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沙同鎮裘舉艱難

字數:3083   加入書籤

A+A-




    梅花出嫁,使得裘舉的名聲一落千丈,都知道他與梅花在船上過了一夜。試想下,那風雨之夜,兩個正常的男女裹在一起能不出事情嗎?就來一向維護他的顏幺妹對他也不敢親近了。裘舉,色狼的外號也不知是誰把他叫響了。

    裘舉沒法,再跟顏大春申請到大沙湖裏做事情,顏大春雖沒有同意他到顏府內做事情,但他還是可以在顏府裏後院走動的。顏大春識貨,知道裘舉是個難得的人才,還給了他很大的權力,繼續管理顏家漁行。

    裘舉可不想到街上去,他還是以湖為家,做事吃住在湖裏。一天又是大雨,此時在離湖岔不遠處一個砍柴女子丟下了手的鐮刀望了望四周,隻見前麵湖岔有一隻小船停在湖汊邊,她也管了那許多直接向小船奔去。到了小船邊喊道“船家,我遇到了大雨,全身已經淋濕了。麻煩讓我上船躲下雨啊!”廣才已經喝了幾兩白酒,醉眼看了看外麵,見一女子

    黃雅梅家從湖礅搬到了石頭村,臨時租住裘舉爺爺家裏,她知道了父親為家裏生存而擔心,就到父親住的那間房子裏抱父親的頭痛哭。裘舉祖父母過來安慰了苦命的父女,把早就做好的飯菜端出來請他們吃飯。

    裘舉母親放不下兒子,特地從湖邊村來看兒子,看公公那家沒地方住隻好住在娘家。

    這次母親沒有跟裘舉提餘禾的事情,隻是一個勁地問兒子與洪花怎麽樣;可是裘舉總是避而不談。當她要回洪湖前一天,她為此事情趕到沙同鎮,可能是她的固執打動了裘舉。裘舉告訴她,自己十三歲時那次回老籍過春節,心裏已有了石頭村洪家的姑娘。隻是目前希望不大,洪花在外讀書。

    母親回家後把裘舉在這邊的情況跟他父親說了,他的父親決定支持兒子,裘舉娘對丈夫說“好是好,隻是她念著裘舉有沒有,要是洪家女子眼光高,看不上你家兒子那該怎麽辦?不知你兒子他怎麽想的。”

    裘舉的爹說“他想個屁,那女子是大戶人家的女兒,遲早是有錢人家的媳婦。他想,恐怕別人家不想他啊,哪有米不吃去吃糠的。”這時裘青山又擔心兒子攀富不成反成笑話。

    裘舉娘道“她雖好,但必竟是洪家的寶貝,別人都到省城上洋學堂去了。我看,你兒子到時會一場空的!我看與餘禾定了算了,免的他再去想洪花了。再說,你那表哥也是個嫌貧愛富人,莫讓你父母在當中難做人。”

    裘青山說“不知餘禾家怎麽想,不如你幾時探下餘禾的口氣。”

    裘舉娘道“既然如此,那小子不在家我們就跟他做主!”裘舉父親想了想就道“不過這家夥還能去照顧老祖宗們,還得到他們的誇獎我很高興。我若馬上要他回來與於禾定親,老家的父母知道了定不同意。”

    裘舉娘道“跟他們老人家們的孫子娶媳婦、生重孫他們還不喜歡?”

    裘舉父親道“看來老人家們是想親上加親。”

    “洪家姑娘你家想得到手!我看懸。”裘舉娘又道“你拿定主意是不是我們也回老家去,我看回去也行。一來爹爹婆婆與我家父母都老了,二來裘舉也好在那裏深造。”

    “你想過了沒有。”裘舉父親道“隻是我們都回去住哪裏呀!家裏就那大,擠不了我們一大家人。我們要回去也得有錢在村上做了大房子再說啊。”

    裘舉媽知道丈夫怕回去沒有合適的事做,就不做聲了。

    裘舉自來石頭村後,在外麵獨自創業,連洪福也看好他、喜歡他。這下,讓裘舉青山起了回老家的心,有了盡早回老家的想法。

    裘舉這一年回鄉過春節前,他父親照例也回了老家看望父母與嶽父母。他探裘舉口氣後知道了這渾小子在這裏幹的還好,還讓自己帶了錢回去置些家當。他在正月十五前好幾天也就回去了。裘舉的祖父母給兒子準備了好多禮物,是給裘舉弟妹們吃的零食。正好,這次姐姐來看望祖父母後就帶裘舉一道去蔡家村外祖父母家幫助老人們做些家務就準備回婆家。

    裘舉知道,不是姐姐不想留在老人們身邊,她已經是人家媳婦了,還有孩子了。裘舉外甥是個虎頭虎腦的小子,可惜沒帶來玩。故此,姐姐不能跟以前一樣在這裏久住,就托付裘舉照顧好兩邊的老人。

    這年,裘舉的母親還是不能回來,因為開春了父親要下湖捕魚,弟妹們還小的要有人在家照顧他們,要不然兩個小混球連吃喝都沒辦法。

    母親走後,裘舉遇到何花問道,“梅老幺與顏大春打得火熱,我不知道他怎麽一下子成了顏大春他們一夥的人,看來老實人也不老實。”

    何花勸裘舉,“凡事看開,不要一個人死想,有事跟我與我哥多商量共同拿把握。”

    裘舉送何花到了街上她新家後,他直接去了街上酒樓,這街上肢這一家酒樓,坐落在上街頭。裘舉見梅老幺站在酒樓前大笑道“顏大老板做莊,要我代他與眾兄弟在門前迎接你再回顏家。”

    裘舉笑道“梅老幺,今天有勞你了。”隨後他跟梅老幺進了酒樓,他見一群船老大朋友在酒樓裏,早有顏大春在席前歡迎。

    胡晨曦看裘舉笑道“其實,早就該為你慶祝下的,隻是你太客氣了不肯賞臉。這次裘舉弟迷途知返來我們這裏,我十分高興,畢竟有緣人終會再聚在一起的。”

    裘舉道“在外一個人辛苦啊,我早就想來找大哥的了,隻是開不了黃口,隻好又在河裏做苦力了啊。”

    顏大春道“是我考慮不周到,也是沒有想到你一個人幹不容的。我應該早點把你接過來。”

    梅老幺笑道“這怎麽怪胡大哥呀,是他眼皮薄,隻顧去發點河運的小財。誰知世道不好呀,沒有一點勢力搞什麽都難。現在他來了,大家一起跟大哥幹,我們以後就聽大哥的。”

    裘舉聽了梅龍的心裏實在不是滋味,不過他知道梅龍就是個有口無心的家夥;再說,與他又是師兄弟可以原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