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啥都不用怕
字數:4354 加入書籤
“好嘍,我可以幹活掙錢嘍。”小妹滿心歡喜地說,“大哥,二哥,明天早上我做飯給你們吃,然後一起去工地幹活。”
母親笑著說
“還是媽來吧,你多睡會兒,這擔磚可是力氣活,得有精神哪。”
“沒事,我精神好著呢。”小妹揚聲說道,“媽,你天天起早做飯,夠辛苦的,明天就我來做早飯,你好多睡會兒。”
郤向陽誇妹妹
“小妹真懂事,媽,你就給小妹一個表現的機會吧。”
小妹衝母親夾夾眼,用央求的口氣說
“媽,二哥都這麽說了,你就答應吧。”
“行,媽就給你這個機會。”母親欣慰地說,“你們仨兄妹這麽懂事,這麽爭氣,就算再累再苦,媽心裏也高興,也值得。”
“有你這麽好的媽,我們都覺得特幸運,特幸福。”
仨兄妹不約而同地對母親表白,發自肺腑的表白。
母親打量著兒女們,又黑又瘦的臉上綻出欣慰的笑容。
……
為了能夠盡快回到工地上幹活掙錢,郤向東兄弟倆起早貪黑下地收割稻子,母親也一樣,就連小妹放了學就下地幫忙。
這樣一來,比預計的時間足足提前了三天收割完稻子。
照郤向東的意思,第二天就要去工地幹活,生怕場上的磚都給人擔完了,自己有力沒處掙錢去。
然而,母親心疼兒子,知道他們都很累,就強迫他們在家歇一天。
郤向陽明白母親的心意,尋思了下就同意了,還幫著勸哥哥。
沒辦法,郤向東隻好同意了,然後坐在廳堂裏跟母親和弟弟聊起自家的收成,除了自留糧,扣除農藥肥料等成本,還能賺多少錢。
雖說今年的收成不錯,糧價也漲了些,可還是賺不了幾個錢,差不多能夠貼補日常家用,這還是在極度節儉的情況之下。
這更印證了一句話,那就是地裏刨不出金瓜子。
要想多掙錢,還得靠副業。
當然,像現在這樣到工地上幹活也不行,累還不說,掙不到大錢。
要想掙大錢,就得做生意。
這個念頭一起盤旋在郤向陽的腦海裏,隻是遲遲沒有找到機會。
不過,這會兒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引起母親和哥哥的討論。
郤向東天生就缺乏經商細胞,加上當下仍處在計劃經濟的模式下,市場經濟還處於萌芽狀態,個體經商很少,特別是在農村。
因此,聽弟弟這麽一說,他打趣地說
“向陽,你是不是又在胡思亂想呀?”
“沒有,大哥,我說的可是真的,要想掙大錢,就得做生意。”
“就我們這有啥生意做的,不就編點東西趕集的時候擔去買,還有就是拿雞蛋換點錢,過年殺頭豬分給村裏人,再按斤兩收錢。”
母親一邊抹桌子,一邊笑著說
“說的沒錯,我們家是這樣,別人家也是這樣,沒啥掙錢的。”
“這不叫做生意,隻能算是搞副業,掙不了多少錢。”
“是掙不了幾個錢,可比以前要好啊。”母親感慨地說,“以前是啥都不讓你賣,啥都是隊裏的,編個畚箕買兩個雞蛋,都得割尾巴,弄不好還得戴高帽遊行,打得個半死呢。”
郤向東補充句
“是啊,謝麻子他爸就戴過高帽,挨過鬥,躺在床上不到半年就死了。當時我還親眼看過,真是可憐哪。”
“那是過去,現在政策好了,不用再擔心這個。”郤向陽說,“現在我們要想的,就是怎麽找機會掙錢發財。”
母親經曆過不少事,又處處替兒女們著想,自然就變得謹慎了,聽小兒子這麽一說,便疑慮重重地說
“雖說現在不像過去了,可誰又能保證不回到過去呢。早前也搞過分田到戶,後來又並社了,現在不又分田到戶搞單幹麽。”
郤向東跟著母親說
“是啊,這政策上的事誰吃得準呢,變來變去的,搞不好就栽了。”
郤向陽很肯定地說
“放心吧,大哥,媽,這政策是不會變的,就算要變,也隻會變得越來越好,人家最高領導都這麽說了,還怕個啥嘞!”
“你怎麽曉得?”郤向東盯著弟弟問,“向陽,你不會是瞎編吧?”
“誰瞎編了,我在報紙上看過。”郤向陽解釋說,“上次打公社過的時候,我拿了些報紙回來看,也就曉得這事了。”
郤向東瞧見弟弟看過報紙,隻是自己沒看,倒也是相信了。
母親仍然心存懷疑,手裏拿著抹布,看著小兒子說
“報紙上的東西也有假的,就算全是真的,也不保證以後不變。”
“不會變的,這改革開放搞活經濟是不會變的。媽,你盡管相信好了。”郤向陽語氣肯定地說,“現在啥都不用怕,隻怕想不到做生意的門路,找不到掙錢的機會。”
郤向東嘿嘿一笑,說道
“找不到門路,那也就啥也幹不成,說也是白說了。”
“現在沒找到,並不等於以後就找不到。”郤向陽胸有成竹地說,“大哥,我向你保證,不出一年就能找到生意做。”
郤向東搖搖頭。
“不信,等著瞧好了。”
這時,母親恰好從廚房裏走了出來,繃緊臉對小兒子說
“向陽,就算找到了,媽也不讓你幹。除非有人幹了,還沒出事,媽才會讓你幹的。這沒幹過的事,誰敢保證不出問題哪。”
“媽,你就相信我,真的不會有任何事的。”郤向陽很有信心地說,“再說等人家做了,我們再來做,就賺不到啥錢,更別說發大財。”
“媽沒想過發大財,隻想看到你們平安無事。”母親由衷地說,“向陽,你還小,經曆的事也不多,有些事你看不明白的。”
“媽,我經曆的事也不少,能看明白的,你就不用擔心了。”郤向陽婉轉地說,“要想掙錢過上好日子,就得敢闖敢幹。”
郤向東看著母親說
“媽,向陽也隻是說說,你也就不用急了。”
母親卻仍不寬心,歎口氣說
“你弟弟的脾氣,你又不是不曉得,說了就會去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