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話、猜測(三更)求月票

字數:4568   加入書籤

A+A-




    

    祈寶兒又問“戰禍一起,這兒的縣丞就推了舊的客棧重新建起了現在這客棧,他怎麽就敢肯定能掙錢呢?”

    “對啊。”他們都一直沒想過這個問題。

    都隻是感歎了聲這裏的縣丞可真缺德,和他們佩豐鎮的縣丞壓根沒法比。

    “寶兒,你的意思是,這的縣丞早就知道會有難民往他們這跑?”

    祈寶兒板著小臉晃了晃手指頭“不是早知道,是他能肯定難民一定會往這兒跑。”

    祈康富頓時樂了,“這哪能肯定的。”

    來北陽鎮,他們都是尋思了半天後才決定先來避下難,休息休息再打探打探消息。

    縣丞又怎麽能肯定難民會往這裏來?

    祈老頭撇了眼傻二兒沒理他,繼續問祈寶兒“所以鶴豐鎮暫時應該是安全的?”

    祈寶兒凝視著祈老頭一時失語,她爺厲害了啊,僅憑幾句話這都猜出來了。

    現在錢家和宋家還有齊家都知道祈寶兒有又‘神眼’的事,祈老頭給美化了,說是能瞅著的東西多了,見魂那都隻是大才小用。

    把三家當家的人給鎮的,越發是相信祈寶兒是神人,是福娃。

    都是知情人,也甭藏著捂著了。

    “我猜著咱昨天到鎮上,昨晚上縣丞家一準得談到咱,就讓飄仔昨晚去了趟縣丞家裏。

    飄仔聽到那縣丞和師爺是這麽說的,,,”

    祈寶兒咳了咳,視線在大家身上轉了圈,似乎眼睛裏寫著‘注意了,看我表演’。

    這是遺傳了祈康安?

    眾人都頓時精神一振。

    “師爺問縣丞這夥難民是不是應該相辦法都給留下?

    縣丞回答不用特意留,他們想走就給他們走,反正他們又得回頭,知府大人和咱說的你忘了?”

    眾人“???”

    祈康富“這就完了?”

    他哥學的雖然浮誇,但怎麽也比這聲調都沒變個還板著小臉學話要強,而且你就這兩句話,還整得陣仗這麽大。

    轉頭看旁邊的錢老頭和齊員外,這倆也都是表情微怔,隻是人老成精,兩人都是怔神也就那麽一下,然後立馬跟個沒事人一樣。

    佩服!

    祈老頭對傻二兒已經沒了脾氣,就是一心隻讀聖賢書在生活中和其它家人比算是個白癡的四兒,這時都知道什麽叫沉默是金。

    他這時心裏已經琢磨開了北陽鎮歸通城管,這兒縣丞說的知府大人,應該就是通城的知府。

    通城知府能這麽對下屬的縣丞說這話,是自信通城不會遇到迦南城一樣的事,還是……??

    琢磨了半天,隻是這是上頭的事,祈老頭也琢磨不出個啥味來,隻能再度瞅向孫女。

    “乖乖啊,是不是通城不會有屠民的事?”

    否則怎麽確定他治下的地方能給難民安家落戶?

    至於肯定他們得回頭這事,祈老頭選擇性的忽視了。

    其它人也全求知的看向祈寶兒,尤其是祈康富。

    他總感覺在這家裏,他的智商一直被除他媳婦外的所有人摩擦。

    關鍵是為啥被摩擦他經常整不清。

    也唯有侄女心情好時,會給他解解惑。

    祈寶兒想了想正了臉色語氣略有些凝重的說“咱在來北陽鎮前,爹就猜過劉將軍不大可能會真的整個盈州屠過去,一個是朝廷指定不肯,另一個,他要真這麽做了,很容易引起百姓暴動。

    想來無論這倆種,宣王應該是都不想看到的。

    他們拿百姓的生命來威脅朝廷,百姓就是他們握在手裏的籌碼之一。”

    祈寶兒伸出手,握拳再伸出倆小胖指頭。

    “現在有兩種情況,

    一,劉將軍沒守住迦南城往後撤,後有朝廷追兵的情況下,他們不會往難走的山道裏七拐八彎的浪費時間,隻會從三合鎮那條官道上走。

    那麽這時劉將軍要不已經在鶴豐鎮,要不就是在去往鶴豐鎮去的路上。

    但不管是哪種,北陽鎮都暫時是安全的。

    而且,如果真是這樣,咱們還真就有機會回家了,隻要能確定劉將軍真的後撤並且已經過了北陽鎮,咱們就可以回頭,咱們村應該已經在朝廷的管轄下。”

    老祈家的人都是一喜,這好,這好啊,不就山道不好走他們還得再走一朝,不算什麽。

    “二,劉將軍現在依舊在迦南城和朝廷的軍隊對持,或是他手裏還握著不少百姓的性命,或是他真指揮得力他的手下也個個驍勇善戰,那麽通城暫時也是安全的。”

    祈寶兒更偏向於第二種,不管出於什麽原因,劉將軍暫時還依舊在迦南城鎮守。

    錢老頭和齊員外倆都不約而同的看著祈寶兒的眼神中帶上了敬意。

    他們對於老祈家決定要拐進北陽鎮多少都有些不理解,隻是無奈大家夥都跟著走,他們沒那自信靠著自己能倒騰出盈州。

    你說到了北陽鎮又不是停下,還得繼續往前走,不一樣的要到鶴豐鎮,還更耗時間更耗力氣,整啥呢?

    現在他們明白嘍。

    祈老頭也聽出了祈寶兒的意思,“乖乖,你的意思是,咱們後頭過鶴豐鎮,過整個通城都不停歇?”

    祈寶兒點頭“爺,還記得咱們拐進山道時碰到的那群兵嗎?他們去的方向是哪?”

    “沿溪鎮。”

    祈康福接話“爹,沿溪鎮過去就進了通城地界,後頭就是鶴豐鎮。”

    沿溪鎮不用多想,指定人已經也和三合鎮一樣都跑光了,不會是那些兵的目的地。

    鶴豐鎮歸屬通城,現在情況未知。

    但不管鶴豐鎮如何,那些兵必是要經過通城,甚至可能目的地就是通城某地。

    祈康福想到這心裏一咯噔,“寶兒,會不會是通城的知府和劉將軍他們是一夥的?”

    一夥肯定是一夥,他們可都是宣王的手下。

    不過祈寶兒知道二叔問的一夥不是那意思,搖了搖頭。

    “不知道,不過通城傳是有旱情,不是說已經跑了不少的人嘛,我想,如果通城暫時沒有兵禍的危險,想著法子的留下咱們這些路過的難民就可以理解了。”

    誰讓政績第一比的就是落戶人數呢,至於會不會出現人多地少百姓吃不起飯的事,又有幾個官會去在意?

    也是逗,一般遇著這種難民與災民多的情況,祈寶兒前世的記憶中,許多官員都是不願意開城門讓災民與難民入內的,怕難民殘害到他們治下的百姓。

    這兒的官倒相反,想法子留下難民。

    祈寶兒直覺這裏麵有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