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遍地蟲巢
字數:4452 加入書籤
沈楓回到了渝州之後,過了兩個月的時間,到了秋收時節了,雖說渝州的春耕遭受了打擊,被無數的蝗蟲吃了禾苗,但是在後來好歹是殺死了蝗蟲,補種禾苗,到了秋天的時候,雖然各地有了減產,但是也算是收獲了糧食。
如今的沈楓坐擁川省和渝州兩地,自然是權勢滔天,原本川渝地區就不分家,在上世紀的97年之前,川渝地區一直都是一個省份,到了後來為了防止有人割據才強行分開,現在重新回歸一處,這也算得上是變回原來的樣子。
曾經的川省是包含了漢中和渝州的,所以劉備在入川以後才能割據一方,可是這也導致在後來每一代的統治者都會將川省的地區不斷的割出去,後來又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算進來,這也算是變相的削弱。
川省的土地更適合耕種,畢竟平原眾多,比起渝州來說,這邊算是真正的天府之國。
可是沈楓也定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糧食之類的貨物一律不準外流,除非是得到了城主府的同意。
這個結果導致了許多的後果,其中的一個較好的結果,就是渝州的倉庫都已經被糧食給填滿了,暫時是不缺少糧食的,壞了的結果就是北方的各個受災省份得不到糧食支援,大量的難民又開始往南邊逃難。
不管是關中還是漢中,甚至是青海等地的難民都在南下,沒有糧食吃的話是會餓死人的,難民們知道南邊有糧食,所以紛紛向著南邊趕去。
在北方有許多的勢力都紛紛聯絡沈楓,求爺爺告奶奶的想要購買糧食,不管是付出什麽樣的代價,都一定要得到糧食的支援,可是結果卻非常的慘,沈楓聽從了師傅的教導,高築牆,廣積糧。所以對於糧食他是絕對不會售賣的,反而是對於南下的各種災民,他非常的在意,安排到各個地區,同時挑選心腹進行管理。
其實這個建議還是於至荊提供給沈楓參考的,當即就被沈楓給采納了,作為沈楓的三大謀士之一,於至荊雖然年紀很小,可是勝在頭腦靈活,而且獲得了半仙的真傳,提出來的建議往往都有很強的可實施性。
於至荊的建議非常簡單:「末日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糧食和資源,而有了糧食和資源就能夠擁有更多的人口,既然渝州現在不缺糧食,那就應該利用手裏的糧食吸引更多的人口,如果販賣出去,短時間之內似乎能夠得到更好的名聲,各地百姓也會交口稱讚,可是這反而會削弱渝州的力量,古人有一句話,修仁德而遠人來。仁德即是糧食!」
沈楓在聽到了於至荊的這個話語以後,馬上醒悟過來,與其在各處攻城略地,不如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隻要自己這邊擁有足夠的糧食,那麽一定會有許多災民前來,人口的增加代表力量的增加。
於是沈楓堅決不售賣糧食,理由也非常簡單,那就是死守楚教授的九字真言。
相較於沈楓的吝嗇,東北的何秋安和龔長發反而是大方起來了,他們兩人本就占據了東北肥沃的鬆嫩平原,在這裏有著黑土地,每年的糧食生產都無比喜人,再加上他們已經打通了油氣管道,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能源,機械化作業也已經完成,糧食根本不會缺少,他們缺少的反而是名聲。
於是乎,何秋安和龔長發開始兜售糧食,要是其他地方實在沒有錢才可以支付,那還可以欠賬。
一時間,何聖人的名聲也傳遍了整個北方,何秋安被叫做燕京聖人,而龔長發也撈了一個東北亞聖的稱號。
何秋安和龔長發在聽到了這個稱呼以後不禁啼笑皆非,他們兩人其實也計劃著從其他地方引進人口的,畢竟在他們的轄區之下,人口是一個硬傷,結果就在改善自己的名聲的過程中,反而是獲得聖人的稱號。
「聖人」這兩個字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獲得的,真正算下來「聖人
」這兩個字比起了「神」或者「仙」這些字都要高出一個檔次,原因也非常的簡單,在中華的曆史上隻有10個聖人,孔子就是最後的聖人,即使孟子也有一大堆的著作,可是最終他也隻撈到了一個亞聖的稱號。
反而是在民間各地都有著這種神那種仙的稱號,就算是一些怪物,都能夠得到仙的稱呼,比如狐仙柳仙,這些字反而是低了檔次。
龔長發在知道自己有聖人的稱號以後,不禁笑著對何秋安說道:「現在我們兩個人的稱號可是壓了沈楓一頭,誰讓他不售賣糧食呢?」
何秋安也隻是笑了笑,說道:「他得了自己想要的實惠,我們得了麵子,這兩者之間沒有太大的區別,至於整個北方,隻希望不要有災難出現,否則的話我們再多的糧食也是會耗盡的。」
可惜的就是怕什麽來什麽,何秋安希望的是北方可以安穩幾年的時間,可是就到了秋天以後,各地都出現了一個個的蟲子巢穴,這些蟲子的巢穴都是蝗蟲的巢穴,沒想到一向都在遷徙的蝗蟲,竟然學會了築巢。
在中華各地都有一句話在流傳,尤其是在北方這句話流傳的更廣,叫做:秋後的螞蚱沒幾天蹦達的了。
可是到了深秋時間,蝗蟲不僅沒有死去,反而是學會了築巢在各地挖掘土地,積攢糧食,竟然想要在地下躲避寒冬。
蝗蟲的來源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在中華這片土地上一般都是東亞飛蝗,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螞蚱,到了秋天之後,這些蟲子就會成天成天的死去,根本活不過一個秋天,但是現在時代變了,蟲子也學會了過冬。
無數的蝗蟲在秋天的時候收集地上的落葉,將這些落葉帶到了蟲巢內儲存起來,當做過冬的食物,就好像螞蟻一樣。
「要是冬天不能把這些蟲子給凍死的話,豈不是說等到來年的春夏時間,這些蝗蟲還會繼續爆發?」眾人在發現了這個情況以後,紛紛絕望了,他們都感覺真正的絕望已經到來。
許杏從北方回來了以後,特地找到了沈楓說明情況:「城主,北方已經徹底變成地獄了,在北方完全不可能種植糧食,卻不說旱災水災頻繁出現,就說這些蝗蟲隻要經過農田,那麽農田裏的作物就要被啃食一空,城主,你救救他們吧!」
「這件事你說的簡單!又不是我想要拯救就能拯救的,北方本就氣候幹旱,適合蝗蟲的繁殖,不比江南水鄉的濕潤,今年早些的時候,蝗蟲甚至南下到了我們的地盤,我除了下雨之外也別無他法,我怎麽可能就救這麽多的人?」沈楓隨即反駁。
「那你就想辦法去北方下幾場雨,把這些蝗蟲都給淹死,怎麽樣?」許杏繼續提建議。
「你想多了,我要下雨的話,必須等到台風活躍的時間,現在都到了深秋了,海上台風活躍減少,基本上就不會形成台風,我就算是勉強形成了台風,那也一定到不了北方就要消散,你以為大陸高壓就很輕鬆嗎?我雖然是風神,那也是要遵循氣候變化的,你明白這個道理嗎?」沈楓隨後認真的解釋道。
許杏苦惱的坐在沈楓的辦公室裏,對著沈楓低聲的說道:「今年的時候我聽說了北方的強盜實在是太多,所以我就前往了北方,想要拯救這些人,可是在我到了北方以後,我才發現,北方的人實在是太慘了,他們想要種地,剛剛種下去就要麵對水災和旱災,好不容易扛過了水旱,然後就到了蝗蟲飛舞,我看到有老漢一邊哭一邊抓蝗蟲吃,他們真的好慘啊!」
沈楓也隻能搖頭,說道:「殺人者,世道也!」
許杏仔細的想了想,忽然對著沈楓說道:「城主,我不想殺強盜了,很多的強盜都是可憐人,世道混亂才會導致強盜出現,我想要去改變這個世界,可以嗎?」
「你總算醒悟了,我很高興,你當然可
以去改變這個世界,聽說你也喜歡看佛經,改天去樂山一趟,那邊有人貪汙糧食,你去砍了那邊的人,順便看一看樂山大佛,散散心。然後我看你適合去什麽地方管理,你別拒絕。」沈楓見到許杏的意興闌珊,也知道她看到了北方的慘狀心裏不能平靜,於是讓許杏去看一看大佛,從而讓自己能夠心情舒暢。
許杏在聽到了沈楓這樣說以後反而是認真起來了,說道:「如來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佛是無相的,大佛隻是人們以為的佛,其實那隻是石頭,看了也不會增長德行,還不如仔細修行。」
「是麽?我想想,有什麽事情可以改變世道的,然後讓你去做!」沈楓在聽到了許杏的解釋以後也明白了,許杏還真的看了許多佛經,有了自己的體會,現在想要糊弄他的話就不簡單了。
於是,沈楓在仔細的思考以後還真的找到了一個需要緊急去做的事情,隨後對著許杏說道:「既然你想要改變世界,我現在就有一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你,你去一趟北美,找一份資料回來,這個任務你隱蔽的去做,不要被別人給發現,明白了嗎?這個任務我會單獨告訴你的,別人也不知道。」
許杏一聽這話,頓時就來了興趣,隨後認真的說道:「可以改變世界的任務嗎?那我一定會去做的,城主,到底是什麽任務?」
「去北美的鹽湖城,找到外星人的資料,然後帶回來!」沈楓嚴肅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