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暗渡陳倉

字數:9885   加入書籤

A+A-


    這個年代,很多工人都沒什麽文化,有的人甚至沒讀過書,分不清楚責任劃分。

    他們沒有追究公司責任理由是,廠裏很多人都沒有得,他們這些得了的,肯定是身體素質不好,也怪不得別人。

    完全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趙鵬本也不想繼續糾結,這種事情,在這個年代很普遍,他也沒辦法,根本不是一家兩家的事情。

    何況他又不是律師,又不是政府的勞動部門管理人員,他能怎麽樣呢。

    可通過繼續閑聊他卻有了意外收獲。

    原來他們的水泥廠就開在黃橋鎮和市區中間的米家溝,而老板呢,據說姓綸,是一個外地來的老板。

    綸這個姓氏不常見,又是外地來慶,那是不是可以大膽假設,這家水泥廠的幕後老板,其實就是綸家的人呢。

    應該十有錯不了。

    想到這裏,他出去給邵毅打個電話,讓他好好調查調查那個水泥廠的背景。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正想著綸家還有什麽釘子沒拔完,沒想到就突然遇到了。

    他並不想和綸家廝殺到頭破血流,但若有可能,還是希望黃橋鎮能幹淨一些。

    競爭到現在,也不是個人恩怨,純粹就是市場和話語權的分割。

    一個小小的鎮子,不需要兩家旗鼓相當的聲音。

    如果蛋糕被很多人一起吃,可能都吃不飽。

    既然他和綸家開始沒有合作,那就隻能爭鬥到底。

    綸魚有些最近很不開心。

    甚至有點忙得焦頭爛額。

    他是發現了,這西北人真和其他地方不一樣。

    在以前的地方,出了事情,政府一般都會保證穩定和稅收為主。

    隻要企業能給政府交稅,那一切都好說。

    可以商量。

    但到了西北,好像很多人都是一根筋,隻認死理。

    關係相當難做。

    最近好像很多事情同發生了。

    辛苦布局很久的新世界,作為他們在黃橋鎮重點鋪設的據點,還想以此為基礎,好好發展呢。

    不料到,莫名其妙就因為消防的問題,暫時處於停業整頓的狀態,看現在的樣子,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重新開業。

    這對於一個商場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打擊。

    商場剛開業時,花費了打量的人力物力,做廣告,以廉價的價格吸引客人,就是為了將名氣打出去,讓消費者形成購買習慣。

    現在一停頓,相當於就是將顧客趕到其他地方,那一旦在其地方習慣了,就很難重新回到這裏消費。

    真是倒黴!

    若是因為自己沒做好也就罷了,可偏偏是一係列的巧合,全部湊到一起。

    新世界這邊是這樣,張家那邊也同樣不順暢。

    綸魚通過比較,認為在黃橋鎮,張家和宋謙兩股勢力比較的話,宋謙明顯更有能力一些。

    但因為有能力,所以也就不好把控。

    而且宋謙這個人,雖然也逐利,卻還是有點原則。

    不能像一杆槍,指哪打哪。

    張家人就好很多,他們一家沒什麽出息,沒見過錢,所以隻要給他們錢,他們就能做一切想讓他們做的事情。

    純屬走狗。

    正是基於這個原理,綸魚在利用完宋謙後,毫不猶豫地將宋謙拋棄,通過扶植張家的勢力,逐漸準備瓦解到宋謙。

    前段時間進展還不錯。

    反正張家的人沒什麽頭腦,都是愣頭青。

    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看起來一帆順風的進展被打斷。

    張老四,那個蠢貨竟然因為賭錢去搶劫,然後被抓了。拔出蘿卜帶出泥,又牽扯一連串的事情,幾乎是一鍋端。

    若不是他自己小心謹慎,做事從來都很注意保密性,做的也幹淨,那說不定自己也會被其中。

    媽的!

    果然是爛泥扶不上牆。

    知道那樣,當時還不如好好和宋謙打好關係。

    實在是小地方的混混能力之低,超乎綸魚思想上限。

    他怎麽都沒想到,一個在鎮子裏混得風生水起的人,竟然會欠人家賭資,而且會親身去搶劫。

    這還不算,竟然別別人抓個正著。

    這是多離譜的事情。

    簡直是滑稽透頂,滑天下之大稽。

    現在到好,在黃橋鎮的布局,除了還有一個水泥廠暫時沒出大幺蛾子,其他基本都奔潰到不能再稀碎。

    最近綸霜劍那小子明顯態度差了很多,表示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

    若是再持續下去,還真有點麻煩。

    綸魚煩悶地站起身,看著窗外的霓虹閃爍,他隱隱覺得最近的事情似乎有點不對勁,好像冥冥之中有雙黑暗之手正操縱著這些事情。

    他不相信什麽神鬼。

    那肯定是有人在暗地搗鬼。

    誰呢?

    誰還能在這個地方對他產生影響。

    如果隻是一件事,算是意外,但是所有事情匯聚在一起,證明對方就是針對他們來的,有目的性。

    黃橋鎮……

    黃橋,黃橋……

    突然,一個人的麵容出現在他眼前。

    他這才想起,最近好像對趙鵬的關心變少很多。

    前段時間讓宋謙給趙鵬來個釜底抽薪,他以為趙鵬肯定無力翻身,就暫時沒有太多關注。

    也不知道最近如何如何。

    話說回來。

    若說黃橋鎮有誰對他們綸家恨之入骨,且有點能力反抗的話,那也就是趙鵬了。

    難道真是趙鵬?!

    他忽然有種不祥的預感。

    假設這些事情都是趙鵬所為,那他的目的就不止是讓新世界陷入困境,短時間內無法開業,更不是讓張家勢力被清掃一空。

    趙鵬的目的應該隻有一個。

    報複綸家,讓綸家徹底退出黃橋鎮。

    想到這裏,他脊背升起一股涼意,又想起那日在店裏趙鵬的眼神。

    不是仇恨,而是一種淡漠。

    似乎在他眼裏,自己這個綸家行走在外麵的人物,也不算什麽,不值一提。

    當時認為那是無能的憤怒,可如今看來,說不定趙鵬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生起對付自己的念頭。

    如果真是這樣,那隻能怪綸霜劍那小子非要去惹趙鵬。

    其實他經過調查,趙鵬對小霜根本沒有什麽興趣,他有自己的小女友,好像關係還挺不錯。

    至於想利用小霜做事情,也不盡然。

    若這些事情真是趙鵬幕後指使,那說明趙鵬的能力根本不需要利用小霜。

    煩!

    他越想越鬱悶。

    “叮鈴鈴~”

    放在桌上的手機響起來。

    他在鈴聲響了幾下後才接起,不耐煩地問道“什麽事啊?”

    電話那邊,傳來倉促和不安的焦急聲音。

    綸魚隻是聽到前麵幾個字,就突然清醒過來,急忙追問“怎麽會這樣,不是讓你們做好安撫工作嗎?”

    電話那邊唧唧嗚嗚說不清楚。

    “算了,我立刻下來。你們先將那些人穩住,不要惹出更大的事情來。在事情還沒發展到不可收拾之前,將一切影響就降到最低。”

    又吩咐幾句,綸魚匆匆掛斷電話。

    穿上衣服,抓起車鑰匙出了門。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剛想著就隻有水泥廠還沒事,這就突然鬧出事情。

    手下這群豬,什麽事情都做不好。

    “這樣啊,不錯,繼續保持。”

    趙鵬掛斷電話,眉開眼笑。

    他給外婆剝開桔子,一瓣瓣喂給她吃。

    外婆特別喜歡吃桔子,所以趙鵬就專門拜托別人買了一大箱。

    讓外婆吃個夠。

    經過一周左右的調整,外婆的氣色好很多,雖然暫時還不能起床,卻精神什麽都恢複正常。

    就是嘴裏還一直念叨著老天怎麽不收她走,搞得她很辛苦。

    對這種話,趙鵬基本選擇無視。

    外婆從五十多歲就喜歡說這種話,但即使前世,也是活到80多歲才去世,這基本是他的口頭禪,不作數的。

    趙鵬現在是每三天上來看一次外婆。

    外婆有三兒三女,外加很多孫子孫女,外孫女外孫等。

    隻要不是花錢,照顧的人並不少。

    大家也不是都不願意花錢,隻是基本都沒錢。

    除了大姨,其他人都是捉襟見肘,自家日子也過得緊緊巴巴,實在是不知道從哪裏湊錢。

    在外婆住院時,幾個舅舅還是湊了點錢要給趙鵬,卻被他拒絕了。

    告訴舅舅們心到就好。

    自己的外婆,又不是其他人,給外婆看病花錢,沒那麽多計較。

    趙鵬發現經過外婆這件事,大家好像反而顯得團結一些。

    尤其是自家人,也得到舅家人的部分接受。

    不管是真是假,都行。

    趙鵬自己覺得沒什麽,但是母親和舅舅家關係親近一些,她肯定會更開心。

    就算是為了母親和外婆,趙鵬也願意做這些事情。

    重生之後處理好母親和外婆家那邊的關係,也是他一個重要目標。

    母親那代人和他不一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屬性。

    相比他的恩怨分明和當斷則斷,母親對家的歸屬感需要會更深一些。

    她前世最大的痛苦並不是被人傷害,而是和娘家關係變差。

    趙鵬知道母親的心結,所以這輩子他會盡量彌補這些。

    外婆這邊病情恢複順利,另外謀劃的事情也成果斐然。

    經過詳細調查,米家溝那家最近發展挺不錯的水泥廠,原來真是綸家的產業。

    看起來別的不說,單單說經濟發展的嗅覺,綸家人確實不錯。

    不虧是做大生意的人。

    98年的時候,整個國家基礎建設還沒大麵積開始,因此水泥這種後來大幅發展的建築材料,這個年代使用量還不高。

    特別是慶城這裏就更嚴重。

    截止99年,慶城的很多房子雖然已經開始用磚,但是磚與磚之間依然沒有用水泥粘黏,而是直接用黃土加水和成泥巴。

    隻有鄉鎮和城市裏建房子,以及部分地方鋪水泥路,需要一些水泥。

    因此,這個年代水泥廠效益不會好。

    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繼續加快,慶城因為是隴東最大的城市,作為省上特殊作為發展基地的特別發現對象,慶城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

    二十年後,已經成為隴省除過蘭市以外,gdp最高的城市。

    各方麵發展都挺不錯。

    城市建設自然帶動大基建,水泥首當其中,是重中之重的重要材料。

    趙鵬倒是沒有對水泥廠有太大興趣。

    他沒有這方麵的管理和經營能力。

    他主要是做製造業。

    不是所有行業都能插手進去。

    他隻是不想讓綸家在黃橋鎮有任何布局。

    黃橋鎮是他趙鵬的基地。

    如果綸家之前和他沒有矛盾,那自然無所謂。

    但既然已經有了梁子,可臥榻之側,豈能讓他人酣睡。

    隔壁床那位叫王大剛的病人雖然已經離開醫院,但趙鵬並沒有和他失去聯係。

    他想出一個一箭雙雕,兩全其美的計策。

    他給王大剛出錢看病,並且提供法律援助,而王大剛則召集同樣被水泥廠的惡劣環境影響健康的工人,在法律援助下,要求綸家改善工作環境,並且對之前看病的費用進行補貼,對員工職業危害進行賠償。

    這對王大剛等一係列受害工人是件大好事。

    對趙鵬自己,更是好事。

    雖然這個年頭國家對職業危害還沒有太多要求,但最大的原因不是工人們不需要,而是不知道還能申訴,追回自己的權益。

    這時候人都很純樸。

    想著能找到一份賺錢的工作,就是一件好事。

    都不敢得罪老板。

    一直處於劣勢地位。

    哪有心思去找老板討回公道呢。

    隻要按時能發放工資,他們就阿彌陀佛,謝天謝地,還會覺得老板是個好人呢。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沒有任何老板會主動提升工人的工作條件。

    時代的局限性。

    不像後世以人為本的概念越來越普及,所有工人基本都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老板想套路工人越來越難。

    加上國家管控也嚴格,新廠建設以及後期正常運行都要做職業危害評價,職業健康體檢,不做的話就是違法行為。

    趙鵬不過是將這種觀念提前傳播給員工而已。

    剛才接到電話,邵毅那邊已經將水泥廠的事情匯報給他。

    進展很順利,王大剛已經聯合一部分工人開始在律師的配合下,和水泥廠進入談判階段。

    水泥廠沒有經曆過這種事,肯定一時半會不會同意賠償,那這事情就會走入拉鋸戰。

    必然影響水泥廠生產。

    這就達到趙鵬的期望。

    他和王大剛這些工人都得到各自想要的東西,沒有吃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