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利益最大化
字數:9185 加入書籤
問這些學霸,就會好奇她們平日裏的生活到底是什麽樣,有沒有區別於常人之處,那就趁機剛好展示出來。
二十一世紀的商業模式主要是以營銷為重。
內在質量固然重要,但更多還是看營銷手段。
尤其是資本控製下的商業,消費者被圈地為牢,很多人隻能看到別人想讓他們看到的東西。
所以, 選擇性很小。
這就是營銷的效果。
趙鵬覺得營銷本身沒有問題,隻要你的商品質量保證,不欺騙消費者,那如何賣你的東西,就是各憑本事。
同樣一件物品,你可以給他一些文化價值,那他就會變貴很多。
問題是,你要讓消費者認可你的文化附加值。
不能強行自我感動,往消費者嘴裏喂翔。很多人不太注意這種營銷模式隨著時代的進化,就會以為任何時候人們的消費觀念和習慣都相似。
這顯然是不對的。
趙鵬認為要在這個時候發展自己的商業,製造產品並不是最重要的步驟,真正決定他先進性思維的恰恰是營銷手段。
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趙鵬所倚仗的也不是什麽神思妙想,而是他經曆過更先進,更有效的商業模式。
那些模式已經經過時間驗證,可行而有效。
他隻要能嚴格遵從,就會有不錯的成就。
最多,他把那些模式丟失的良心和道德重新補回來就好。
趙鵬將他的計劃告訴綸霜卅,綸霜卅立刻明白他的想法,表示很樂意。
她本來還覺得采訪很無聊,如今肩負著使命,他反而更開心。
趙鵬當初建立公司留給她20的股份並不是憑空亂想,而是他從開始就將公司的形象大使定位到綸霜卅身上。
她屬於那種成長型的人才。
無論走哪條路, 將來都是一顆很閃耀的星。
於是她就順當讓公司的名氣被宣傳到天涯海角。
這是趙鵬在和綸霜卅一起聊創業時他很早就產生的念頭。
因為這個念頭,為她量身定做一個服裝企業。
總之,就等著技術部新樣品出台, 一旦能滿足條件, 他會立刻投入生產,然後配套生產,公司各部門將快速運轉起來。
截止目前,一切進展都還算順利。
順利到趙鵬覺得很不真實。
練完車後,趙鵬本來準備下去陪著胡麗玩,結果卻收到大姨父電話,讓去他們家一趟。
趙鵬隻好告別胡麗,讓她和章曉秋一起玩,自己踩著自行車去大姨父家。
路上他還以為大姨父要說小舅舅的事,到了後才知道大姨父原來要和他談副食廠收購的事。
他很意外,按照前世的記憶,這個時候,副食廠應該早已經被浙江的老板收購結束,怎麽還能輪到大姨父去謀劃收購的事情呢?
但和大姨父談得時候,他發現真的還沒有完全收購,因為這個副食廠是個國營性質,一時半會還有些複雜的流程沒走完。
根本不是想象中那般簡單。
所以,大姨父現在才能後來者插足, 也加入副食廠的爭奪戰裏。
而且,以他的人際關係, 承包副食廠占據更大的優勢,相對外來人。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大姨父不敢保證承包後可以盈利,所以他要聽聽趙鵬的想法。
並且他告訴趙鵬,如果趙鵬願意,可以一起承包。
趙鵬頓時有些感慨。
一個多月前,他主動找大姨父說承包的事,大姨父以他隻是個孩子而拒絕,沒有重視。
如今,在一係列事情發生後,情況完全翻轉過來。
變成他不是很積極,但大姨父卻急著找他。
果然,人要有話語權,就要變得強大,要做出一番實際的事情。
否則,你就永遠不可能得到真正的重視和尊重。
“鵬娃,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我現在已經調查清楚,目前還有承包的可能性。如果也承包,就是這些天要確定下來。過期不候。”
趙鵬笑道:“大姨父,我當初說得可不是承包,而是並購。”
“有區別嗎?”
“當然。承包的話,那這廠子依然不是我們的。廠子沒做好倒無所謂,一旦廠子做大,我們就極為有可能失去廠子。所以,如果要真正做這個事情,並購比承包更有價值。”
“可鎮上並不是並購,而是想將廠子承包出去,承包10年的時間。”
“所以我建議大姨父你去想辦法。如果並購不方便。那就要嚐試著延長承包的年限,並且要討好一旦違約,彼此應該承擔的責任。”
看大姨夫還不明白,趙鵬有些遺憾。
果然時代給人造成的壁壘太厚,大姨夫已經是這個時代比較聰明的一類人,但還是跟不上他的思維。
他耐心解釋道:“這個副食廠是公家的廠子,現在因為經營不善,所以需要私人接手。可問題是,我們要是接管了這廠,不一定能短時間內讓它起死回生。辦廠子總有個成長和發展周期對吧,若是承包的時間太短,可能我們剛把廠子做好,就失去了承包權……”
“這個廠子,有多少人願意承包啊?”
趙鵬差點就說個笨蛋出來。
“那是廠子現在還虧著,若是廠子變得盈利模式很好呢,大姨夫你想想,我們還能承包到第二個10年嘛?再說,承包這種模式,本就不適合工業化。因為工業有品牌效應,會形成產業鏈,這些才是工業發展的重要核心,而不是產品。
產品質量做好,隻是基礎。但很多企業,廠子,都可以將產品做到質量不錯,但真正做好的企業卻很少,為什麽呢,就是因為大部分企業都無法建立順通的產銷存鏈條。我們需要很久的功夫才能完善這個鏈條,可如果廠子被收回去,他們就可以直接用現場的產業鏈,那我們……”
“你是說,我們會被丟到一邊?”大姨夫總算明白一些。
“正是。所以啊,工業企業承包和農業有本質區別。農業承包地每年都是重複著相同的地方,承包資源也隻有性質很穩定的土地本身。所以承包10年還承包20年並沒什麽區別。”
大姨夫這才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所以,我建議是想辦法談改製。直接將這個廠子從公家轉製為私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肆無忌憚去改造和發展,而不是某個日子,為他人作嫁衣裳。”
“鵬娃,你這樣說,我就懂了。真是不錯,你這小腦袋裏怎麽能裝這麽多知識,我活了大半輩子,在你麵前反而像個什麽都不懂的小娃。”
趙鵬笑笑,不辯解,不解釋。
在大姨夫麵前,他不準備扮演老實角色。
既然大姨夫願意和他商量合並副食廠的事情,那就證明自己在他眼中有一定的分量,再遮遮掩掩隻是浪費時間。
不如正麵相接。
“但話說回來,要把公家的廠子直接變為私人化,還是有點困難,不那麽好操作啊。”
趙鵬理解大姨夫的顧忌。
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而是程序正式化。
有時候,那些資源寧願爛在哪裏,也不會直接讓改製,重新利用。
這是因為這個年代的人思維還很有局限性,不夠開放。
隨著經濟發展浪潮不斷突進,後世這種情況早消失得無影無蹤,很多企業都是公私合營,也同樣發展的非常好。
趙鵬隻好繼續給大姨夫出謀劃策。
事實上,這個念頭是上次他找大姨夫談論收購的時候就想好的。
不過當時大姨夫不願意。
現在呢,大姨夫既然這麽積極,那很多事情隻會更好催動。
因為大姨夫還有個村支書的身份。
這個身份在很多事情上,可以發揮非常好的作用。
“大姨夫,直接將廠子私營化改製是有點困難。但是,您可以換個方式啊。”
“啊?”大姨夫看著他。
“您可以這樣想,如果鎮上的領導知道是我們自己要改製廠子,可能一時半會還不好同意,否則那些浙商就不會這麽久沒拿下廠子。但,如果我們說,我們收購廠子,不是為我們自己,而是發展鄉村經濟呢?”
“什麽意思?”
“就是說,您可以將那家廠子變為你們村的村辦企業。全體村民都可以入股,當然是要自願。然後根據入股資金多少分紅,這樣的話,鎮領導不就很容易通過嘛,造福百姓,帶領大家一起致富的好點子,他們怎麽會不支持?”
大姨夫眼睛一亮,一拍大腿,“妙啊,這倒是個絕好的辦法。我最近正在發愁如何村裏人都過得富一些,這不就是送上門的好事嘛。”
可轉瞬,他的臉色微微變了變,遺憾地說:“好事是好事,就是與我們沒什麽關係,不過能讓老百姓過好日子,我也沒什麽多說的。”
趙鵬笑笑:“大姨夫,您這腦袋啊,要轉彎啊。我剛才說了所有村民們按照資金投入來入股,也按照投入分紅。也就是說,誰的投入越大,最後分紅也就越多呀。您隻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那這家廠子,分紅最多的不就是您嘛。
到時候,您吃大肉,村裏的百姓們跟著吃小肉,您若是隻能吃小肉,那大夥就喝肉湯。”
“那要是真有人投入很多錢呢?”
趙鵬揶揄道:“那不更好嘛,投入越多,風險越大啊,您隻需要很少的錢,就可以撬動一個廠子。不過以我的推測,這種事情,肯定沒有多少人願意投很多錢進來的,大家更多都隻是觀望。
總之,如果能順利拿下那個廠子,隻要有盈利,要麽您會有不錯的效益,要麽您可以讓村裏的百姓們過得更好,因此獲得一個帶領大家致富的好支書的榮耀感。怎麽說,都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情。”
大姨夫陷入沉思。
趙鵬看看時間不早了,便讓大姨夫好好想想。
也點名了廠子能不能拿下是次要,重要的是能否賺錢。
一個倒閉很久的廠子要重新利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有很好的經營理念和思路。
看大姨夫一臉懵,趙鵬安慰他說先不急這個,拿下廠子再說。
至於拿廠子的錢,由大姨夫出麵,他和大姨夫均攤,過程什麽都大姨夫自己去跑,等徹底拿下後,他再和他一起想辦法謀劃盈利模式。
趙鵬說是這麽說,其實他早就有盈利模式。
隻是暫時先沒說。
他原則上希望帶著姨夫家一起變得更好。
但這種事情,往往有很多變故,若不是到最後那一步,什麽都不好說。
賺錢還好,人家會感激自己。
若是虧錢,那他就裏外不是人。
有時候做個好人,好遠遠比做個壞人難很多。
趙鵬臨走前,還和姨夫打聽了宋老師的事情,也提到他在做製衣廠,不過沒說他是老板,隻說和副食廠一樣,他就是個投資人。
大姨夫現在對趙鵬的能力越來越適應,也不覺得很意外。
隻是告訴他宋老師那個人,麵善心狠,不是個良善之輩。
而且比起張家兄弟,他更陰譎一些。
往往是人前一麵,背後一麵,殺人不見血,背後捅刀子。
讓趙鵬格外注意一些。
趙鵬記在心裏。
他現在身處這個江湖裏,雖然不想主動惹麻煩,但也不至於是傻白甜,認為世界一片美好。
該防備的,他會提前準備好。
他已經給過宋謙台階,願意和他一起和平共處,用他的車隊做生意。
如果這個橄欖枝被扔進臭水溝裏。
他也就沒什麽可忌諱,硬碰硬,不是不可以。
……
兩天後,宋平拿來了新的樣品。
看宋平滿臉春風,激動不已的樣子,趙鵬就知道這次有希望。
果然衣服拿到手裏,他特別滿意。
柔軟的材質,顏色明亮的圖案,水洗超過50次不褪色的報告,成本不足三元的成本價格。
一切都說明,這衣服將很值得推廣。
隻要假以有效的營銷手段,他有信心做成爆款。
對,就以後世做爆款的思維來降維打擊。
他喊來生產三組組長陳豔,讓她和宋平對接,開水規模化生產。
陳豔是四個組長中技術最好,性格也最踏實,做事最穩重的一個,趙鵬將試生產任務叫給她,最為放心。
趙鵬專門給宋平強調,做好版樣,詳細計算好b表,各種輔材配件要列清楚,並且全程跟蹤陳豔的生產工藝。
最後還是不放心,要薛雲最近放下手中的工作,也隨同一起監督生產質量,幾管齊下,確保第一批產品完美下線。
但半天後,趙鵬得到一個不好的消息。
按照技術部的b表,目前倉庫氨綸含量較高的布隻能生產不到3000件,也就一兩天的生產用量。
趙鵬便讓武清想辦法去采購,卻被武清告知,公司原來的采購專員離職後,采購就一塌糊塗,現在很難確認各種物料的采購途徑,價格,以及合作方式。
趙鵬有些不高興。
對自己,也對武清。
他因為心裏的事情比較多,沒有操心到采購的問題,但武清作為分管采購的公司領導,也沒注意到這方麵,委實有點失職。
他不動聲色敲打了武清,希望他更多要主動一些,全麵一些,格局要更大。
不能隻會做基礎的事情,對於整體公司布局把握性很差。
他需要的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統帥,而不是一個隻能帶千把人衝鋒的先鋒或者裨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