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經費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A+A-


    

    此話一出,溫大偉和柳成誌可謂是滿頭黑線,剛想替唐建設解釋一下,沒想到蔣旭東卻搶先一步耐心的陸戰隊中蛙人的作用。

    當聽說蛙人能夠在專用器材的輔助下,可以在水下潛泳將近兩個小時,唐建設的眼睛就亮了,當即點頭“我去,我去!”

    “行,我這邊先幫你登記一下,過兩天我們回部隊時再去你們家看看!”說著蔣旭東便掏出個筆記本,剛準備問唐建設的住址,溫大偉便把剛才的那張名片塞進對方手裏“地址上麵都有,我讓這間這幾天加兩個班兒,弄幾個樣品刀出來,到時候還麻煩你們部隊上的同誌幫著掌掌眼。”

    “行,到時候一定叨擾!”蔣旭東不是啥拘泥凡俗的人,既然有人幫他們做潛水刀,自然巴不得此事能成,於是便把溫大偉的名片夾在筆記本中,合上後便起身“謝謝招待了,等我們要去的時候會提前通知的!”

    “好,你那我們就在漓東廠恭候了!”

    溫大偉同樣笑著起身與蔣旭東握了握手,蔣旭東又跟柳成誌和唐建設寒暄了幾句,便告辭離去。

    溫大偉等人也沒久留,把剩下的魚吃完,又把收拾了下垃圾便拎著釣竿兒返回居住的招待所。

    結果一進門就被看門的老大爺給叫住“漓東廠的溫大偉是吧?”

    溫大偉點頭“是我!”

    “有個西南兵工局的同誌今天過來找你,可能有急事兒,讓你回來後無比照著這個聯係方式回個電話!”老大爺說著就把一張記著西南兵工局聯絡方式的字條遞給溫大偉,然後自己便優哉遊哉的打開半導體收音機,聽起喜歡的樣板戲。

    接過字條一看,溫大偉便知道是老爹找自己有事兒,因為字條上寫得很清楚轉西南兵工局黨史研究室,溫林!

    老爹有事自然不敢怠慢,當即就出了門,穿過馬路進了對麵的郵局,拿出廠裏的介紹信,說明了來意這才申請到電話,叫通後又趕緊轉接,足足等了兩分鍾,這才聽到電話裏傳來一聲詢問“西南兵工局黨史研究室,你找誰?”

    “請問溫林同誌在嗎?”

    “在,老溫……”

    隨著喊聲,很快溫林穩重的話音便透過電話線傳進溫大偉的耳朵裏“我是溫林!”

    “爸,是我!”

    “小……你小子跑哪兒去了?”

    電話那頭的溫林一聽是兒子直接破防,一句小兔崽子差點兒就脫口而出,沒辦法,過去個小時裏,溫林騎著自行車從西南兵工局到溫大林居住的招待所來來回回跑了四趟。

    結果卻連個人影兒都沒找到。

    這要是放在以前,溫林索性也就不找了,反正那麽大的人,還能丟不成?

    問題是,局裏麵的同事和領導都等著他回話呢,尤其是王副局,已經明示暗示了好幾次,從最初的幾支“高端”剃須刀,到十幾支,如今更是直接開口要支。

    理由是京城的領導多,給這個不給那個容易被人挑理,而且王副局也準備把“高端”剃須刀當做西南兵工局軍轉民改革的一個典型,以便在會上跟兵工係統的其他兄弟單位分享經驗啥的,東西少了怎麽能行。

    正所謂領導張張嘴,下麵的人跑斷腿,尤其是通訊極度匱乏的年月裏更是如此。

    溫大偉不在招待所老實待著,跑去嘉陵江釣魚,身上又沒手機,溫林上哪裏找?

    隻能是無奈的留下個聯係方式,然後自己坐在辦公室裏苦等。

    還好溫大偉還算有良心,沒讓他白等。

    溫大偉哪裏知道今天老爹老腿都快跑斷了,一聽那口氣跟你吃了槍藥似的,連忙問“爸,怎麽了?”

    “我在宿舍等你,電話費貴,咱們當麵說!”說完便掛斷了電話,溫大偉無奈也隻能掛上電話,回頭去櫃台一算賬,好家夥,不到三分鍾的電話,居然收了他塊毛。

    本來還不想辛苦跑一趟的溫大偉看到這份賬單,登時覺得走一走還是挺好的,畢竟這個時候的話費那是一個指數級的遞增數列,真要用電話聊,破產絕對指日可待。

    相比之下,去老爸哪兒不但有益於身心健康,而且還能增加父子感情,多好!

    於是回到招待所,跟柳成誌和唐建設說了下情況,溫大偉便趁著公交車沒停運的當口隨便收拾了下東西,就登上招待所門口的公交車,一路晃晃悠悠的去了西南兵工局。

    溫林早就在站台等著,溫大偉一下車,就被溫林拉到不遠處的一個小國營餐館,剛坐下溫大偉就奇怪的問道“爸,吃食堂多便宜,這裏可就破費了。”

    說著溫大偉自豪的拍拍胸脯“不過你兒子我現在有錢了,這頓我請,但科研經費的事兒,您老可不能在敷衍我啦!”

    “我找你就是說經費的事兒!”溫林掃了一眼空無一人的飯館這才不緊不慢的開口“局裏的食堂人多眼雜,我要帶你去會很不方便!”

    一聽是經費的事兒,溫大偉立刻就來了精神。

    溫大偉用“高端”剃須刀賺得第一桶金後,除了給熱處理車間的幹部職工提高福利待遇外,便是搞技術升級。

    問題是技術升級不但要花錢,而且花的錢一時半刻還未必看得出效果,這也就罷了,關鍵是很多技術、工藝和設備由於種種原因被限製在很小的生產範圍。

    就比如說西南兵工局手上的噸以上的自由鍛,僅限於生產軍用產品,到不是說民用產品不能用,而是需要局裏的審批才能開放。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這對初入市場,需要時刻調整的熱處理車間來說無異於是很大的限製。

    當然更大的限製還是資金上的問題。

    別看“高端”剃須刀的利潤高,可要想砸出個新技術或新工藝還是不夠看,所以溫大偉便想著能不能跟上級申請些經費和政策。

    漓東廠上下對此不置可否,覺得溫大偉把剃須刀搞好就行了,搞什麽技術升級,就算升級了又能幹什麽?生產更鋒利的剃須刀?

    至於馬軍主導聘請的經濟顧問鄭勇更是對溫大偉的想法嗤之以鼻,直言溫大偉不懂經濟,完全是在胡來,並公開預言“高端”剃須刀這麽搞下去日子長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