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裘舉見洪花離去

字數:3341   加入書籤

A+A-




    

    姚敦梅道“難道你不喜歡讀水滸傳!”

    裘舉笑道“梁山好漢隻是錯聽了宋江的,要是舉旗造反不受招安,那高俅一夥也不能得逞。”

    嶽魁歎氣道“對呀,反對招安梁山才有出路!”

    胡玫瑰道“你呀,嶽魁,你得好好學下裘舉,隱藏自己的觀點。莫要瞎說,往往是禍從口出。”

    嶽魁道“別人不仁,我們何必跟他們講仁義啊。江山丟了,再拿回來又得腥風血雨了。”看來他是反對把大總統之位讓給袁世凱的。

    裘舉歎道“原來的漢楚相爭看來是重演了。”

    嶽魁道“那時漢楚相爭是帝家之爭,而我們現在的相爭是製度的相爭,我相信三民主義一定戰勝帝製。”

    裘舉笑道“但願如此,耕者有其田那就好了。那你家就不愁田種了。”又覺得說的不好就笑道“我不是諷刺嶽魁,他家本也屬窮人,雖有耕地也不夠養活一家人啊!”

    嶽魁笑道“我知道你裘舉是個有口無心的人,這話我不生氣。我們莫過是看戲流眼淚,替古人操心。”言外之意他也是個憤男,姚敦梅是個怨女,就是空談而已。

    裘舉知道這是托嶽魁的光才得到姚墩梅的招待。他知道姚家對自己幫助顏大春在她家對麵開醫藥店很有點憎恨,隻是不明地說而已。原來,顏大春為了繼承父親的傳承在姚敦梅加隊們也開了個賣藥店子。裘舉有時過來管管賬目,故此姚敦梅因狠顏家而遷怒過裘舉。好在嶽魁知道裘舉為人,在姚敦梅麵前跟裘舉說了好些好話,使得姚敦梅諒解了裘舉。

    正好姚敦梅的一幫子有錢姐妹們又談國家大事,裘舉很有點不喜歡聽,道“你們這樣下去,恐怕要與當今鬧翻,到時候就是對你們招安也沒好果子吃。依我看,既然如此,那就不受招安。”

    嶽魁笑道“裘舉說的對,現在就是不受招安,要真正地做到改變製度,就隻有推翻袁世凱的統治!”

    裘舉道“你小聲點不行,隔牆有耳。”

    嶽魁道“隔牆有耳又怎麽樣,大不了再來一次武昌一聲槍響!”

    裘舉笑了,問道“算了吧。現在各路諸侯稱雄,軍閥混戰,百姓受苦啊。你看,都是同根生,為什麽打得你死我活。其實是苦了是百姓,戰爭隻給他們帶來苦難與饑荒。不過我主張抗外,隻要民族危亡就得與外敵拚命,這為的是我們的子孫們,為的是國家版圖。打仗我不喜歡,生靈塗炭啊!”停了下又道“嶽魁呀,你家全為你讀書不易啊,你看你娘、你爹,還有你弟為你讀書吃了好多苦,為什麽呀?為的是你成才成器,隻要你有一官半職你家就可以學有錢人家那樣了。你呀,還得去漢讀書,何必那麽血氣方剛呀!常言道九流皆下品,隻有讀書高。好好為你家想想!”

    姚敦梅道“不是誌士們獻身,哪有今天清朝的滅亡!隻要我們再戰,一樣可以要北洋軍覆滅。”

    洪花馬上道“好個姚敦梅,女子無才便是德,你太有才了,可小心無德不孝啊!”

    裘舉見洪花發表議論,馬上又找個借口走了。洪花看著裘舉溜走的樣子非常好笑。

    姚墩梅道“裘舉跑了,嶽魁還在這裏。”

    洪花笑道“裘舉有事情忙,走也是應該的。”

    姚墩梅轉身對嶽魁笑道“你回了也該去看下你的老丈人!”

    洪寶釵笑了笑,道“嶽魁為了你,又偷跑回來,他不怕他上麵的人說他不守紀律!”

    姚墩梅也一笑,道“要都像你是個惡人,這日子該怎麽過啊。難怪裘舉被你嚇跑了!”又對下人道“給洪小姐上茶。”

    這次洪花發現街上也有了變化,在街道中央處的姚家藥店對麵多了家中藥店,它的對麵街也又多了一家茶館,這茶館與眾不同,都是些愛幾口的癮君子在這裏出出進進,洪花嬉笑道“我出去就長時間,鎮上這條街上就是多了這兩家,一家救世,一家害人!這不僅是我們市容鄉貌的變化,而且是當年甲午遺風的繼續。你們看我當年的小夥計們已經都是有孩子的爸爸與媽媽了。”她指了指在茶館跑堂的何花的哥哥何明堂。

    洪花看到了裘舉在顏家中藥鋪正在忙乎,心想你越躲我,我越要叫你過來;正要叫他過來時,隻看著他被幾個歲數不等的小孩拖著他要中藥鋪的紅棗吃,洪花去問姚墩梅“他那裏哪來的這多孩子呀?”

    姚敦梅不知情,笑了笑,侃道“一個是養,多幾個也是養。隻是多把米,多一瓢水的事!”她也調侃下裘舉。

    洪花笑道“他哪有那能耐呀!”

    她雖不知道這些孩子的來由,可知道裘舉絕不會成家。她可憐這些孩子們,又道“這些孩子長大了怎麽辦呀!不是要苦死了他們的爹娘了啊?”心想裘舉的那家親戚為什麽要生這些孩子;她相信這些是裘舉親戚們的孩子。

    這時,在洪花之後又來了一位女生,這位女生和姚敦梅一個樣還以為這些孩子是裘舉的孩子們,就道“洪花,你才傻,難道這年青人就不能有這多孩子嗎?”她看裘舉已是個近三十好幾的男子了,就打十六歲成家也快二十年了,生幾個孩子也是常事;哪知道,她忽視了幾個孩子年紀相差甚小,按常理絕不是一個母親生的。其實,裘舉這時充其量也隻二十歲而已,隻是人黑顯年紀而已。

    洪花這才明白這女生誤會了裘舉,就笑著對這女生道“啊,原來你是想多了,他裘舉才十七歲多呀,比我大不了多少,哪來這多孩子?”

    另一個女生在街對麵看了看裘舉,接著說“這樣一來,你就猜對了,可能是他親戚家的孩子們!”又對洪花道“你要不要過去跟別人打招呼啊!”

    洪花笑道“打招呼是要的,隻是到現在為止我們彼此還沒有在外鄉來往過,我看這裏人多口雜,你們說我要主動去找他打招呼,那鎮上會不會又起哄呀。要不打招呼,還以為我們生疏多了;真是,要是將來在石頭村會麵也不好說話了啊。今天有你們在,我就去與他打個招呼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