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一十五章 蕭權之計
字數:4155 加入書籤
第二千三百一十五章蕭權之計
好賭成性,他頂多就是被人嘲笑、嫌棄一下,可幹偷搶之事,那就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重則還要挨板子、坐牢。
牢獄生活他聽別人說過,可不比外麵,那裏麵的日子可難熬了。
不幹偷搶之事,是他最後的底線。
這群人卻偏要把他往壞裏想,質疑他的做人原則,能不氣人嗎?
這一幕,被站在樓閣上的易歸看在眼裏。
易歸覺得這賭徒的錢來路不明,便在他玩盡興離開賭坊之時,命人悄悄把他帶到一個隱秘處盤問他這錢打哪兒來的。
知道如果不給他施點壓,他是不會說實話的,易歸道:“你可以撒謊,但是撒謊之前你可要想清楚了,這後果是不是你能承擔得起。”
說這話的時候,易歸的神色如常,一臉的冷淡。
語氣沒有威脅之意,卻讓賭徒聽出滿滿的威脅之意。
在易歸的氣場壓力下,賭徒隻得全盤托出,把他在郊外遇見之事說了出來。
也正因為易歸這一次盤問,給命案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以防賭徒出去說漏了嘴,招來殺身之禍,易歸找了一個安全之地把他安頓下來。
如此重要的證人,易歸當然要護好。
畢竟這事關蕭權的清白。
隨即,易歸便派人把這件事告訴了負責此案的趙瀾等人。
與此同時,他還命人把賭徒所說之話都散播出去。
但是為了避免賭坊裏的人猜到這個目擊證人是賭徒,易歸並沒有把賭徒獲取錢之事說出來,隻是說有人撞見殺人凶手了。
主要是目擊證人對凶手的描述,讓百姓們知道凶手的身高和身形與蕭權不相符,那就成了。
但口說無憑,易歸知道光靠一張嘴,沒有依據,很難讓百姓們信服。
於是他找了一個有點功夫在身,能自保之人,充當這個目擊證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把賭徒所說的重複一遍。
易歸這麽做,除了讓百姓們相信命案真的跟蕭權無關,還能把那隱藏的凶手給引出來。
真凶這麽做,目標就是蕭權。
如果有人站出來,為蕭權洗脫嫌疑,那真凶將會前功盡棄。
真凶知道這件事後,一定會想辦法把這個證人給殺了,到時候就死無對證了。
所以,易歸得找個有點武功的人來假扮證人,等真凶要對著他出手之時,起碼能拖到有人來救他,能自保。
在易歸的大力宣傳下,真凶另有他人,並非傳言說的蕭權,這件事已經傳遍了整個京都。
今天的早朝,文武百官就這件事展開了討論。
當然,這件事是皇帝牽的頭。
王宣雖然對蕭權有很大的意見,但在查找真凶這件事上,也是付出了很多的。
適當的時候給他一點獎勵,也是可以的,這樣能激發他的積極性,也能讓他的心理平衡些。
這也是蕭權教給皇帝的。
朝堂上,皇帝就相當於一個企業的老板,文武百官就是這企業的管理。
也就是皇帝的員工。
想要員工對自己死心塌地,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除了朝廷的那份俸祿還是不夠的。
當員工做得好的時候,要有額外的獎勵和讚賞。
尤其是對王宣這種有點能力,但對老板有意見的員工,皇帝要麽直接把他開除,要留著他的話,就要讓他感受到皇帝對他的器重。
從而慢慢地改變他對皇帝的看法。
皇帝淡淡道:“朕知道此案難辦,王大人等人辛苦了。”
“朕特賜你們每人黃金一百兩。”
官職是不能隨便升的,還是給錢要實在。
皇帝此舉,別說出乎王宣意料,就連趙瀾等人都驚訝不已,這才有點眉目而已,隻是確定凶手不是蕭權罷了,真凶長什麽樣都不知道,皇帝這就這麽大手筆?
真是罕見啊。
自從接手這個命案以來,每次參加早朝,王宣的腦袋都是能垂多低就垂多低,不求皇帝獎賞,但求皇帝不要斥責,更不要借題發揮,罷免他的官位。
萬萬沒有想到,皇帝今天竟然獎賞他們了。
有那麽一瞬間,王宣的眸光之中閃著光,有激動和感激之意。
但殿前不能失儀,王宣隻得強壓住情緒,恭敬給皇帝行禮謝恩。
王宣以往那般仇視蕭權,連皇帝都記恨上,是因為他覺得皇帝太過偏心蕭權,還如此明目張膽。
在皇帝的眼裏,似乎隻有蕭權,他從看不到別人的付出一樣。
別人努力了大半輩子甚至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東西,皇帝卻輕易都給了蕭權,這是何等的不公平。
在朝為官,哪一個不是一步一步熬出來的?
憑什麽他蕭權就能一步登天?
如此差別對待,王宣心中當然氣憤不已。
可如今皇帝終於看到了他的付出,還當眾肯定他,這就說明皇帝有在慢慢改變。
他的眼裏不僅僅隻有蕭權,還能看到別人的付出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王宣的思想雖然是偏激了點,但他本心並不壞,原本入朝為官,他也是想做一個為民請命的好官。
不過是官場水深,他好不容易熬到這一步,卻被蕭權後來居上,還淩駕在他之上,他自然是不服氣。
但是在經曆調查命案這件事後,王宣已經沒有心思去針對蕭權。
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樁命案始終沒有線索,他心中不由開始為他的前途忐忑不安。
他以前千方百計針對蕭權,這回他擔心皇帝借機找他錯處,摘他的烏紗帽。
直到今天,聽皇帝不但沒有說半句不是,反而還有賞賜,他的心不由踏實了很多。
甚至從這一刻開始,王宣忽然覺得皇帝並沒有他想的那般討厭了。
他臉上那細微的神色變化,皇帝都看在眼裏。
不得不說,蕭權這招籠絡人心還真管用。
用蕭權的話,想要籠絡一個人的人心,千萬不要選在他順風順水之時。
所以,當天當王宣當眾質疑趙瀾和秦南查案會有失偏頗之時,皇帝毫不猶豫地讓王宣上。
如今看來,這效果還真是不錯。
這邊情況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而昆侖山那邊,蕭權也在想法子,把計劃提上日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