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七章 岸艦導彈

字數:3941   加入書籤

A+A-


                      對此,伊斯梅爾上校可以說是十分滿意,因為這種改進對於“巴布爾”號這種二戰時期的驅逐艦來說十分有現實意義。

    因為整體改裝的難度並不大,無非是加裝一套類似農業灌溉用的噴淋係統,區別隻在於噴出的是細小的霧,而不是水滴罷了。

    當然這一套霧化係統也有不少的弊端,那就是直接抽調海水實施噴淋,&nbp;&nbp;當時的效果是不錯,可過後管道裏和艦艇的表麵上會覆蓋一層海水幹涸後的鹽漬,不但難以清理還會對艦體表麵和設備進行腐蝕。

    特別是“巴布爾”號上的雷達、光學設備,使用壽命會大幅度降低。

    對此伊斯梅爾也是沒辦法,他倒是想用淡水來著,可株江廠的報價需要增加800萬美元,&nbp;&nbp;因為“巴布爾”號上所儲存的淡水根本就滿足不了霧化係統的需求。

    所以株江廠建議在艦上增設一套海水淡化係統。

    但這麽做就需要加錢了,&nbp;&nbp;畢竟這種海水淡化係統並沒有寫在合同裏,&nbp;&nbp;所以需要另行支付800萬美元。

    為了改裝“巴布爾”號驅逐艦,國家衛隊海上作戰司令部已經花費了5400萬美元。

    是的,這次曆時三個月的改裝,波斯尼亞不出意外的超支了。

    沒辦法,這東西就跟裝修一樣,你跟裝修公司談好的價格並不一定就是最終支付的價格,因為在整個過程中,總是有雜七雜八了附加項導致成本沒來由的飆升。

    就比如說整艦的消磁,再比如說部分附加裝備與艦上原有的雷達、火控等電子設備的整合,這些在外觀上看不到的東西往往是附加成本最高的所在。

    偏偏海上作戰司令部還都想要,那就隻能……加錢!

    問題是海上作戰司令部的經費終究是有限的,因此到了海水淡化係統這裏便因為囊中羞澀隻能采用b計劃了。

    就好比裝修裝到了最後,發現預算不夠了,&nbp;&nbp;結果發現窗簾、沙發還沒著落,&nbp;&nbp;不得已隻能用搞些二手貨湊合一樣。

    淡水用不上,&nbp;&nbp;就隻能就地取材用海水,至於後果嘛……

    先把仗打完再說吧!

    想著株江廠各種亂收費的名目,以及溫大偉獅子大開口的嘴臉,&nbp;&nbp;伊斯梅爾上校本來接近美索不達米亞海岸線的好心情頓時少了一大半兒。

    而這個時候“巴布爾”號的艦長卡尼中校快步走過來,&nbp;&nbp;建議道“現在距離吉什萊港不到23海裏,隨時可能遭遇地方岸艦導彈的打擊,要不要再次啟動霧化係統?”

    卡尼的這個建議還是很中肯的,問題是之前兩次啟動霧化係統已經造成了一定的後果,比如說炮瞄雷達的精度就收到了嚴重的影響。

    還有光學係統也因為鹽漬的覆蓋變得不那麽靈敏。

    所以伊斯梅爾上校多少有些猶豫,生怕再次啟動會對全艦造成不可逆的影響,但這個猶豫也就短短那麽一瞬。

    畢竟影響不等於致命,不能保全自己談何消滅敵人,於是伊斯梅爾上校點了點頭,剛準備同意,這個時候一名雷達兵忽然驚呼“我們被岸艦導彈鎖定了!”

    旋即刺耳的報警聲便響徹全艦,這意味著“巴布爾”號不單單是被鎖定,更是遭遇到攻擊……

    ……

    “這一次,我看你往哪兒奪!”

    與此同時,位於吉什萊的海軍半地下指揮部裏,卡吉姆少將守在一部聯通岸艦導彈陣地的大功率電台旁,臉上雖然沒有什麽得意的神色,&nbp;&nbp;但明顯舒展的眉頭還是說明這位海軍副總參謀長的心情比之前好得多。

    23海裏,&nbp;&nbp;兩枚岸艦導彈交叉火力打擊,&nbp;&nbp;別說是一艘滿載排水量3000多噸的驅逐艦,就是一艘萬噸級巡洋艦,卡吉姆少將都有信心將其送入海底喂鯊魚。

    要知道“蠶”式岸艦導彈可是有著500公斤的戰鬥部,一發就足夠癱瘓一艘5000噸級的大型作戰艦艇,更何況是兩發形成的交叉火力?

    至於如何鎖定忽隱忽現的敵方艦艇的,卡吉姆少將當然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作為留學蘇聯,並接受過係統性岸艦導彈培訓的高級軍官,卡吉姆或許海上的指揮能力不行,但在岸艦導彈方麵卻有著很深的造詣。

    也正因為如此,自從兩伊開戰後,卡吉姆指揮岸艦導彈部隊擊沉、擊傷波斯尼亞海軍艦艇多大8艘。

    正是憑此功績,卡吉姆才在短短的4年之內從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少校,成為現如今的少將副總參謀長。

    所以麵對敵方艦艇詭異的消失和出現,其他人都一籌莫展之際,卡吉姆卻有著應對的辦法,於是在他的親自指揮下,在敵方艦艇再次出現在雷達的一刹那,便立刻下令準備好的岸艦導彈陣地發射了導彈。

    盡管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導致射擊的參數並不準確,但卡吉姆並不擔心。

    因為從去年下半年,在卡吉姆親自運作下,聘請了數位蘇聯的岸艦導彈專家,對美索不達米亞海軍所屬的“蠶”式導彈進行了一次係統性升級。

    當然,升級這些導彈他也可以找國內的專家,然而卡吉姆這個蘇聯培養出來的家夥對國內的技術不信任,哪怕這些導彈的原產地是國內也不行。

    而這些導彈改進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自主巡地功能,即在目標失效後可以自主的尋找下一個目標,並對其進行攻擊。

    當然這種功能有一個先後順序,對此蘇聯專家的解決辦法就很簡單粗暴,那就是挑個頭大的打然後以此類推。

    正因為如此,盡管整體的射擊參數準確度不高,但卡吉姆並不擔心,因為自主巡地係統可以讓兩枚“蠶”式導彈衝著波斯尼亞的主力艦撲過去,因為在那片海域裏,就屬波斯尼亞主力艦最大且唯一,這兩枚“蠶”式導彈怎麽可能打不中?

    所以當兩枚導彈發射之後,他便守在電台旁靜等著波斯尼亞主力艦被擊沉的喜訊。

    可結果等了足有半個小時,居然一點兒消息都沒有,按理說這麽長時間都夠岸艦導彈飛上一個來回了,怎麽可能沒有消息?

    於是卡吉姆沉下老臉拿起通話器,叫通了岸艦導彈陣地,剛準備詢問到底什麽情況,就聽到陣地指揮官驚慌的話音“長官,我們遭到了炮擊,十分猛烈,我們損失很嚴重……”

    “啪嗒……”

    話還沒聽完,卡吉姆手上的通話器便滑落在地……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