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山陵崩(二)

字數:4990   加入書籤

A+A-


    徐權麟仰著頭愣了,縱然是經曆了半生大風大浪,此刻他也有些難掩內心的激動。

    但隻在片刻之後,徐權麟便穩住了心神,他摘下頭頂的紗帽放在病榻前的桌案上,隨後又彎下了身子“陛下,請賜老臣一死!”

    針落可聞的沉寂在持續,長樂帝粗重的喘息聲斷斷續續,伴隨著不時的咳嗽聲,徐權麟將頭貼在地麵冰冷的的墨色沉磚之上,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也許是試探夠了,長樂帝終於舍得開口了“王叔,你也別怪朕不近人情,朕身為一國之君,自幼在皇祖父身邊長大,對皇祖父的教導不敢稍有忘懷,幾十年如一日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徐權麟抬起了頭,長樂帝麵無表情地望著他繼續道“朕為的是什麽呢?還不是為了要守住大寧江山,護佑我百姓安平樂業,僅此而已。”

    徐權麟抬頭直視長樂帝“陛下即位以來宵衣旰食,鏟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繼往開來,上承太祖太宗開明之政,立誌成大有為之君,蹴然三十年逾矣!”

    “對外,陛下封建海外諸王征服異域,命檀、沈、鄭、桓諸將出擊,開疆拓土數倍於大寧。”

    “對內,陛下節用愛人,舉賢任能,政治清明,延續兩朝新政,穩固國體,使得四夷賓服,九州和順。至此,天下可謂已安已治矣!”

    大寧開國近七十年,前三十年為了統一天下戰爭機器從未停過,鼎文、長樂兩朝近四十年國內未有大的戰事,天下物阜民豐,國力日增,大寧已經承平日久,天下百姓也享受了數十年的太平。

    “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陛下已經用三十年的時間證明了當初太祖太宗沒有看錯人,我大寧有君如此,天下幸甚,百姓幸甚!”言畢,徐權麟再拜叩首。

    長樂帝聽完這位王叔對自己的評論,心中的顧慮也都隨之消散了,他嘴角帶著一絲笑意“比起皇考、皇祖,朕還有許多的不足,但是有皇叔這句話朕也值了。”

    徐權麟收起紗帽,起身拱了拱“還請陛下珍重,愛護龍體,臣告退了。”

    “慢。”長樂帝掙紮著起身,他艱難地從枕頭底下取出一封明黃色詔書“王叔,這是給你的。”

    徐權麟轉過身再次上前從長樂帝手中接過詔書,他眼中滿是疑惑,隻聽得接下來長樂帝緩緩道“今後不論王叔所犯何罪,朕都特賜王叔免死一次。”

    長樂帝不顧徐權麟的震驚,用發白的嘴唇繼續說道“朕駕崩之後,皇太孫年幼,主少國疑,先太子薨後朕的幾個兒子也沒有成器的,難堪大任。你是太祖之子,又是朕的叔父,宗室之中威信最重者,所以朕希望由王叔你來擔任輔政大臣輔佐幼主,護我大寧,王叔你千萬不要推辭。”

    皇帝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徐權麟明白自己已經通過了考驗,他立即跪下接受了任命。

    “好了,你和內閣、樞密院的大臣都去拜見皇太孫吧!君臣名分早定才是我大寧之福……”

    “臣遵旨!”

    承明殿內,皇太孫身著紅羅窄袍便服,頭戴皂紗折上巾,腰間係通犀金玉帶。定眼望去麵色白淨,雙眼炯炯有神,眉宇間暗藏睿智。明麵上看雖是一位稚氣未脫的書生,舉止間卻不乏英武之氣,已有少年英主之資。

    “皇太孫千歲……”

    “皇太孫千歲……”

    離開宮中後,徐權麟回到館驛命人收拾行裝搬去敕建韓王府,一行人剛到銅駝大街還沒有踏入韓王府,府外沿街立刻傳來一陣馬蹄聲,身著宗人府官服的禮官高聲喊道“韓王人品貴重,德行昭彰,天子賜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

    徐權麟躬身一拜,心道這不是九錫之禮嗎?

    事實確實不出徐權麟所料,很快第二賜由內侍捧著冕袞、赤靴來到他麵前。

    禮官下馬繼續唱道“天子賜,安民和眾者,袞冕之服,赤舄一副。”

    徐權麟二拜。

    第三賜,乃是數十名的宮廷樂官和女伎舞者帶著樂器來到近前。

    “天子賜,使民和樂者,軒縣之樂,六佾之舞。”

    徐權麟三拜。

    第四賜和第五賜,是由虎賁衛士們抬著朱紅色的大門和刻著雕紋的台階。

    “天子賜,民眾多者,朱戶以居;能進善者,納陛以登。”禮官再唱道。

    徐權麟四拜、五拜。

    第六賜,虎賁衛士們齊刷刷的單膝跪地。

    “天子賜,能退惡敵者,虎賁三百。”禮官唱賀道。

    徐權麟六拜。

    第七賜,虎賁衛士捧著手中的紅、黑色弓箭。

    “天子賜,能征不義者,彤弓矢百,玄弓矢千。”禮官挺直腰杆,朗聲道。

    徐權麟七拜。

    第八賜,兩名虎賁衛士舉起了手中金色的大斧和金色的大鉞。

    “天子賜,能誅有罪者,鈇、鉞各一。”

    徐權麟八拜。

    第九賜由禮官親手捧著一壺用黑黍和鬱金草釀成的禦酒奉上,旁邊還配著玉圭、玉勺。

    最後,禮官帶著滿麵的笑容跪在了徐權麟麵前,“天子賜,孝道有備者,秬鬯一卣,珪、瓚副焉。”

    徐權麟完成最後一拜,隨後看向跪在地上的樂者、虎賁,開口說道“諸位請起吧。”

    可沒有任何人敢起身,眾人齊聲喊道“恭賀大王受賜九錫!”

    “恭賀大王受賜九錫!”

    “恭賀大王受賜九錫!”

    耳中聽著眾人的呼喊,徐權麟黝黑光滑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他抬起頭看向了蔚藍色的天空,望著高懸正中的日頭忽然感歎道“我大寧依舊如日中天呐!”

    他忍不住想長嘯一聲,一抒胸中之塊壘,但又被強行壓抑下去了,轉而用平淡的語氣對著眾人說道“自曹魏來,非有大功大德者不可加九錫,此乃曆代異事。孤緋望德薄,未得尺寸之功,能以孤藩入京輔佐天子實賴先帝托孤之恩與當今陛下信重,已不勝惶恐,今日受此大恩他日必授人以柄。”

    說罷,強忍著內心的激動,轉身往府內走去,隨後徐權麟起身回府,韓王世子徐元恪、次子辰王徐元舉也都站起跟在後邊。

    隨著“嘭”的一聲,韓王府的大門被關上。

    是夜,洛陽城鍾樓鳴鍾八十一次,自大寧門、大司馬門、午門之上所有銅鍾皆鳴八十一聲,九九八十一,天子又稱九五之尊,這就意味著皇帝已經駕崩了!

    徐權麟沒有想到皇帝去的這麽急,他立刻更換素服入宮,接到皇帝敕令的首輔袁粲、樞密使蕭思話二人一麵通知百官入宮,一麵命禁軍封鎖洛陽城內外所有城門,又急調北邙山大營人馬入城維持治安,以防有心之人趁機作亂。

    徐權麟手持皇帝賜予恩詔命人打開宮門,與袁粲、蕭思話二人在宣室殿見了皇帝最後一麵,緊接著徐權麟就以大行皇帝名義宣布自己與兩府宰相同受顧命輔佐幼主,並令京城戒嚴,各級衙署照舊辦公不得停滯。

    同時收斂大行皇帝入梓宮,宣所有在京皇子皇孫入宮守夜。

    然後當眾宣讀皇帝遺詔

    “朕聞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當今之世,鹹嘉生而惡死,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朕甚不取,且朕既不德無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臨,以罹寒暑之數,哀人父子傷長老之誌,損其飲食,絶神之祭祀,以重朕不德,謂天下何朕獲保宗廟,以眇眇之身托於天下君王之上三十有五年矣!

    賴天之靈,社稷之福,方內安寧,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過行以羞先帝之遺德,惟年之久長懼於不終。今乃幸以天年得複供於宗廟,朕之不明與嘉之其奚哀念之有。

    其令,天下黎庶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百官二十七日除服,無禁娶婦嫁,餘者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從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皇陵山川因其故無有所改。

    至於皇太孫乃炆,孝順仁厚,恭謹至誠,可為嗣君,承繼宗廟。

    皇叔韓王權麟,太祖之子,曆經三朝,敦厚忠孝,通治國之策,有滅國之勳,文武皆備,可為輔政大臣。遺命與內閣袁粲、樞密院蕭思話三人同受顧命,輔佐嗣君。循漢蕭何故事,賜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仍受九錫之禮,加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太師,節製天下軍馬,總覽朝務……”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