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四方雲集

字數:7457   加入書籤

A+A-


    雖然有一小部分人症狀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呼吸急促。

    最標誌性的就是在身上不斷向外冒出黑色的膿瘡。

    其中伴隨著隱約的惡臭味道。

    極具傳染性!

    如果是在薊遼,林懿可以立刻調集郎中立刻進行醫治。

    可現在這裏是在遼東,醫療資源實在是相當匱乏。

    麵對瘟疫,現在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進行隔離。

    “大人,昨日的感染人數已經確認完成。”

    “整個鎮遠軍共計感染一千三百人嗎,而八旗軍感染三千人!”

    因為八旗軍在盛京城內待的時間要遠遠比鎮遠軍時間要長,所以患病的幾率也就更高。

    最重要的是,從最初發現開始。

    現在已經過去了五六日,幾乎每一天新增患病人數都在不斷增長!

    一點都沒有遏製的跡象。

    “再將所有的患病人員進行集中隔離。”

    “沒有發病的人員單獨隔離。”

    隔離現在已經是最好的手段,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而現在外邊的亂象也讓林懿再也坐不住,在麵部裹了一塊白布之後跟隨伍梁一起來到了隔離的地點。

    一間矮矮的土坯房中,橫七豎八躺著七八個病人。

    有氣的或許還能發出三兩聲呻吟,而那些躺在草席上一動不動的。

    八成就已經徹底死去。

    這樣的人第二天也都會有專門的人將其抬出,集中到一點進行焚燒。

    隻要進入到這集體的隔離房中。

    等待著他們的隻有死路一條。

    因為隻要進到這裏麵的人,至今還沒有一個活著走出來。

    而這不僅僅隻是個例,在這上百個隔離房中大多都是如此。

    八旗軍和鎮遠軍的數目最多。

    看著當前的現狀,林懿也皺緊了眉頭。

    原本他是打算就這樣將這次瘟疫硬扛過去,但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

    如果真的任由瘟疫在這軍中發展。

    恐怕局勢真的就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誰都不知道這瘟疫到底會帶走鎮遠軍多少人的生命,這對薊遼和遼東接下來的發展都將是個重創!

    “大人,我們先離開這裏吧!”

    秦鎮川其實也不同意林懿親身來到這裏,如果現在有什麽好消息。

    那就是幾大營的統領目前還沒有患病的情況。

    雖然現狀日益惡化,但至少還能派出人手進行控製。

    要是他們這些將軍也患病隔離,到那個時候整個係統才是真的癱瘓。

    “不行,不能這麽下去了。”

    林懿當即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後,當即將整個遼東的情況全部寫信送往了身在薊遼的李乘風。

    以現在的情況,如果沒有醫者加以幹涉。

    那麽等待患病者的,就隻剩下死路一條了!

    同時林懿也通知在薊遼的酒廠立刻複工,利用蒸餾技術提純出最高的酒精送到遼東這裏。

    很快林懿在遼東大捷的消息,一直從關外傳到了關內。

    但緊隨其後的,就是遼東的大片瘟疫。

    林懿雖然取勝,但是遲遲未歸也就是這個原因。

    好消息接著壞消息,使今日的朝堂變得格外熱鬧。

    人們願意為林懿的大捷歌功頌德,但是對於遼東的瘟疫卻是隻字不提。

    且不說賑災耗費的人力物力,本就是一筆不菲的數字。

    其次歸根結底遼東根本就不是大明的領土,因此朝廷也根本不願意向遼東這裏派出援助。

    因為這幫的不是大明,而是林懿而已。

    況且瘟疫對林懿是個壞消息,可是對其他人未必是如此。

    如果真能靠瘟疫來解決掉林懿的軍隊,不少人反而是樂得其所!

    但放眼整個朝廷,也並非所有人都和周延儒一個看法。

    “陛下,今鎮國公遼東大捷。力克皇太極大破盛京!”

    “卻因時運以至瘟疫橫行,歸根結底鎮國公終究是我大明的軍隊。”

    “此次一戰也是展我大明雄風,若是隔岸觀火恐怕不僅是鎮國公。也會讓天下人寒心啊!”

    到現在,皇太極已經不是大明的唯一威脅了。

    在南方可是還有著唐啟年在那裏虎視眈眈。

    蟄伏了這麽多年借助大明瘋狂成長,雖然現在雙方並沒有直接的交手。

    但是唐啟年敢在這個時候挑戰大明,說明他也有著一定的底氣。

    如果要直接對林懿卸磨殺驢,恐怕還是為時尚早。

    “楊尚書這話倒是有意思。”周延儒可是坐不住了。

    之前林懿在薊遼作威作福自己管不到他,可是現在林懿自己作死在遼東落難。

    自己怎麽可能放過這麽個落井下石的機會?

    “那林懿遠征大清也不是陛下的命令,乃是自己一意孤行所為。”

    “就算戰勝那遼東也不過是林懿的囊中之物,於我朝廷無益。”

    “那麽依照上述的意思,是讓陛下為那林懿自作主張的後果而負責嗎?”

    周延儒不用做太多,隻要讓朝廷什麽都不做。

    就已經是自己的勝利。

    原本楊嗣昌就覺得今日朝堂之上氣氛頗為古怪,自己稍作試探才知原來又是這周延儒從中作祟。

    以林懿現在的地位早就已經不將這周延儒放在眼中。

    可是對方明顯是咽不下這口氣。

    今日這朝堂上的事情若是被林懿知道,日後必定要清算於他!

    這周延儒當真是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周首輔,今日之事楊某不再多說。”

    “隻是送您一句話,別看現在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周延儒自己找死,楊嗣昌自然也不再和他多說。

    “夠了!”龍椅之上沉默許久的朱由檢突然開口道:

    朱由檢發話,殿上群臣自然不再多說。

    之前周延儒就一直有隱隱控製朝堂的意思,朱由檢也是連續提拔楊嗣昌。

    現在才勉強有和對方分庭抗禮的地位。

    今日之爭也可看出,這周延儒在這朝廷當中仍然是有不小的勢力!

    朱由檢不喜歡權臣,他隻喜歡能辦事的能臣!

    “鎮國公遠征大清,是經過朕許可的。”

    “而如今遼東瘟疫橫行,朕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觀!”

    “太醫署禦醫何草堂何在?”

    隨著朱由檢的傳喚,在文武百官的末尾之處一人緩緩走出。

    “臣在!”

    “朕命你帶隊,從太醫署調取藥材與太醫二十人等。立刻奔赴遼東救濟災情!”

    “不得有誤!”

    “臣,遵旨。”

    隨著朱由檢的命令打下,這一次的周楊之爭也落下帷幕。

    從結果來看,陛下還是站在了楊嗣昌這一邊。

    兵器不是簡單的隨便派幾個郎中去對付,而是由禦醫親自帶隊可見朱由檢的重視程度。

    但是聽到帶隊者是何草堂時,周延儒也有了新的盤算。

    隨著關外遼東的消息不斷傳回,整個大明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林懿戰勝皇太極的消息。

    兩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也因為林懿得以畫上句號。

    可是緊隨其後的,就是遼東瘟疫的消息。

    林懿寫信向李乘風征調郎中,不僅僅是在薊遼範圍之內。

    而是放眼整個大明,但凡是有意願前往遼東賑災者。

    一切車馬費用都是由林懿親自報銷,並且對災情有功者。

    最高開到了上萬兩白銀的獎勵!

    雖然也有不少人心動,但也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瘟疫不比其他,每次的症狀都是各不相同。講求的是對症下藥!

    並且稍有不慎,自己都有可能搭進去。

    雖然獎勵不少,但前提是有命花才是。

    因此雖然有著不少人蠢蠢欲動,可是真的實際前往遼東者卻是寥寥無幾!

    湖北蘄州一個小山村裏。

    一個青年正在老伯的背上行針。

    “小方啊!你說你這醫術在我們這小山村可真是可惜了!”

    黃帝內經有言:“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這預防往往可是比這治病厲害多了!”

    方遠熟練的將銀針從老伯背上取下,所有又是推拿一番這才徹底完成了今天醫治。

    “行,你說的那些我也都不明白!”

    “我隻知道能治病的就是好醫生!多少錢?”

    “三文即可。”

    “在這凡不用藥石,都隻是收個手藝錢。”在也是方遠師父傳下來的規矩。

    就算對方再窮也不可免費醫治。

    診費是對自己醫術的肯定。

    老伯從床上下來之後活動活動肩膀,之前的厚重感已經消失。

    現在身上是說不出的輕快。

    “唉!小方你說你這醫術在我們這真是可惜了!”

    “那鎮子上有個懸賞的告示,你不妨過去看看!我覺得你有機會。”

    老伯也希望方遠能一直留在這裏給自己這鄉裏人看病,但比起這個。

    他更希望方遠能有一個更好的前程。

    老伯已經是今日最後的一個病人,因為距離傍晚還有一段時間。

    方遠索性蹭了鄉裏人的驢車去到鎮子裏進購藥材。

    可當他進到縣城之後才發現,所有人竟然都在議論懸賞的事情。

    因為從正午,懸賞的獎勵最高已經被提升到了兩萬銀子!

    這是什麽概念,要是能把這瘟疫治好。

    自己的子子孫孫都可以不再為銀子發愁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金錢的激勵之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向著遼東趕去。

    就是去搏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