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隻想教書為育人
字數:3453 加入書籤
李進笑道“雖然是教書育人,說白了我也是討口飯吃,多謝您們把我留下,我會一心撲在教好孩子們的教書上的。”
散席後,李進帶就去了何家。
在何家,李進對何明堂的妻子千謝萬謝。何明堂的妻子抱著道“你這一別就走了,我們家的人都以為你找到妻子不回來了的呀了。”拉著哭個不停兒子何清賢,這個小家夥有好幾歲了,是個調皮的小家夥。
李進本來在男子中數較高的個子,見何清賢現在個子在同齡孩子中是算高的,長得也很俊美的臉膛。笑了笑,“你長大了肯讀書嗎?”
何清賢不再跟母親鬧了,答道“好呀!讀書好玩嗎?”
李進大笑,“好玩呀!隻要你把先生要你把背的書記住了,你就可以玩。而且學堂裏有好多朋友跟你玩。”
何清賢笑道“明年就可以上學了。那我去你學堂!”
李進笑道“那好呀。”
何清賢對李進很親熱,不再跟母親哭鬧了,自願留下與李進玩。李進對何家人謊談了自己在外麵尋找妻子的事情,自己為了尋找妻子跑了半個湖北省都沒找到,他就是沒提會到裘舉的事情。這次回沙同鎮他個何家帶來了不少的禮物;隨即拿了吃的給了何清賢。
何明堂老婆道“回來就好,你看看何花把何家搞得比以先富裕多了!你就安心地去教書,還是在我家搭火,我會好好伺候你的。”
李進想何家為人的善良,他們能給他家兒子有個好影響,對他們的兒子來說是個好的環境,加上自己的好好培養,這孩子將來長大了也會跟自己一樣會做個好人的!
他想到如今,自己為了追求理想連老婆都搭上了,可那樣奮鬥不是為了理想;而是為了別人做了嫁衣裳。自己的妻子跟了當大官的人了,也是自己從前的朋友。想到這些,這可憐的人忘記了這多年的苦難,也不再稀罕在有女人對他的真心的愛,也不強求那個跑了的女人再回到自己身邊,這妻子的名份,那跑出去的女人她也再不配得到。
他還是想不通,為了這個女人,他尋找四方,遭受了人的最苦難的經曆,無形中遇到了武昌起義,也無形中發現了妻子,她與姓王的那個人一起來了,他已是黎元洪的部下了。最後,她還是跟那該死的在一起了,成了富貴的民國夫人。
為了李家的臉麵子自己忍受痛苦,不張揚、不鬧事,可自己還是飽受外人的冷眼與歧視。甚至被除名,為此奮鬥了好多年的自己倒成了一個觀望者。在漢口王淵遇到了自己假心假意地把自己介紹給要到漢陽當縣長的朋友,又要此人把自己帶回了沙同鎮。
何妻告訴李進,“您要是還不回來,我拿當家就準備去漢口找你,怕你在漢口遇到了困難;多一個人也好對付呀。”
當李進聽到了何明堂要出去找他時,止不住淚水湧了出來;他知道沙同鎮上的窮人都對他好,富人也不嫌棄自己,所以他灰心後才決定回沙同鎮以育人為終身職業。
李進在房裏看了看何明堂的兒子,他摟住這小家夥,安慰道,“隻要你肯聽你娘的話,我就要你在我那裏讀書!”
小家夥高興道“我再不纏住娘鬧了,以後就找你玩!做你的學生。”
李進笑道“那我們就約好了,拉拉勾,五百年不許變!”
何清賢笑道“拉就拉。”
兩人拉完勾後,何清賢自己一個跑出去玩去了,何嫂看兒子馬上聽話了,謝李進道“還是先生教導有方,我家小子就隻王先生了。”
李進笑道“那是應該的。”隨即告辭回了學堂宿舍。
那次歡迎李進回來後,黃剝皮待李進走後,火速叫來了黃漢權到他辦公室裏,劈頭就是幾嘴巴,打得黃漢權傻傻地站在他麵前。在場的林科也呆了,這可是黃剝皮第一次當著外人對黃漢權動武。
黃漢權苦著臉道“哥呀,你這是為那裝事情啊?”
黃剝皮隨及道“你做的好事請,要留下李進在鎮小學教書,萬一上麵查下來,我怎麽好交賬。難道你不知道他李進可能是同盟會的人!”
黃漢權一笑,道“正因為他是同盟會的,才他要幹啊。現在同盟會的人都了得勢,萬一他到上麵說我們,那我們吃不完就兜著走!”
黃剝皮道“難道你不知道那邊的消息?萬一袁世凱跟同盟會鬧翻了,我們怎麽辦啊。”
黃漢權笑了笑,道“一朝君子一朝臣,要是南北開戰,就是北麵的贏了,我們也不怕呀!”
“不怕,你當然不怕啊。”黃剝皮氣氣氛地繼續道“人是我留下的,你說我怕不怕。”
黃漢權解釋道“他不是說了退出了政界嗎?再說,誰知道他在同盟會還是有門路的。現在,他一心隻去教書不是嗎!我看,哥你也不要太小心了,我看這戰真的要打呀,這都是南北互相不服氣,都不是為了那幾個座位而已。你呀,先莫慌,看準了再說。”
林科也不喜歡黃漢權,他認為黃漢權是個稀泥巴總是糊不上牆,黃漢權盡給鎮長出些酥主意。不過,他也懶得說。
隨即,黃剝皮下達命令,將黃漢權趕出他的辦公室。
黃漢權做賊心虛,不敢問個為什麽,灰灰地溜走了,他知道如今世道中難做人,萬一得罪了黃剝皮那可是要坐牢的呀。
還好,黃漢權沒有把這事情向李進說起,否則黃漢權就躲不過黃剝皮的刮皮抽筋。
黃剝皮打黃漢權是為了他在酒席上出了一個歪主意,把他逼進了牆角,他才要把李進留下來,也是因為要他找顏大春賣大煙的事情不盡力之故。要不,可以利用這次機會把顏家搞垮。
要是把顏大春私賣大煙、強娶民女(指的是買進黃雅梅做小)的事情做實了,那顏大春那算是玩完了!他打黃漢權一是他出了酥主意,二是辦顏家的事情不力。
李進到了鎮上學堂,又開始了他的教書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