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先生帶妻到小村

字數:3139   加入書籤

A+A-




    

    顏大春道,“快回去呀!你手上有錢沒有,在我這裏拿些錢回去!”

    裘舉道,“我有錢,正好是要帶回去的,我就帶回去好了。真是麻煩大哥了!”

    裘舉請完假後,直接搭船去了夏水口趕上水去堤鎮的船。經過一天航後行船在嘉魚碼頭時他上了岸。隨後,他火速趕到事先預約好的地點與師傅及老妖會合,三人再一起進山。

    嘉魚那邊山裏還是裘舉第一次進去,這裏群山連綿,與湖鄉相比又是一番天地。在這山清水秀之地,裘舉不免想起自己與胡曦堃去黃茅山救先生的那回子事情。他知道李先生是自己老家湖邊村不遠的黃茅山人,他在湖邊村教書時因為妻子被人陷害,是自己與胡曦堃去黃茅山救的他。

    那年裘舉為李先生的安全,就還與胡曦堃一起跑到先生老家黃茅山為先生出過力。就是那次,裘舉才知道了先生與他妻子的故事,也知道了一個叫王淵的人與先生的交往,那人曾為先生做了一些好事情。誰知後來又成了冤家,這還適應了一句老話,朋友妻子不可欺!

    就在三年前,李進從新兵營兵回到了黃茅山家就與他相好的餘梅林會見在缺月之下,餘梅林拉著李進的手道“那人這次來我家了,還改變了原來的打算,主動要入贅我家,你看這事情怎麽辦?”

    李進本人是一般人家的孩子,家裏比較貧寒,隻是喜歡讀書卻被餘梅林看上了,看梅林到如此地步也想幫助,於是把隱藏於內心的說了出來,“我有辦法。”

    餘梅林問道“你有什麽辦法?”

    李進道“那我們一不做,二不休!”

    餘梅林道“這是個啥意思?”

    李進道“我們遠走高飛,到外鄉去。”

    餘梅林也不怕羞了,道“那我們就生米煮成熟飯!”

    李進盡然不懂此話的意思,歎道“此時還搞笑,這跟做飯有什麽關係!”

    餘梅林暗罵李進是個傻子,不過也慶幸自己找了個單純男子;看來這家夥是個死讀書的,對男女之事懂得太少。她反而笑了笑道“那就依你。”

    第二天一早,倆人到了湖廣總督府新軍營,跟守門的守將道“煩請小將軍幫忙找下吳維權”

    門將笑道“你們來的不是時候,南方鬧事,他帶新軍營士兵一道去了那裏。”

    李進道“那他們幾時可以回來?”

    門將道“這可不是我們下麵管的事情;再說軍機大事我們能知道嗎。看在你們與吳營長是朋友的份上不追究你們,你們好自為之吧。”

    李進還要問被餘梅林拉住了,小聲道“別人明地是下驅逐令,那隻好走呀。”

    餘梅林見找吳維權不著,那呆子李進也不肯與自己成既定事實,那隻好等機會了啊。其實餘梅林沒跟李進說明白,隻要說白了哪有不肯的。再說,一個大家閨秀不可能如此猖狂啊。為了馬上脫離李坤控製,餘梅林也不管那些了,他跟李進說自己與他在外結婚,然後逃離黃茅山去過自己的小日子。

    李進一想也行,現如今吳維權不在了,自己也已脫離了新兵營,那些在新兵營的同誌也與他失去了聯係。他信奉興中會以天下為公,後來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團體為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由於家庭的牽扯他沒有參加鎮南關起義。到後來他加入了同盟會就暗地到了軍營,指望有朝一日在軍營起事。如今,起義多次沒有成功,所以氣勢不如以往,他繼續潛入地下。

    郎有情、女有意,李進與餘梅林當夜成婚,以上天為證,相愛終生。此時,李進隻好跟餘梅林商量到哪裏安家好,餘梅林給李進提了個建議,去洪湖邊躲過父親逼婚。李進一想也對,問餘梅林為什麽單單去洪湖邊的小村子去。餘梅林告訴自己的堂叔就在那裏,他家雖不富裕但也過得過去,那裏是個漁村,住著很多漁民。

    李進高興了,告訴,“那就去教書來養活你。”再者他想把自己反清思想灌輸給下一代。

    餘梅林道,“那裏沒有先生教書,連個私塾都沒有,那裏還真要個學堂。”

    李進笑了笑,“這不正好嗎!”

    餘梅林知道了丈夫的意思,於是兩人當即去了洪湖邊的湖邊村,這裏是靠洪湖的漁村,村子上大多是茅草屋,還有小部分是磚瓦屋。

    莫看在湖區內盡是蘆葦與湖汊,可這湖灣裏的村民還真不少,除了大部分是打漁的人外,還很有一些是農民,他們圍湖岔子造田,種出的稻穀子還真肥肥滿滿,做出的新米飯就是沒有菜也能吃下三大碗。這新開的湖田土質很肥沃,可以與東北的黑土地相比美了。常言道湖田就是沒肥料也可以豐收三年,隻要老天眷顧,水田不被洪水吞噬,三年打下的糧食可夠九年吃的。農民比起漁民更辛苦,也更沒有保障,種田就是跟老天打賭,隻要不是水澇,就會有豐收。因此湖區種田人不怕旱災,就怕水災,洪水一來可以顆粒無收。相比之下漁民的收獲比農民靠得住,隻是要每天辛苦下湖捕魚,而且隻能糊口。

    此村子上有一個大院,這院子修在一個高土台上,這就是當地湖區人說的墩子,這墩子按照曆年來大洪水的高度為底線再上抬三尺做地麵。院子內的房子就建在這高的土墩上,這家土墩就像一座小土邱立在湖岸,院子是磚圍牆,這圍牆高出人頭兩尺,沒有孔眼,走在院子外麵根本不見院子內動靜,要見也就是難得的棗子樹枝葉。每到端午節前後棗子紅時,與院外湖塘的荷花相映真是有點誤入仙境的味道。李進喜歡這裏,這裏雖不是桃花園,更是他喜歡的湖鄉風光。此處適合李進的口味,他喜歡,決定留下。他就喜歡這湖邊世界,浩瀚的湖水在微風下起了漣漪,可李進的思緒倒也平靜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