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梅花回家兩次嫁(1)
字數:3298 加入書籤
梅鞋匠聽了馬上趕出來求梅老爹幫忙。
梅老頭道“小不忍則亂大謀,你們要學你黑狗子的,遇事過下腦子,大丈夫報仇十年不晚,走著瞧吧!”隨後真地走了。
留下的人經過商量,大家同意了裘舉去找洪金榜商量下,求他收回成令,不要休了梅花。
裘舉隻好答應,他到了洪家,正好遇到了洪花。
裘舉問道“你弟弟呢?”
洪花道“你怎麽來淌這渾水,他與爹爹正在書房生氣,還要我逼梅花聽話,隻要她回梅家,我家還有補貼的。可我怎麽能做這樣的事情啊,使得爹爹與弟弟還怨恨我。你來不是添亂嗎?你就不想下你自己的事情了!”
裘舉一笑,問道“我的麽事情啊!”
洪花道“明知故問,我也不怕醜,告訴你,我爹爹現在還對你很感興賞,你要是這次把他惹急了,以後就沒戲唱了!”她在外麵不是沒人追求,可是那些人都不知底細。至於嶽魁,她不是不想追求,可別人心裏有姚敦梅;姚敦梅也是她的姐妹們,而且感情也很好,故此她不想從中奪別人之愛。至於那些同誌,可都是些準備撲死的漢子,沒幾個想談戀愛,就是想談戀愛的也怕將來有了孩子害了他們。他們中不是都沒孩子,往往是在以前結了婚的人,孩子老婆在老家。他們是可以在結婚,反正一個男的娶多妻也沒人管,何況有的高層人本來就是明明暗暗幾個妻子,她還是想一夫的好。這樣看來,隻有裘舉還馬虎適合了。可是她又不喜歡裘舉安職來職往的脾氣,更不喜歡他那牛脾氣與江湖義氣。她在外麵看多了,凡在外麵高江湖義氣的,不是自己被朋友害死,就是害死了朋友,真心相處的太少了。這個社會就是人們相互利用,有的甚至踏著別人的肩膀上爬。
裘舉道“你不是與嶽魁很好嗎?”
洪花道“你有腦子嗎?如你說的,我們不就在一起了!”
裘舉笑道“那就快點呀,你與嶽魁結了婚,那你弟弟也不會再欺負嶽仲了。”
洪花氣氛道“你沒看到,嶽家的嶽仲把這把火燒得太大了;我爹爹能忍得了這口氣嗎!不讓我們在一起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裘舉笑道“你莫長子安矮子的心,聽說你在漢口有--------”
洪花笑道“還有孩子了,那是為了朋友!”
裘舉一想原來如此,就道“事情總得有對錯吧,我是來勸他們莫把事情做絕了,惹得天下人怨恨。這也是為你與他們好啊。”
洪花道“你到底是來說麽事情的?莫名其妙!”
裘舉道“我是來勸洪金榜不要休了梅花的。”
此時,洪福已在他身後,上前道“你小子在鎮上幹得好好地,跑回來幹什麽!”
裘舉正要開口,洪福又道“休開尊口!給我滾!”
裘舉隻好離去,回到梅家勸梅鞋匠不要性急,告訴梅花還在洪家,隻要拖些日子說不定事情有轉機。可梅鞋匠不甘心,他又去問梅老頭“叔,您老就看著我們梅家族夥裏被他家欺負?我就是死也要為梅家爭口氣。”
梅老頭罵道“你這樣死了就是英雄,你死了那你家那兩個崽子要誰去養啊,然道你要你的妻子還走一家?你姑娘已丟了梅家的人,然道你還要丟梅家人的命不成!”
梅母忙問梅老漢,“啊--大叔,那小妮子該怎麽辦啊。”
梅老漢道“接回來?”
梅鞋匠道“接回來怎麽辦?”
梅老漢道“嫁出去!”
梅母道“大肚女那個要啊!”
梅老漢道“我就不信死了屠戶吃整豬,當然有人要,我馬上聯係下。”說完梅老漢頭也不回的要走了,隻是他的比喻太不恰當罷了。
裘舉拉住梅老頭道“師傅,您老消消氣,隻要梅花沒被休回來,就說明事情有轉機!”
梅老頭道“小子啊,你不是沒去洪家,那家子不會善罷甘休的。我梅家出不了那醜!求他家,把他們當個人了。有錢算什麽,糞屎不如。”
裘舉與梅幺哥隻好拉回了梅皮匠,讓他在家裏好好休息。在梅家他兩個人埋怨梅鞋匠怎麽看上洪金榜那小子,還把姑娘嫁給他,又埋怨梅花的娘連個小女子都看不住,讓洪金榜那小子沾了便宜,最後埋怨梅花不聽人勸終歸吃虧;可是,梅花不在家啊,他們隻是發泄而已。
梅鞋匠看了看兩個小兄弟,哭道“我們梅家是外來人,受人欺壓連自己家的老爺子管也不管,這叫我們梅家滿門丟臉啊,以後我們梅姓人怎麽能在這裏站得住腳啊,我的兩個兒子也難在此地娶到媳婦了。”
梅幺哥機靈,回道“我爹這也是為你家好啊,要真與洪家鬧翻了,那我們梅家是外來人,就在村裏可沒人幫忙的,那不是拿著雞蛋在石頭上碰嗎。再說兩個小子也得要他們安安生生的長啊,他們是你以後報仇的資本。”
梅母道“也是,忍得一時之氣,免了百日之憂啊。閨女是嫁人的,嫁那家也是嫁!”
大兒子梅榮冒出了一句男子漢的話“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說不定哪天他家死人翻船、災禍不斷!”
小的兒子梅華卻道“我就不信山不轉連水也不轉了,有朝一日洪家倒黴了老子把他們都殺了,為我姐姐報仇!”
裘舉看不到梅家兩個兒子能出語驚人,笑了起來,道“你梅家終會出能人的了,梅皮匠啊,你家這兩小子多有出息!我看,你梅家就看他們兩個的了!”
梅鞋匠看著兩個快要長成人的兒子,暗下決心就是天塌下來了也不再衝動了,要好好保住自家兩個希望的種子。就對妻子說“都是那妮子自找的,你去把她接回來,免得被別人趕出來丟人!”
梅家托付裘舉,馬上去接回梅花。裘舉到了洪家說明來意,洪金榜表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