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抗
字數:3950 加入書籤
殷時雨一聽聲音就跑出去了,果見是自家爹娘。
“爹!娘!你們怎麽會?”
殷大學士一見自家小兒子,立時老淚眾橫,拍著牛車板痛哭流涕,“都是老夫糊塗,實不該送你到這兒來,禍及全家了啊。”
驅車之人哪管這些,話沒說完,早已將殷大學士全家拉走。
殷時雨再想追出去,已被羽林衛提刀攔住。
“你們知道我是什麽人,竟敢攔我?”
殷時雨犯起了混,當即便要衝崗。
“你家魚小旗可是我——”
“殷時雨!”
薑寶玉生怕殷時雨一時激動,再給旁人添了麻煩,連忙將人叫住,自己走上前來,衝著那些蒙著麵的羽林衛說道“這位官人,我們養濟院從半月之前就已找大夫為流民們看過診,並無一人有疫病症狀,這半月以來,一直緊閉門戶,未曾與外人往來過,也並未有人生病,該是與疫病無關的。
能否請官人回去與皇帝說一說,將我們區別對待?”
為首之人帶著麵紗,連眼睛都沒露出來,並看不出什麽情緒,隻是聲音冰冷嚴肅。
“薑典衣不必多言,事關聖體安康,便是殷大學士那樣德高望重之人尚不能幸免,更遑論你等?便是我們這些人領著你們去了城郊之後,在找到疫病源頭消除殆盡之前,也再不能邁進神都一步了。”
這人說完,便就要勒令手下開始拿人。
“且慢!”
薑寶玉自知掙紮無望,卻還想再爭取一番,便對這人說道“我等願隨官人前往,隻是可否稍等片刻,叫我等帶些東西前往?”
羽林衛出門之前,皇帝曾囑托過他們不要為難薑寶玉,他們便也不敢拒絕,隨她去做。
“薑典衣請快些便是。”
薑寶玉於是回頭看向身後那些驚恐的麵孔,道“大家夥,本典衣之前叫你們準備的東西,可都帶在身邊嗎?”
眾人紛紛點頭。
薑寶玉於是從袖兜裏套出一樣東西來,一邊展開來戴在臉上,一邊道“今日便是用到這東西的時候了,都隨我一起帶上,跟著大人們走吧。”
原來薑寶玉早料到最壞會走到這一步,她小時候看了不少雜書,對史書尤為感興趣,知道每每遇到時疫,官方最常用的法子便是圈地自便,和善點的君主嚐嚐由著百姓自生自滅,狠點的就慘了,往往一把火燒了了事。
故而養濟院大門緊閉這幾日,薑寶玉一直叫流民們製作自己的麵罩,還早早叫伯梁在城中大小藥鋪購買一些治療傷寒的草藥,做成香包,給流民們每人發了一個,戴在身上。
至於一些注意衛生,適當鍛體的手段,她也是三令五申地教導大家。
以便皇帝犯渾,不論好人壞人都一起抓去圈禁時,可以保護自身。
流民們本就是因著天災流離失所的,對於這種事情最是敏感,早就猜出一二。
隻不過是因為相信薑寶玉和南宮凜的為人,覺得逃出去也不會更好,才一直規規矩矩地待在此處。
這會兒聽說朝廷要放棄他們,將他們統統抓到郊外去等死,立時有人開始害怕了,張牙舞爪地說道“我不去!我什麽病都沒有,作甚要與那些病鬼待在一處?”
“是啊,我也不去!朝廷如此不顧咱們的死活,咱們便無需再聽命於這樣的朝廷!我們這麽多人,一起闖出去,還怕闖不出一條生路?”
眼見著唱反調的人越來越多,兩方勢力劍拔弩張。
南宮凜他們知道流民們這樣反抗隻會死的更快,便出麵調停。
“大家不要慌亂,眼下到底是不是疫病,還沒有搞清楚,朝廷隻是為了以防萬一,才出此下策。這些天咱們一直按照大夫交代的方法行事,不是都相安無事嗎?就算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到了郊外,隻要咱們還按照這個法子繼續生活,一定能度過難關的。”
“你少騙我們!”
立時有人反駁道“你們是朝廷命官,朝廷自不會不管你們,就算出了什麽事兒,也會有人盡全力醫治,你們大不了到時候拍拍屁股走人便是。可我們這些人該怎麽辦?又有誰來管?”
“是啊,別被他們騙了,他們就是隻圖自己輕鬆快活,便把咱們一並圈禁,一勞永逸,哪管咱們死活?”
“我來管!”
眼見著局麵越來越激烈,薑寶玉不得不站出來道“我答應你們,在郊外的這段時日,我定與你們同吃同住,絕不背離!”
“薑典衣!”
羽林衛有些著急了,原本皇上交代的是,等把官方養濟院的流民圈禁起來後,定要給薑寶玉和南宮凜單獨配個大夫,好生診治,若無病症,便要好生伺候,切不可怠慢。
若是薑寶玉真要與這些人同吃同住,到時候出個好歹,如何向皇帝交代呢?
可薑寶玉卻抬手不叫他再說話,而是走到地麵上一小土塊邊上,一邊用腳將其碾成粉末一邊道“若我薑寶玉有半句食言,有如此土!”
眾人平日對薑寶玉多有愛戴,也早聽說她出身豪門,生活諸多奢靡。
這會兒聽說她為了叫大夥放心,竟要與他們同吃同住,已是沒了氣勢,但仍舊心有餘悸,依舊做防禦之姿,並未有半點懈怠。
薑寶玉於是又勸說道“大家與我薑寶玉相處數月,該知我是何種人。我斷不會叫自己輕易吃虧的,既然你們跟我在一處,便也不會吃虧。任它是疫病還是什麽,隻要我們在一處,便對咱們造不成什麽影響,大家信我不信?”
此話一出,便是良久的沉默,最後還是一位年紀頗長的老婦站到前頭來道“大家夥兒都忘了嗎?
先前咱們四處漂泊,缺吃少穿的時候,是誰收留了咱們,叫咱們非但有吃有喝有穿,還有了在別處想都不敢想的尊嚴?”
老婦說著,掃向眾人,三分之一的人低下了頭。
她便繼續說道“去歲天寒地凍,養濟院裏沒有給咱們避冬的房舍,又是誰想出裁製氈包的法子,沒日沒夜不辭勞苦,為著咱們能熬過去,凍壞了自己的身子?”
這話一出,又有三分之一的人低下了頭。
“你們再想一想,洛水浮屍,城中流民多有生病,又是誰未雨綢繆,提早想出法子來,盡最大努力保護咱們,讓咱們免受病痛之苦的?”
“阿婆您別說了,我信,我信薑典衣的!”
“我們也信,我們都信薑典衣的!願意跟著薑典衣一道去郊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