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貝哲寺的辯經大會

字數:3097   加入書籤

A+A-




        楚天月麵對我的提問,回答道“這個是小時候的一個特長,閉上眼睛能看到人的氣,看到人的內髒骨骼。後來師父告訴我,這是人的透視功能,說我將來可以成為神醫,說古代的神醫都有這種本領的。”

    “這個的確是人的特長。你師父有沒有告訴你如何給人治病?”

    “這個師父還是教我做的,但是效果不好。”

    我站起來,對著牆壁,用手抓過去,牆壁上留下一道暗影。“你師父是否告訴你這種抓病氣,抓腫瘤的做法?”

    “大概是這樣。對了,那天我師父對我說,她看到你的手的氣五色斑斕的,說你如果和我配合,什麽病都可以治療了。還說你中脈已經通了,光環已經形成了。”

    “哦,原來如此,看樣子你師父道行不淺啊!我下午是運轉內丹於周身,你看到我的內丹之氣,其實就是內丹在經絡裏運行。這種心法是有意為之,起的作用是疏通經絡。至於內丹是如何長大,其實你師父已經告訴你了,就是不斷下咽口水,在下咽口水的時候讓呼吸由緩慢細柔逐漸達到深長,若有若無,一似龜息。呼氣時,意識隨氣息經胸胃直達小腹,心窩略內陷(即心窩下降法)。這時,練習者有氣息下沉的感覺,即氣貫丹田。意識若不隨之而下,即無此感覺,也即有了雜念。所說隨息、心窩下降、氣貫丹田,全是意識暗示,現實的呼吸仍然是不變,僅在呼氣時意識暗示氣貫小腹,用此法沉氣可避免產生雜念同時避免出現偏差。如此練習三月,小腹必然產生熱氣,甚至身體根基好的人練習約10天左右時,下丹田就會生成一個雞蛋大小的氣團,微微發熱,悠悠忽忽。練功一個月左右時,真氣團由小到大、充盈整個小腹,氣波不停地翻滾湧動,腹內溫暖融融。此時即可開始自然通小周天。”

    “當然,能否真正的通小周天,不僅僅要增長精氣,形成內丹,更重要的是不要泄漏精氣。對於修煉的男性而言,在沒有證果前不能發生精氣泄漏行為。泄漏了就很難止漏,精氣就不會增長,所以修內丹沒有效果。至於對女性來說,修內丹與男性在生理上有較大的差異,要看孫不二的女丹修法才知曉,我在這方麵不是很了解。”

    的確,修煉這種事情,男子修煉占有先天優勢,對於女性來說,每月月事也是精氣泄漏。沒有處理好這個女性的漏,行道可能也是空中樓閣,或者隻能靠先天吃飯,後天似乎沒有絲毫進展。

    “那老師您在沒有得道前是不會有女朋友的啦?”

    “當然,你們都是我的朋友,但是遺憾,我不能有女朋友,除非我得道了。”馬上葉尋就問道“那麽什麽情況下才說明您已經得道了呢?在玉龍雪山您遇到的龍族高人似乎說您水平很高,就是高人啊。”姑娘們都比較焦急。

    “在玉龍雪山,龍族老太也隻是我未來可以證道真人,並沒有說我現在就已經成道了。哈哈,不著急,我還很年輕,你們也很年輕嘛!”

    幾位姑娘從網上找到信息明天是拉薩重要寺廟的辯經大會的日子。她們看我的意見。我說“去見識一下僧侶們的水準,了解一下他們的管理模式。”

    西藏經院有著很好的學術傳統,辯經大會一般是下午開始。下午三點左右,貝哲寺主辯經場前,眾多身穿紅袍的僧人魚貫入場,席地而坐,周邊還圍著許多遊客和藏民,都在期待辯經開始。不久,一位頭戴黃冠的高僧就座,在簡短的開場之後,辯經開始。一名喇叭站立在眾人之間,與上座高僧對峙。他倆一問一答,一解一辯,異常激烈。辯經深入,最有特色的畫麵開始,站立的紅衣僧人右手向後高高揚起,快速向左手披落,發出威壯的響聲。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些動作看似滑稽,可其中卻包含了深刻含義。咱們對藏語不懂,但是看到僧人們那股熱情,我們都很激動,也受到鼓舞。我正看到認真,忽然一位藏族青年來到我的身邊,在我肩上拍了一下,然後用漢語和我說“尊敬的客人,我們喇嘛有請。”我看了一下主位,果然那位戴黃冠的喇嘛正望著我這裏。

    我和三美女告別了一下“我去看一下喇嘛有何種要求,你們呆在這裏不動,注意看我手勢。”

    我跟著小喇嘛走到工作台這裏。戴黃冠的高僧站了起來,表示對我歡迎。我合掌致謝。這個能講漢語的小喇嘛就當了我們的翻譯。

    “尊敬的客人,我想請您參與評價這些學子。”

    “我並無德性可以評價經院僧人啊,怎敢在高僧麵前班門弄斧啊!”我禮貌的推辭道。

    “施主太謙虛了,您的境界不說千萬人之上,恐怕在咱們這裏也沒有幾人可以和您相比了。”

    我連忙合掌表示慚愧。在高人的眼裏,我沒法掩飾,隻好聽由他安排。

    “可是我聽不懂啊,還有煩請這位小兄弟給我翻譯一下。”

    這位青年喇嘛立刻表示同意,馬上就把我們對麵兩個喇嘛的對白現場直播翻譯。這場辯經大會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最後辯勝的得到堪布的頒獎。

    其實這裏的住持並沒有讓我表示什麽,反而是給我提供了一個好的翻譯,恐怕他還有什麽事情要和我交流。果然,辯經大會結束了,住持邀請我到他的房間交流,我帶著三位美女跟隨他進了他的方丈室。有侍者送上藏地的酥油茶,香甜可口。那位青年喇嘛就充當我們的翻譯了。

    “這次辯經大會有了這位小兄弟的翻譯我就有了深刻體會了。總的來說,這種辯經傳統很好,培養了僧人主動學習能力,符合人本性裏頭的獨特性或者個性表達的天性。”我既然被邀請為評價師,自然要先履行一下自己的義務。

    “您看我們經院之學有什麽要革新的地方,或者還做到不夠的地方?”

    “剛才我聽僧人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辯論,的確到了精妙的地步。但是我們漢地似乎強調行的重要性,而且符合僧人個性的發展。希望寺廟在禪坐或者技術表演上也提供表演的機會。”

    新書需要您的推薦和收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