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信念

字數:4051   加入書籤

A+A-


                      劉襄有些感動,可孰重孰輕,他分得清楚。

    沉吟一番,開口問道“吾若發動夜襲,你能否趁亂混進溫府,刺殺之後再潛出城來?”

    史阿仔細回想涿縣布局,斟酌了一下,回答道“溫恕住在署衙後宅,若能引起動蕩,某可以趁著混亂潛進去。”

    劉襄點點頭“今夜你先翻牆進入涿縣,我軍會在子時攻打東門,你見機行事,吾會在西南角留人接應。”

    說完又叮囑道“若事不可為,就退回來,不可妄送性命。”

    史阿鄭重的揖手行禮“主公且回帳中休息,某取了溫恕老兒的首級就回來。”

    說完轉身就走,自去準備一應事物。

    此時太陽已快落山,大地一片昏黃之色,涿縣就在黯淡的色調中,逐漸陷入沉寂。

    城裏的守軍隻是草草的收斂了城垣上的屍體,掉落城下的,他們理都不理。

    看著史阿漸行漸遠的背影,劉襄不自禁的低吟出聲“風蕭蕭兮易水寒……”

    念到一半,覺得太晦氣,後半句就不願再說出口了,搖了搖頭自嘲的說道“易水離這裏有一百多裏地呢,那是故安的地界,這裏是涿縣,不相幹的。”

    調轉馬頭,回到營地,準備安排夜襲之事。

    “王興,今夜子時,帶左軍強攻東門,吾再調撥射聲營兩千弩手,輕車營一百五十輛砲車相助。”

    王興信誓旦旦的說道“某定當奪取城門,為大軍開路。”

    劉襄搖搖頭“不可死命攻城,以免損傷過多,隻需造大聲勢即可,吾自有安排。”

    “唯。”

    王興下去安排夜襲之事。

    劉襄轉頭對趙雲說道“子龍,夜深之後,帶兩屯宿衛潛伏在涿縣西南角,三十位腰引弩射手,也全都帶過去,準備接應史阿。”

    趙雲驚異的問道“史阿入城了?”他沒在劉襄身邊看到史阿的身影,早就心中存疑。史阿一項以主公近衛自居,時刻不離左右的。

    “他潛進城中刺殺溫恕了,此事不可聲張,以免走漏消息。你悄悄的安排接應,不可讓人知曉。”

    “趙某定當守密。”

    “子時過後,時刻注意城中動靜,接應史阿出城。去安排吧。”

    趙雲也接令出門了。

    劉襄靜靜的坐在帳中,心中思緒翻湧,自己本想著像劉皇叔一般,行仁義於天下,可一路走來,越來越奔著曹老板的路數前進。

    到底是世事不如人意,還是他骨子裏就是個狡詐之徒,他自己也分不清楚。這幾個月的經曆,每一刻都在告訴他一個道理善良的人,在這個亂世,是活不下去的。

    成大事者,有很多品質,但沒有一個是良善之輩。

    他不能心軟,不能被別人嘴裏的道德綁架,不能被別人定下的規矩束縛,他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停不下來了。

    時間不會在乎人類的悲歡,它始終向前,絕不回頭。

    子時正,涿縣東門人喊馬嘶,火光耀目,鼓角連天。王興幾乎把車營懟到了城牆之下,又推了撞車,把城門撞的瑟瑟發抖。

    輕車營的砲車被櫓車護住,離城門不足五十步,幾乎貼著臉的往上城樓上砸。

    射聲營和左軍的弓弩手,共有三千人藏在車營之中,徹底壓製了城門左右的援軍。

    涿縣東門的守軍幾乎被清空,攻城的聲勢很大,一副不破城門不回頭的架勢。

    劉襄沒有沉住氣,離開了中軍大帳,來到東門觀戰。

    此時的涿縣一片嘈雜,白天傷亡慘重,夜裏敵軍又來攻城,駐守東門的部隊被擊潰,援兵無法通過兩側的城牆增援,隻能走城樓附近的登城道。

    可那裏被飛石封鎖,人頭大的石彈砸在城樓上,又崩落下來,砸的登城部隊叫苦連天。

    即便不顧傷亡,登上城樓之後,又會被強弩射殺。

    兩條登城道,就像黃泉路,踏上此路,就一去不返了。

    溫恕仍然在催促,讓人不停的往上衝,可他不知道,這種行為叫做添油戰術,徒增傷亡,於事無補。

    “溫太守,守不住了,按計劃放賊兵進城吧。”旁邊的幕僚急聲相勸。

    溫恕急忙搖頭,他雖不通軍伍之事,但他知道百姓的情況,百姓大多有蒙雀眼,是不能夜戰的。

    他著急的說道“不能在夜裏讓賊兵進城,百姓難以夜戰,必須守住,必須守到天明。白天之時,已經騙過了賊酋,讓他以為我軍無力,明天他們攻破城池,必然長驅直入,無有防備,那時就是賊人的死期。”

    說完又加重語氣,給自己也給周邊之人打氣“守到天亮,我軍必勝。”

    溫恕必須給自己打氣,他要堅定信念,他要守住城池,他要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他乃是太原溫氏之表率,煌煌大漢的涿郡太守,掌控一方的封疆大吏,他是城中士人的主心骨,他絕不能軟弱,他更不能倒下。

    他心裏苦,可他不能說。

    破虜校尉鄒靖啊,震懾北地的沙場宿將,怎麽就命喪賊手了呢?

    賊人南下,爛攤子交到了他的手裏,他竭盡所能的收攏人手,城中的青壯,各家的私兵部曲,各府看家護院的仆役,都被他拉攏過來,士人中的才俊也被安排到了各個要害位置。

    他還想強製征召鄉間的青壯入城,可惜賊人來得太快了,打斷了他的布局。

    溫恕歎了口氣,他有自知之明,出城野戰,必定是打不過的,必須在守城上做文章。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要將賊兵誆入城中,斬殺賊酋,畢其功於一役。

    他眼神堅定的看著城門,此時的城門洞中已經燃起火盆,點了火把,照的有如白晝。

    大門被撞得哐哐作響,門外賊寇的呼喝之聲清晰入耳,不時有木料斷裂的聲音傳來,眾多兵卒正用頂門柱加固城門。

    “再加派人手,到門洞防守,一定要頂住賊寇。”溫恕不知道那些亂七八糟的陣法,他也不會調派輪換什麽的,他隻有一個樸素的道理人多的就能打得過人少的。

    這種道理,他在判案的時候,在鄉間爭水的時候,見得多了。

    區區賊寇,盡管來戰,且看吾使計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