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調解婆媳關係
字數:5190 加入書籤
回到周家,周秀雲說起白天大隊上工聽到的,國樹娘沒把兒媳接回來,拿自己奶水喂小奶娃,小奶娃不肯吃餓得哇哇叫。
“這國樹家的媳婦秋娘,那還是個師範生,有文化的姑娘,要不是那檔子事……和國樹還成不了。”周秀雲欲言又止。
林清雅驚訝道“師範文憑怎麽會嫁給國樹?”
再說她自己。
如今生產隊一般十歲就成家了,若不是周霽川當兵,把年紀耗大了,這麽好的條件,是輪不到林清雅的。
周秀雲嗐了聲“這事說來話長,那國樹上頭還有個姐姐,當初秋娘家窮,上頭也有個大哥,沒彩禮錢娶媳婦兒,兩家人就商量換親,讓國樹姐姐嫁給秋娘大哥,等秋娘到了年紀,嫁給國樹抵彩禮錢。”
林清雅蹙眉,不解道“他們既然肯供養秋娘讀師範,怎麽舍得把秋娘抵彩禮錢。”
周秀雲解釋說“那秋娘讀師範,是她自己跟著老太婆扯草藥,背柴到縣城去賣賺的學費錢,秋娘成績好,中考在我們紅旗公社,全縣第一名考到縣立師範班。後來聽秋娘她爹說是縣裏學校給她分配工作,結果等了半年也沒分配,又說公社學校給她安排,又被村支書的兒子給頂替了,拖了一年,眼見著吃不上國家糧,這秋娘爹就把她抵給國樹家了。”
還沒恢複高考,這時候高中生沒師範生吃香。
縣立師範班是相當於師範中專,因為七十年代中期,麵對全綿州地區招生,出來分配工作到全綿州,或者縣裏各個公社教書。
秋娘的名額估計是被人給頂替了,以她的成績怎麽可能會沒分配到工作。
公社老師的待遇比村小老師待遇好,公社老師發工資吃國家糧,不用下地,村小老師還得下地幹農活,忙生產隊的收成。
不過就連村小的老師,也得有關係才行。
村小安排的老師,是書記挑了兩位知青在擔任教育工作。
林清雅乍然聽聞還有換親這種糟粕習俗,隻覺離譜。
“媽,那秋娘娘家在哪個生產隊?”
周秀雲看了她一眼,歎氣搖頭“你這孩子,心眼太好了,人家國樹娘都不著急,你還費那個心思給人家勸回來?”
“我是不忍心小奶娃餓著,這一天不喝奶,小孩兒身體熬不住。總之,孩子是無辜的。還有,媽,你也去勸勸國樹娘,我看她也不是無可救藥,還能聽得進勸。”
沒受過教育的老一輩,那點糟粕思想根深蒂固。
林清雅不是熱心腸的性子,而是這件事觸及了她的底線。
沒娘的孩子是根草。
這話她從小聽到大。
大概是女人天生的母性,她心疼那小孩兒,也希望盡微薄之力。
翌日,林清雅又騎車到隔壁村去找秋娘。
生產隊婦女生產隊第二天就正常上工了,沒休息幾天坐月子的說法,沒時間坐月子保養身體。
見到秋娘,她正在河邊給全家洗衣裳。
林清雅把國樹被關起來教育的事說了,又說她的小娃兒被埋,又救起來了。
秋娘還不知道閨女被埋,隻想著自己走了,能給閨女省一口飯吃,這下當著林清雅的麵都沒忍住哭了。
秋娘比林清雅想象中年紀更大,頭發幹枯成稻草,臉頰凹陷,眼窩都瘦脫相了,說三四十歲也不為過,哪有二十出頭的閨女,長這個模樣。
林清雅如今慶幸,她穿越過來,是周家這樣的婆家,而不是國樹娘那樣的婆家。
秋娘比她想象中更堅強,林清雅沒勸幾句,秋娘就收拾行李,跟著她回到周家村。
林清雅騎車帶秋娘到家門口,周秀雲也在勸國樹娘。
兩個大點的閨女看見秋娘就哭著喊娘,秋娘抱住她們親了口,又看向國樹娘。
國樹娘坐在木架子床上,通紅的眼睛看著秋娘,又偏過頭去沒說什麽。
兩人誰都沒說話,秋娘心急孩子,兩天沒喂奶了,她的小寶連哭聲都沒勁兒。
秋娘把放在床上的孩子抱過去,到隔壁角落去喂奶。
這廂林清雅和周秀雲交換了視線,周秀雲點了點頭。
國樹娘突然又狠狠地跺了兩下腳說“我們家造孽啊,命苦啊,遇到這麽個兒媳婦兒。”
林清雅看這老頑固,還真是不好調解。
她笑了笑說“您老別這麽想,你家苦是你兒子沒本事,怪你媳婦兒幹啥?你如今指望不上你兒子,你要是好生把孫女養大,說不定還能指望她們讓你過上好日子。”
國樹娘沒好氣地看向林清雅“我還有什麽盼頭?我二十八生的國樹,如今都五十了,等她們三個賠錢貨長大成家,我都六十了。”
這老頑固怎麽喜歡鑽牛角尖。
林清雅好笑說“那您不怕您活個七老八十,沒兒子給你養老送終,你不得指望你兒媳,不得指望你孫女?你又沒老伴,你自己進棺材板兒?”
國樹娘噎住“嘿,你個女子,牙尖嘴利的。”
周秀雲拍了拍林清雅的手臂,“清雅,別這麽和長輩說話。”
林清雅輕笑,認真道歉“老嬸娘,對不住,是晚輩冒犯了。”
國樹娘擺手,讓小輩教訓,有些自慚形穢。
她也確實聽進去了,她怎麽沒想到這茬。
她隻顧著嫉恨兒媳,生怕兒媳多吃一口飯,等她老了,這兒媳要是也生怕她多吃一口可如何是好?
她現在不想養孫女,等以後孫女不認她可咋整?
雖然她想要男孫兒,可這不是這兒媳肚子沒長進,生不出男娃娃嘛。
養兒防老,怕得就是老了沒人照料。
隻要有人照料她,兒媳就是她親閨女。
國樹娘自己在那裏默,兒媳好像嫁進來,倒也把她伺候得舒舒服服,比兒子還心疼人。
可這回趕走回到家了,連聲娘都不肯叫了。
國樹娘倒也想通了,她都一腳踏進棺材板的人了,還折騰這個那個,遭小輩嫌幹什麽,還讓村裏人笑話。
林清雅和周秀雲見狀,也讓他們婆媳二人自己和解。
生產大隊的人奇了。
那往常婆媳關係最不好的國樹家,這兩婆媳上工有說有笑。中午還舍得給秋娘和孫女吃饅頭,國樹娘還跑回家,打了一碗雞蛋花給秋娘端到地裏。
上工時秋娘把老三放在背篼裏,在地裏幹活,就讓兩個閨女看著妹妹。
“秋娘,快來趁熱喝,娘在碗裏還放了一勺白糖,酣甜!”國樹娘把雞蛋湯端給秋娘,秋娘放下鋤頭,到田壟上接過。
秋娘靦腆地笑了笑“謝謝娘。”
國樹娘也笑著說“快嚐嚐好喝不。”
秋娘嚐了口,滿眼感動,眼眶泛淚“好喝。”
國樹娘養了一隻老母雞,每天下的雞蛋,都是拿去換點錢使,最近這兒媳身體沒養好,也沒奶水,身體瘦的讓她都看不下去了。
都是做過媳婦兒的人,何苦互相為難啊。
國樹娘也想通了,又憐愛地看閨女的眼神,看著兒媳“好喝就喝完,這雞蛋以後娘給你存下來。”
“秋娘,這雞蛋是你娘家拿來的?”地裏有村裏婦女笑著問。
秋娘笑說“是我婆婆給我煮的。”
“國樹娘,你可真是舍得啊。”
國樹娘歎了聲,笑說“不舍得沒辦法啊,這兒媳婦身體營養跟不上,也沒奶水。”
“說到下奶,我家幺兒天天去河裏給我兒媳釣魚,就喝那個鯽魚熬出來的湯,奶水多。”
“趕明兒去屠宰場,那豬骨頭不值錢,也不要肉票,去買幾斤回來,燉豬骨頭湯,喝了奶水也多。”
“對對,豬排骨,豬筒骨熬湯,最下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