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吻一吻你的心跳
字數:3890 加入書籤
新一批雞苗買回來,先安置在舊的雞舍培育。
新建的雞舍也在一個月後完工了,考慮到建設成本,依舊采用的是土牆房和茅草棚。
土牆房冬暖夏涼,泥土和茅草都不用購買,屬於大隊的自然資源。
雞舍設計也是按照專業化的設計,包括通風口等。
春天來了,雲峰大隊滿山遍野的樹木抽出了新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綠。
日光璨璨,雨水勤勉,貴如油的春雨落在土壤裏,也滋養了一方土地。
林清雅到了春天也不用擔心雞食了,滿山遍野的野菜和青草,又開始組織學生娃放學後到山上挖野菜和撿蝸牛。
蛋雞長到這個月齡,也可以放到山坡上散養,這樣養出來的雞更矯健健康,不容易生病。
不過目前蛋雞的食物需求量大,林清雅又找公社進購一批糧食。
稻穀類的糧食一般送往國家儲備糧庫了,公社還有一些儲備的糧食,比如玉米,高粱,豌豆等。
林清雅進購的糧食自然不會是主糧稻穀,一般是進購玉米和高粱米,豌豆。
大隊種植的農作物大都是一年兩收,紅旗公社定的是每年早玉米豐收的八月交公糧。
距離豐收還有半年,林清雅先暫時進購了半年的糧食。
從公社和書記談完出來,碰見郵電局的郵遞員張同誌。
張同誌也是認識了林清雅,作為公社郵電局的郵遞員,他給林清雅送過很多次信件了。
郵遞員如今是令人豔羨的鐵飯碗,一人能養活一大家子,工作還很穩定,後世卻很難看見了。
張同誌笑容燦爛,臉上洋溢著青春的熱情“林同誌,你的包裹。”
林清雅微笑接過,“謝謝,辛苦張同誌跑一趟了。”
張同誌笑嗬嗬地揮手“不辛苦,咱們就是幹這行的,那林同誌我先走了,還得去送下一家。”
林清雅微笑點頭,看著對方踩著自行車遠去的背影,突然深刻感覺到時代的更迭,屬於這一代人的青春也在默默地發著微光。
她把包裹拆開,是出版社送來的《打穀場》的樣書。
林清雅沒要求,出版社給她寄了十幾本,這種巴掌大的小人書,就符合兒童閱讀。
林清雅拿著包裹,掛在龍頭上,又騎車回到公社。
租房的房間很簡陋,除了書櫃,就是床桌,也沒書架。
林清雅把包裹拆開,把小人書放在書桌上,打算把這套書送給公社一年級的學生。
她拿起一本翻看,因為文字篇幅是原創,小部分文字出版社替她校稿了。
黑白繪本,一股子印刷的墨水味和紙張的香氣。
林清雅從頭翻到尾看了遍,又放到書桌上,拿出那本《數理化自學叢書》開始複習。
如今是一九七六年的二月,距離曆史上的高考,還有不到兩年。
她記憶中,恢複高考是七七年十二月舉行的考試,至於具體哪幾天,她也不記得。
林清雅必須沉下心複習功課,即便她在後世參加過高考,但出題類型,難度,資料不全等因素,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後世參加高考,不僅老師輔導功課,還有最全的題庫以供研究,曆年真題輔助,而恢複高考這一年的考生,沒有老師輔導,甚至找不到資料複習,那些十年不碰書本的人再把以前的功課撿起來,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
所以,她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內心才能踏實。
資料還不齊全,林清雅又專門到了省城的圖書館。
她打算考理科的科目,自然是準備政治,語文,數理化。
圖書館資料很齊全,林清雅買了各學科的書籍,又在書店裏看到《打穀場》的小人書。
擺在一排小人書的書架上。
林清雅其實沒想過打穀場會出版,起初隻是把連環畫作品投稿到出版社旗下的雜誌發表,這是她首次創作連環畫,畢竟連環畫和漫畫還是有區別的。
而《打穀場》在《連環畫報》刊登過後,聽主編信中提及反響很好,很符合時代特色,又聯係她簽約出版,才有了後續的樣書贈送。
合同是通過郵電局郵寄的,定的是出版後續每半年支付一次版稅。
林清雅又待在書店停留小會兒,看見城裏好幾個家長帶著小孩兒過來,挑中了那本小人書,還在給小孩兒講解大米的由來。
林清雅看到這一幕,心底有種難以言喻的開心,拿著資料回到縣城,又到郵電局走一趟。
改編《聊齋誌異》的連環畫稿費也寄來了。
按照一百幅,每幅六塊的稿費計算,除了預付的定金五十,寄給她了五百五十的稿酬。
林清雅領完稿費,心情平靜地回到公社。
一個人的生活總是平淡的,林清雅也如前世那般,每天拚命地工作,每天朝氣蓬勃,可再也無法那麽純粹的感受著工作帶來的快樂。
工作帶來的快樂是需要不斷自我消耗能量的。
而思念一個人,仿佛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內動力,感覺這個世界都因他而生動又可愛。
林清雅望著燦爛的春陽,窗外滿眼綠透枝芽,內心卻無比焦灼。
她再也無法等待下去,內心迫切地想見到周霽川。
林清雅內心湧動著綿綿的情意,濃烈到拿出紙筆,盡情地宣泄。
先生,我想我是生在春天的枯樹,因你而抽出第一枝綠芽。
你的美好治愈了我,使我耽溺你的溫柔,恃寵又放縱。
我是決不會離開你的,我要把你手裏的玫瑰全都拿走。
等今年夏天見一麵吧,我想吻一吻你的心跳,聽你說真的好想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