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龍鳳玉佩
字數:3893 加入書籤
隨著王直打開寶匣的夾層,四個人、四雙眼看到的是金絲絨上並排擺放的兩枚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的龍鳳玉佩。
兩枚圓形的玉佩直徑足有五公分,大小樣式,包括材質都完全一致。顯然是一整塊和田羊脂白玉籽料雕琢而成。
在王直的示意下,賀左戎戎慢慢地把兩枚玉佩取了出來。入手瞬間,她就驚異地說“手感怎麽這麽油潤?”
王直一笑,說“這是和田羊脂白玉。為什麽以羊脂來形容,就是比喻它的手感很像凝固的羊脂,也就是羊油,手感溫潤細膩。”
張洪昌也不禁讚歎王直和賀左戎戎的福氣,說“王總!隻這一方寶匣,五枚‘天下太平’平安錢,再加上這兩枚和田羊脂龍鳳玉佩,其本身的價值就超過了百萬。如果再找到這個宅院的建設、使用、傳承等曆史文獻記載,以及圍繞它發生的人物故事,把豐富的曆史、藝術、人文,以及科學價值融入其中,在拍賣會上起拍價格恐怕要超過五百萬。因為這是傳承有序物件。”
“老天爺啊!就這麽個小盒子就值那麽多錢?了不得呀!小王!你可是發財了。”王久長大驚小怪地嚷道。
一句話,把幾個人都給逗笑了。
王直說“大爺!這些寶貝可不能賣,它們是文物,也可以說是這套宅院的精神所在。等院子修好了,我還要把它們重新放回原處。多少錢都不能賣。”
聽了王直的話,王久長也不禁點點頭,說“嗯!這樣好,老祖宗的東西不能賣。”
物件是不能賣,不過王直對張洪昌的話也非常的認同。但他並不想追溯金家的過往曆史,畢竟那也隻屬於一個曾經顯赫家族自己的事,無論悲喜都不會願意讓他人評判。
不過,那兩枚玉佩,他還是想請這方麵的專家鑒定一下,探求一下它們的出處。正如爺爺奶奶留給自己和賀左戎戎的那一對“玉蘭”“青竹”佩一樣,說不定這對龍鳳玉佩也能成就一段幸福美好的姻緣呢!
寶匣的秘密全部弄清楚後,就被賀左戎戎小心地收到了自己辦公室的保險櫃裏。等找到專業人士休整一番後,到四合院竣工的時候再重新置入它原來的位置,希望它能繼續給這個院子帶來吉祥平安!
喝了一口王直遞過來的碧螺春,張洪昌雙眉瞬間舒展開來,閉上眼睛細細地品味了一下,不禁開口讚賞地說“好茶!色豔、香濃、味醇,口感鮮醇甘厚、持久,清甜香鬱,入口香幽鮮雅,順滑清涼。這是極品碧螺春啊!好茶!好茶!”
聽了張洪昌的話,王久長也忙不迭地喝了一口,也點頭讚道“嗯!好茶!真香!”
當然是好茶,自從知道王直喜歡喝碧螺春,賀左戎戎就千方百計的為他到處淘換極品碧螺春。他們今天喝的就是通過賀天舉的關係買到的正宗洞庭山碧螺春茶。這種極品碧螺春茶每年的產量也不超過二十斤,根本就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如果沒有渠道,外麵多少錢你都是買不到的。
王直一笑,說“張教授!王大爺!這茶我這裏就剩下小半罐了,等下次我再托人買一點,送給你們二位嚐嚐。”
張洪昌沒說什麽,王久長可先開口了,“小王啊!不,是王總!這麽好的茶葉拿到我那裏喝就白瞎了。還是放在你這裏吧,等我饞了就跑你這討一杯解解饞就行。”
一句話又是引得幾人的哈哈大笑!
對這位熱心腸的老頭,王直非常的喜歡,也很敬重。想著等四合院修繕完工後,請他到院子裏做點什麽。
這件事後,張洪昌更為欣賞王直和賀左戎戎不為金錢所動的品性。主動和他們說了四合院修繕的具體情況。
據張洪昌講述,街道在沒經金家人允許的情況下,啟動了四合院修繕工作,雖然不合道理,但工作還是很專業的。所有屋頂拆下來的青灰瓦片都標注了號碼,有順序地碼放整齊,保管的很好,可以再次利用。院內的地磚、石階也是一樣。這就為後續的修舊如舊思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由於宅院所有房屋建設之初都用了當時最好的材料,工匠也是請了手藝最精湛的工匠,所有三進院子無論是正房、廂房、耳房,還是倒座房、後罩房,包括宅門、垂花門、遊廊、影壁,都能看得出來是不吝工本,不惜人力。
特別是二十九間正房、廂房、耳房的房架子檁、柱、梁(柁)、檻、椽以及門窗、隔扇等木質結構,使用的都是上等的鬆木。而取出寶匣的正北房更是使用了上等的杉木和楠木。
“這些木料應該都是經過特殊防腐液體浸泡過,曬幹並刷上一層膠質樹脂,建造完成後,又塗刷上一層漆,使它們水分不能進入,蛀蟲也不能生存。雖然經曆了一百餘年的風雨侵蝕,內部結構依舊非常堅固。經過專業古建築修複技工的手,依然堅固耐用。”說出這番話,張洪昌的臉上顯露出無比自豪和崇敬的神色。
作為中國古建築專家,張洪昌雖然通過文獻和實物考察,儲備了淵博的專業知識。但在這次四合院修繕工作中的親身經曆,無疑彌補了相當多文獻中沒有記載,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他這個年近六十的老人切身領會到“活到老,學到老”這句古訓的真諦。對他帶的那些學生來說,更是獲益匪淺。
在張洪昌的組織下,四合院修繕工程進展的非常順利,一個多月的時間,趕在北京氣溫降到冰點前,完成了所有的工程。
這期間,張洪昌又找來了北京大學考古係的一位文物鑒定專家,對寶匣本身,和內中的物件進行了鑒定。寶匣本身是銅胎掐絲琺琅盒,做工精細,繪圖生動,難得的一件寶貝。五枚“天下太平”平安金錢,非常明確是當初為建宅特鑄的。兩樣東西應該都是在嘉道時期製作完成的。
而那一對龍鳳和田羊脂玉佩,無意識一對無價之寶。從材質、做工、包漿判斷,都是清早期精選上等玉料,請當時的能工巧匠雕琢而成。
“以我個人的判斷,這對物件應該是出自清早期宮廷造辦處,是皇家所有。這個金家祖輩一定是皇親國戚,國之大臣。”鑒定到最後,這位名叫關衝的文物鑒定行家斬釘截鐵地說出了自己的判斷。顯然,他對這對龍鳳玉佩非常的推崇。
鑒定完成後,關衝就寶匣重新安放的問題,又從防潮、防腐兩方麵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王直意義采納,畢竟人家是專業的。
但這對龍鳳玉佩,關衝說“這對龍鳳玉佩我建議不要重新放入屋頂。因為自古以來,龍口寶匣內就沒有發現放置玉質頂級、雕琢精湛玉佩的先例。我想這對玉佩很可能是金家祖上受皇封賞得到的,一直視為傳家之寶,不會輕易示人。我判斷,這對玉佩也不是建房之初就放入寶匣的。很可能是傳到金家後人中的某一輩家主,因其本事價值的珍貴,放置他人窺探,或者為了掩人耳目,才偷偷放入寶匣之內的。而且這件事也隻有他自己知道,時間長了也就被遺忘了。”
停頓了一下,對賀左戎戎和王直,說“賀總!王總!二位儀表氣質,按古語來說也是人中龍鳳。你們二位每人貼身佩戴一枚,不但可以趨吉避凶,更有龍鳳呈祥,事業順達之寓意啊!”
聽了關衝的話,賀左戎戎和王直也不禁心動。
龍鳳呈祥,事業順達,可不正是兩個人的心中最美好的願望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