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麵對婆婆催生

字數:6151   加入書籤

A+A-


    

    林清雅回招待所的路上,又路過省城圖書館買了兩本養雞技術知識大全。

    回到招待所後,也碰巧趙香蘭趕了回來,告訴她那位女知青的大哥肯接這趟活。

    這女知青如今在紅旗公社,回城還得公社同意,她家裏人雖然不太樂意,但也不好得罪。

    林清雅也說了她這邊,雞苗訂了兩千隻。

    趙香蘭驚訝不已,“兩千隻?林同誌,咱們雞舍能養得下這麽多雞?”

    林清雅笑著說“現在雞苗還小,不用太大雞舍,況且到冬天雞舍可以密度大些,更加保暖。”

    趙香蘭還沒看過修建完成的雞舍,隻是覺得這一批兩千隻,體量太大了。

    如今大隊農戶一家頂多養個一兩隻,趙香蘭還是頭一回聽說養兩千隻,又佩服林清雅的魄力。

    第二天,趙香蘭找到運輸隊,那位女知青的大哥李明華就開著一輛大卡車到國營養雞場。

    林清雅和陳組長在現場負責雞苗的裝箱,因為是冬天,氣溫很低,不能讓雞苗在路上凍死了,保暖措施得做好。

    林清雅特地囑咐,借用了養雞場的紙箱子,周圍打了提供呼吸的孔,裏麵鋪了層保溫的茅草。

    兩千隻雞,肉雞苗和蛋雞苗分別裝箱上車。

    林清雅和趙香蘭也坐上卡車,出發回公社。

    大卡車拉著雞苗開了幾個鍾終於到公社,停在到雲峰大隊的岔路口,李明華眉頭緊鎖,“同誌,你們大隊這路也該修了,車沒法開進去啊。”

    林清雅笑說“辛苦你了,李同誌,麻煩你先等會兒,我去找輛拖拉機,把雞苗裝到拖拉機上拉回去。”

    李明華笑了笑,“成。”

    三人又下車,林清雅去街上找了個給公社拉貨的拖拉機,這大隊路不好走,大卡車這年代又貴,給人家輪胎磨壞了,還是哪裏出故障了,還不好賠償。

    老師傅把拖拉機開來,三人又幫忙把雞苗全部卸貨,裝到拖拉機上,連續拉了兩趟,才把雞苗全部拉到了雞舍。

    雞舍是已經打整幹淨了,還鋪上了曬幹的茅草,林清雅和趙香蘭把雞苗全部放進雞舍,暫時先留在紙箱子裏。

    林清雅又囑咐道“趙同誌,現在雞舍需要招聘兩名工人看管和喂食雞苗,麻煩你在廣播站通知一聲。”

    “成,我現在就回廣播站通知。”

    趙香蘭先回公社通知,這邊林清雅把雞舍裏儲備的一袋麥麩拿出來,放到外麵砌成的土灶旁邊。

    這雞苗一天最好是早中晚喂養三頓,今天路上跑了幾個鍾,林清雅檢查了下小雞崽,還挺精神。

    林清雅提起雞舍裏儲存的木桶,到雞舍後麵的水井打水。

    這一桶水還挺沉,林清雅又提著水桶把水倒進鍋裏,又拿出火柴,在附近撿了一把茅草燒火。

    雞苗不能喝太冷的水,這水得給它們燒開,再兌成溫水。

    林清雅把水燒好,兌成溫水,倒進雞食水槽裏,又舀了剩下的麥麩,加水拌了倒進雞食料槽裏。

    林清雅把雞食放好,趙香蘭也把人招到了。

    這時候招工就跟天上掉餡餅似的,誰都想拿到這個機會。

    她找了兩個知青,一個男知青,一個女知青,宋大誌和王桂梅。

    兩個年紀都大了,也都在大隊成了家,也有了孩子,今年探親也沒回去,就留在大隊陪著家人孩子。

    一開始兩人看見林清雅還有點拘束,趙香蘭介紹道“這是林同誌,咱們紅旗公社養雞場的負責人。”

    兩人都是知識分子,很有禮貌地伸手“林同誌你好。”

    林清雅和他們一一握手,又笑著說“你們都養過雞?”

    趙香蘭又介紹道“宋同誌和王同誌家裏都養了老母雞,養雞經驗還算豐富。”

    宋大誌點頭說“林同誌,我嶽母養了兩隻母雞,一般是我在喂養。”

    王桂梅也說“林同誌,我家幾隻小雞崽也是我在喂養。”

    林清雅把那兩本養雞技術知識大全拿出來,交給他們一人一本。

    “這是養雞技術大全,你們拿著看,從裏麵學習人家專業的養雞技術。我們雞舍一共有肉雞一千隻,蛋雞一千隻,目前隻是經營養殖這一塊,所以暫時隻招聘了你們兩個。我先規定,肉雞一千隻交給宋同誌喂養,蛋雞一千隻交給王同誌喂養,每個月都有考核,涉及你們的工資發放。具體的薪酬和獎懲製度,我製定下來,到時候會發給你們兩人。”

    “肉雞和蛋雞分開飼養,等明天我找工人將雞舍隔開一道牆。”

    “我剛把雞食放進了食槽,你們今天晚上再喂養一頓,我這裏留了一袋麥麩。”

    兩位同誌點頭,王桂梅又擔心地說“林同誌,一袋麥麩喂養不了幾天。”

    林清雅抱胸,表情嚴肅地吩咐道“宋同誌和王同誌兩位回家也可以向大隊社員宣傳一下,趙同誌也廣播通知一下,我們養雞場收購玉米和紅薯,還有小碎米,誰家有充足的可以拿來換。”

    “還有這山上的野菜和蟲子,大隊的學生娃放了學,可以回家的路上采摘野菜和蟲子,我們養雞場也收購。”

    雞是雜食動物,吃野菜,蟲子,糧食等。

    這紅旗公社還有個優勢,那就是十二月沒降雪,山上除了部分枯黃的樹,還有常青樹,地上也有些綠色的野菜。

    這裏林地多,村戶占地較少,大片的樹林子漫山遍野的野菜和蟲子蝸牛。

    養雞場又是掛在公社名下,成本一項就不用考慮用地。

    趁著還沒到下雪,林清雅得讓人先把野菜給摘了,作為雞飼料,不然降雪野菜就被凍死了。

    林清雅這邊安排完任務,才開始走回家。

    她今天回來,還沒到家,就先到養雞場忙活一整天,餓得肚子裏翻江倒海的折騰。

    林清雅回到家,周秀雲他們也剛收工,彩虹和勝利回得早,早早在院子裏等著。

    “嫂子,你終於回來了。”彩虹激動地道。

    林清雅輕笑,“給你們帶了好東西。”

    又去打開新房的門,把下午放的行李拿出來。

    橘子汽水,紅腸,還有柿餅,大列巴麵包。

    還有在省城供銷社買的煙,酒,大白兔奶糖。

    彩虹拿著一瓶橙黃色的橘子汽水,好奇地問“這是什麽水,我還沒喝過。”

    林清雅輕笑“這是橘子汽水,你喝喝看。”

    彩虹又拿著汽水瓶,到廚房找了五個碗出來,一瓶汽水倒了五份,一人分了一碗。

    “媽,你嚐嚐,嫂子帶回來的。”

    彩虹把汽水端給周秀雲。

    周秀雲走過來替林清雅收拾行李,又接過汽水嚐了口。

    “媽,好喝嗎?”彩虹笑著問。

    周秀雲笑了笑,“嗯,酸酸甜甜的。”又說“彩虹,你先出去,媽和你嫂子有話說。”

    彩虹撇嘴,“好吧。”

    周秀雲關上門,又走到林清雅跟前,抓著林清雅的手問“清雅,你和霽川成事了沒?”

    林清雅瞬間臉蛋爆紅,尷尬死了,“媽,你問這個做什麽。”

    周秀雲歎著氣道“哎呀,這還不是霽川,那天特地發了電報回來,就說了等你回到家,不許我催你生娃,說你們年輕人有你們的打算,我這一下就心慌了啊,你們不會是不打算生娃娃了吧?”

    林清雅輕笑安慰“媽,你放心,隻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做好準備,以後會讓你抱上孫兒的啊。”

    周秀雲笑著說,“隻要你們兩個好,我這心底也踏實了。”又說道“對了,上次霽川寄信回來說你在家洗澡太冷不方便,讓給你打個浴桶,找了村裏的木工師傅,給你做了一個,你過來看看滿不滿意。”

    林清雅都把這件事兒給忘記了,她都在公社的澡堂洗澡,一般不在家洗,也瞬間有點驚喜到,跟著周秀雲出去看看。

    新的浴桶擺在院子裏,用一層布蓋著,周秀雲把布掀開,給林清雅展示了下。

    這浴桶類似浴缸的款式,還有坐墊的地方,底下安裝了水龍頭,用來放水。

    浴桶又抬到新房,專門林清雅一個人用。

    晚上,周秀雲把紅腸切了一盤蒸熟,又燉了蘿卜豬蹄。

    周秀雲擔心地說“清雅,你那個養雞場,我和你爹去給你看門,我們不要你的工錢,你一個人怎麽忙活得過來,那幾百塊都押在你一個人身上,你也真是膽大。”

    林清雅輕笑說“媽,你和爸別擔心,我心裏有數。不過現在主要是雞食緊缺。”

    這下全家都給她出主意。

    周秀雲說“大隊那石碾子差不多每天都有人過來磨麵粉,磨出來的麥麩都是一般喂養雞的,現在生活水平好些了,吃上糧食也沒人吃麥麩了,沒養家禽的,好多都倒了。”

    林清雅想的是這點麥麩專門雇人去收集,還不如讓村民自己收集好了,到時候他們養雞場收購。

    彩虹又激動地說“嫂子,雞可以吃蚯蚓吧,我和二哥放學回家就在林子裏挖蚯蚓回來。”

    林清雅輕笑說“可以,你可以通知你的同學,我們養雞場按斤收購。不僅是蚯蚓,還有蝸牛等蟲子,還有野草和野草。蟲子我們按一分錢十斤收購,野草和野菜我們按照一分錢一斤收購。”

    不過蟲子肯定是要煮熟殺菌,才能喂養給雞吃。

    林清雅晚上又做了個完整的雞食收購計劃,交給趙香蘭,在廣播上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