屬於內宮四司之一。

    新朝建立,內廷設立二院四司八局十監共計二十四衙。

    其中,二院太醫署、禦藥院,四司:皇城司、慎刑司、惜薪司、鍾鼓司,八局:酒醋麵局、兵仗局、浣衣局、銀作局、針工局、巾帽局、織染局。

    十監:禦馬監管理各地上供的禦馬、尚膳監專掌膳食、尚寶監掌管璽綬、神宮監負責太廟和奉先殿、司儀監掌儀仗、直殿監負責灑掃、內侍監輪值侍候皇帝起居、寶鈔監發放例銀、尚衣監負責袍服,司禮監掌宮廷禮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