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驚動朝野
字數:4516 加入書籤
第二千零八十七章驚動朝野
既然一時半會出不去,既然這裏有送上門的肉,為何不先填抱了肚子,再想其它事?
蕭明秋和麒麟附和地點了點頭,表示支持蕭權的做法。
經蕭權這麽一說,青龍覺得蕭權說得很有道理。
出不去的情況下,他們就隻能暫時在這叢林裏待著。
而這叢林裏,飛禽走獸極其稀少,想要找吃的,不是那麽容易。
青龍今早買回來的包子與饅頭,也確實有點難以下咽,如果有選擇,青龍當然希望自己能吃上美味的食物。
他淡淡道“蕭大人所言極是。”
說罷,青龍便跟著蕭權利索地把獅子肉給割下來。
割得差不多了,兩人這才停下來,然後一起撿幹柴。
在叢林裏,幹柴好找,不出一盞茶的功夫,兩人便抱著一大堆幹柴回來。
把柴搭好後,蕭權冷聲道“麒麟,點火。”
聞聲,麒麟便“噗”地一聲,一團火從它口中噴了出來,那堆柴也瞬間燃燒了起來。
接下來便是蕭權的主場,青龍幫著蕭權打下下手,蕭明秋和麒麟完全是在等吃。
在困境之中,還能這般優哉遊哉的,全天下怕是也隻有蕭權了。
說實話,青龍是真的很佩服他的心態。
即便是天塌下來,蕭權也是不慌不忙。
一邊烤肉,青龍一邊試探道“蕭大人,您是不是有什麽辦法離開這叢林?”
若是沒有一點頭緒,蕭權怕是不能這般淡定吧。
蕭權扭過腦袋,眸光淡淡地看了青龍一眼,然後道“沒有。”
不是忽悠青龍,蕭權目前是真的沒有辦法,因為他壓根還沒有想。
他不急著離開這叢林。
還是那句話,叢林中怪異之事這麽多,這裏一定有什麽不希望被人發現之秘密。
蕭權這人向來喜歡反其道而行之,別人越是不想讓人知道之秘密,他就越是想知道。
不僅如此,如果此事對世人有不利,他還會公之於眾。
蕭權淡淡道“既然來了,我們何必急著離開?”
聽了蕭權的話,青龍明白蕭權之意,他道“確實。”
這時候,青龍忽然想起,曾經他見識過蕭權破陣,辦法十分簡單粗暴且有效,他不由眸光一亮,道“蕭大人該不會到時候也想著把這個陣法給炸開吧?”
蕭權反問之“有何不妥嗎?”
青龍若有所思了一會,然後道“按道理說是沒有什麽不可,可就是不知這陣法有沒有什麽異樣之處。”
簡單地說就是,要是把陣法給炸了,會不會他們還是難逃一劫。
畢竟這個陣法真的不容小覷,那布陣之人想到會有人可能會把陣法給炸開,也不是沒有可能。
若真如此,那他們麵對的是一點眉目都沒有的危險,他們能不能全身而退,也難說。
總而言之,青龍覺得麵對此陣法馬虎不得。
蕭權淡淡道“嗯,青龍大人所言也並無道理,到底如何離開這裏,我們稍後再議。”
眼下,這叢林裏有什麽秘密還沒搞清楚,就想著如何離開這裏,有點早了。
青龍一聽,覺得確實是這樣,他淡淡道“嗯,稍後再議。”
大魏京都。
由於被殺之人人數不少,這件事驚動了朝野。
大殿之上,皇帝威嚴地坐在高處,眸光冷冷地掃著底下的大臣。
在天子腳下發生這樣的事,別的不說,殺人之人壓根不把皇帝放在眼裏是真的。
殺人者這是在挑戰皇權,向著皇帝示威。
京都出了這樣的事,朝中大臣個個都變得誠惶誠恐。
往日巧舌如簧的那些個大臣,如今也是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大家都是眼觀鼻,鼻觀心,一本正經地站著。
大家心裏都很明白,這種時候,誰當出頭鳥先開聲,就很有可能當炮火。重則會觸怒了龍顏,性命不保,輕則斷送自己前途。
這種百害而無一利之事,誰做誰是傻子。
當然,這隻是大部分大臣心中所想,但也有不免趁機抖機靈的。
王宣就覺得這是個削弱蕭權勢力之大好機會。
他摩拳擦掌地等著皇帝開口,他在等一個可以參一本蕭權之機會。
蕭權雖然不在京都,京都出現如此大命案,本也牽扯不到蕭權頭上。
可好巧不巧,這樁命案死之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死的前一天晚上,在必勝樓吃了霸王餐,然後第二天又在必勝樓門前被神秘人暴打了一頓,最後死在回家的路上。
這一切,也太巧合了吧?
所以,王宣覺得,此事定跟蕭府有脫不掉的關係。
其實王宣就差沒有直說這事就是蕭權安排的了。
蕭權的行事風格,整個京都的人都知道,他睚眥必報,還十分好財。
那些被殺之人去必勝樓搞事情,顯然是觸及了蕭權的利益,於是蕭權對他們下殺手,一點也不奇怪。
雖然傳言說蕭權死了,可蕭權當初手無縛雞之力,尚且能在魏千秋與三癡的眼皮子底下活下來,他的命本就硬得很。
如今的蕭權實力已大有提升,已經是能破誅神印之人了,那就更不可能就這麽死了。
在王宣看來,說不定蕭權死了的傳言,就是蕭權自己放出來的,他又在玩什麽陰謀。
否則的話,他上有皇帝撐腰,下有自己的實力庇護,誰敢這般造他的謠?
王宣越想,他就越篤定這是蕭權搞的陰謀,他心中就越是興奮,隻等著皇帝開口了。
在王宣的萬分期待下,皇帝終於冷冷地開口道“京都出了如此大命案,眾愛卿可有何看法?”
其實皇帝的潛台詞就是,你們都說說看,這件事是誰幹的。
皇帝金口一開,大臣們不敢不言啊。
有大臣道“此事著實是蹊蹺,目前來看,還不知是江湖人幹的,還是另有其人。”
據這位大臣所知,死的這些人,都是京都之中一些不務正業之人,或許是他們得罪了什麽江湖中人,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又或者說,他們是得罪了京都中的哪位權貴。
死的這些人,死前在必勝樓鬧事之事,大家有目共睹,所以,這位大臣口中所說的權貴,實則是在暗指蕭權。
不過蕭權貴為帝師,又深得皇帝之心,皇帝曾多次為了袒護蕭權,而在群臣麵前大動肝火。
有了前車之鑒,這位大臣自然不會還上趕著指名道姓,說此事或許與蕭權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