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炮艦

字數:3550   加入書籤

A+A-


    

    “這東西是真不錯!”

    就在賈邁勒中校所指揮的團遭遇到來自波斯尼亞方麵猛烈炮擊的同一時間,波斯尼亞國家衛隊第軍第師參謀長已經抵達了距離阿拉伯河不到米的前沿指揮部。

    此刻的紮裏夫正舉著望遠鏡看著阿拉伯河上的兩艘掛著波斯尼亞國家衛隊旗幟的“卡門”級導彈艇,深邃的眼眸裏盡是滿意之色。

    隨即放下手裏的望遠鏡衝著一同趕來的蔣旭東說道“你們的dpz—型艦炮不比意大利的奧托的艦炮遜色,最關鍵的是整體的匹配非常好……”

    說著紮裏夫又不禁歎了口氣“可惜的是數量太少,隻有改裝兩艘,如果能將滯留在阿巴丹市的四艘‘卡門’級導彈艇全部改裝完畢的話,就不僅僅是壓製對麵美索不達米亞獨立第師師屬炮兵了,&bsp&bsp就是他們整個第軍,我都能打得他們抬不起頭!”

    聽了這話,蔣旭東很想說一句“你丫的拿錢呀,也不多,萬美元,你看溫大偉不尥蹶子把你們剩下的兩艘‘卡門’級導彈艇給改得連親媽都認不出!”

    隻是這話心裏想想也就罷了,說是絕對不能說的,正所謂客戶是上帝,&bsp&bsp哪怕蔣旭東是個軍事觀察員,&bsp&bsp但身上也肩負著維護雙方“特殊工業品”貿易關係的重任。

    所以隻要上帝開心,怎麽著都行!

    於是蔣旭東雖然違心,但卻十分誠懇的點頭“您說得很對,我相信波斯尼亞國家衛隊的能力與意誌,必然會戰勝一切困難,取得勝利!”

    這就是一番沒有營養的客套話了,但聽到紮裏夫的耳朵裏依舊非常悅耳,不過他也知道就以蔣旭東目前的身份,想要從其嘴裏套出真話也不太可能。

    畢竟在戰爭當中真正的尊重就從戰場上的勝利中獲得的,而不是在侃侃而談中聽到的奉承。

    就如同談判一樣,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想在談判桌上得到,&bsp&bsp那就隻能是個笑話。

    念及此處,&bsp&bsp紮裏夫不由得望了一眼阿巴丹市的方向,&bsp&bsp深邃的目光裏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幽怨和遺憾。

    國家衛隊方麵還是太保守了,不過萬美元,結果愣是沒答應株江船舶製造廠的條件,&bsp&bsp導致另外兩艘“卡門”級導彈艇隻能繼續停在阿巴丹市的運河碼頭上繼續閑置。

    如果將這兩艘一並改裝好投入到當下戰場上,&bsp&bsp別的紮裏夫不敢保證,此時此刻的阿拉伯西岸的美索不達米亞獨立第師的防線此時絕對會被他的師完全打穿。

    說起阿巴丹市的四艘“卡門”級導彈艇,其實也挺傳奇的,他們是在戰前因為自身的機械狀況出了問題,沿著阿拉伯河溯流而上,抵達阿巴丹市進行維修的。

    因為在那裏,有“卡門”級導彈艇的原廠家,聯邦德國巴斯夫工業轉讓的一座導彈艇維修廠。

    按照波斯尼亞前政府的規劃,先通過維修掌握“卡門”級導彈艇的整體構造,然後在通過與聯邦德國、意大利和美國的合作,慢慢消化艇上的核心零部件,最終做到在波斯尼亞本土建造這型在七八十年代來說較為先進的導彈護衛艇的目的。

    可以說波斯尼亞前政府這一套消化、吸收最終仿製的計劃可以說非常有可行性,一旦完成,波斯尼亞便有可能即以色列之後成為中東地區第二個擁有完備導彈護衛艇生產建造能力的國家。

    隻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在“卡門”級導彈艇的各項計劃穩步推進之際,突如其來的國內運動將前政府徹底推翻。

    緊接著波斯尼亞便遭到武器禁運。

    還沒等波斯尼亞喘上一口氣,美索不達米亞的大軍便越過邊境,揭開了兩伊戰爭的序幕。

    作為阿拉伯河沿岸的重要樞紐城市,&bsp&bsp阿巴丹市自然成為美索不達米亞國防軍重點攻擊的目標。

    而停靠在該市,&bsp&bsp準備進行維修的四艘“卡門”級導彈艇自然也成了美索不達米亞方麵重點關注的對象。

    因此自打開戰以來,&bsp&bsp這四艘“卡門”級導彈艇一共遭到了輪炮擊,次空襲,至於零星的冷炮、流彈啥的更是數不勝數。

    以至於原本就存在諸多問題的四艘“卡門”級導彈艇,情況變得更加的糟糕。

    四艘艇的主炮幾乎全部報廢,隻有兩艘的福博斯近防炮還算完好,但由於彈藥方麵的儲備問題,作用也不大。

    至於上層建築和艦體就更不多了,可以說是多處受傷,其中兩艘嚴重的達到了重創的程度。

    唯一聊以欣慰的是四艘艇上的枚美製的“魚叉”反艦導彈還算完好,於是波斯尼亞國家衛隊便將這些導彈連同製導設備一同拆除,然後運到波斯灣沿岸,作為岸艦導彈繼續發光發熱。

    至於那四艘艇,隻能繼續停在阿巴丹市繼續自生自滅。

    沒辦法,無論是該艇的原廠家聯邦德國,還是上麵的艦載武器的供應商意大利和美國,都對波斯尼亞進行了武器禁運,得不到相關配件的波斯尼亞就算有心想修,也是無力回天,隻能是望艇興歎。

    直到波斯尼亞方麵陰差陽錯的在株江船舶製造廠見到了dpz—型艦炮後,波斯尼亞那顆已經沉寂多年的心,終於如同重新戀愛的老色批,枯木又t逢春了。

    當時的波斯尼亞的想法很簡單,但也很暴力,既然四艘“卡門”級導彈艇上的“魚叉”導彈被拆走,剩下的福博斯近防炮又因為彈藥接續不上而不堪大用,那就幹脆用株江廠產的dpz—型艦炮改裝成內河炮艇。

    即在“卡門”級導彈艇的首尾各安裝一門dpz—型艦炮,與此同時在船舷兩側和上層建築上鋪設防彈裝甲板,從而提升抗打擊能力。

    從而將其改造成為一艘地地道道的內河炮艇,用於對阿拉伯西岸地區的美索不達米亞方麵的防線進行飽和式的火力打擊,進而配合波斯尼亞方麵的部隊多占阿拉伯河西岸的戰略要點。

    不過株江廠在接到波斯尼亞方麵的要求後,經過一番研究和討論,覺得波斯尼亞的方案與真實的想法之間存在巨大的錯位和差距,用溫大偉的話來說“有些保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