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董胖子的受難日
字數:4461 加入書籤
張梁、張寶這兩兄弟,想玩什麽花活?
黃巾縱橫河北幾個月了,區區五十裏,就能讓張梁止步不前?苦戰一天,戰死上萬人,重創了敵人之後,就這麽放他們走人,&bsp&bsp誰會甘心?可張梁就在城裏安然不動,這不合常理。
他們圖謀的,到底是誰?
會不會摟草打兔子,連自己也給一鍋燴了?
將近二十萬黃巾軍,誰敢小看這股力量,誰就是傻子。而且,&bsp&bsp劉襄記得,&bsp&bsp皇甫嵩列傳中有記載“嵩與角弟梁戰於廣宗。梁眾精勇,嵩不能克,乃閉營休士,以觀其變。”
這兩天觀戰,張梁的部隊,要麽被幾千人的涼州兵壓著打,要麽就是仗著人多,十幾萬人圍攻漢軍一萬多人,四麵齊攻,以命換命。
沒看出精勇啊。
那麽,那支精銳去哪了?
是在南邊等著董卓?還是在野外盯著自己?
麵對張梁的問題,劉襄苦笑著說道“我軍疲憊,實在難以作戰,至少還需一天,才能勉強行軍。”
當初約定修整三天,現在才過去兩天,這個借口可以拿來一用。
張梁點點頭“好,再修整一天,&bsp&bsp後天一早,你我兩軍出兵追擊。”
劉襄仗著年紀小,&bsp&bsp容易被人輕視,裝作豪爽的高聲應和“全憑張將軍安排,我軍可為前鋒,追討漢軍,斬殺敵酋。”
張梁大悅“劉將軍威武!”
“既如此,吾回營整備,等待張將軍軍令。”
天色已經全黑,劉襄可不想在城裏過夜,推辭了張梁的挽留,給夏侯蘭使了個眼色,讓他跟著自己一起回營。
夏侯蘭不動聲色的跟著劉襄,張梁也不在意,安平軍一眾人等順利出城。
“此地不能再留。”劉襄一邊梳理著腦海中紛亂的思緒,一邊對隨行的趙雲三人說道。
史阿一項以近衛自居,也有自知之明,從來不參與軍略的事情,這種時候,就隻是默默的跟著,&bsp&bsp時刻注意四周動靜。
趙雲接話道“主公可是發現了什麽端倪?那些黃巾賊要對我軍不利?”
夏侯蘭仔細思索這幾日的見聞,也跟著應聲道“張氏三兄弟,&bsp&bsp吾隻見到了張梁,主公可是懷疑他們布了陷阱?”
劉襄點點頭,既為他們解釋,也想通過話語,在掌握的情報中,梳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吾斷定張角已死,張寶為兄,卻不見蹤影,張梁為弟,卻掌控廣宗,此為一也。
張角早存謀反之心,太平道發展十餘年,遍布天下,怎能無有精銳?可廣宗黃巾,雖能苦戰,實為烏合之眾,吾推斷必有兵馬暗伏於外,此為二也。
今日大戰,黃巾死傷萬餘,漢軍消耗嚴重,張梁坐視敵軍安然退卻,不合常理,此為三也。”
他看著幾人,沉聲說道“如此疑點重重,吾難心安,此處已為險地,不可停留。”
夏侯蘭認同的點點頭。
趙雲疑惑的說道“主公懷疑黃巾賊要並了我軍?不怕我軍奮起反抗,崩了他們的牙口?漢軍若趁亂回師,這些蛾賊也討不到好處。”
劉襄搖搖頭“人心難測,要謹慎行事,若張寶伏在我軍附近,我們要跳出黃巾的包圍圈。若張寶在南邊等著董卓,我軍可去撿個便宜。”
他突然頓住,仔細思索了一下,繼續說道“若張寶已在南方設伏,先滅了漢軍,再等我軍與張梁一同出兵,到時兩麵夾擊,我軍必定損失慘重。此事不可不防。”
幾人疑慮重重,帶著宿衛加速回營。
到了營地,劉襄急促的問道“派去盯著漢軍的哨探,可有回報?”
“無有消息傳回。”緹騎軍侯恭聲回答。
派去的哨探,可能已經被清理了,南邊情況不明,絕不能待在這裏被動等待。
“整隊,起行,速度要快。”
白天張梁出兵的時候,安平軍就已經南下二十餘裏,準備趁機撈點好處,可惜黃巾未能攻破敵營,漢軍也沒有潰逃的跡象,隻能停在城北,繼續修養體力。
六千騎卒,一萬多的馬群,毫不顧忌,加速東進,劉襄不在乎會不會驚動張梁,騎兵的速度就是戰略優勢,步卒隻能吃灰,拿他們沒有辦法。
他又不是要偷襲廣宗,沒必要遮遮掩掩浪費時間。
大隊騎兵將廣宗拋在身後,突破界橋守軍,來到清河東岸,這裏已經清河國的地界了。
劉襄推斷,董卓撤軍之時天色已晚,漢軍沒有時間紮下硬寨,為了防備敵軍偷襲,他們應該會渡過清河,據河而守。
所以他要順著河水東岸,南下去抄董卓的後路。
如果他推斷有誤,那就與漢軍隔河對峙,等待時機。
如果張寶沒有偷襲漢軍,那就說明張氏兄弟想要埋伏自己,至少跳出了黃巾軍的陷阱。
聯盟嘛,就是要窩裏鬥的;盟友嘛,就是要出賣的;所謂兵不厭詐,都理解。
今天之後,這處戰場的形勢,就從兩軍對壘變成了三國大戰。
那就各施手段,爭個長短吧。
安平軍在劉襄的思考中加速前行,南下三十多裏以後,終於發現了前方的動靜,斥候回報,前方八裏,正在大戰。
“就地休息,加派人手,仔細探查。”
安平軍停下腳步,修養馬力,探報一波一波的傳回。
“黃巾軍三四萬人將漢軍壓在清河東岸,大戰非常激烈。”
“黃巾牙旗為張。”
“漢軍騎兵被纏在河岸,難以脫身。”
“黃巾軍左翼陣地被擊潰。”
“漢軍一部將近萬人,渡河而走,剩餘五六千人被黃巾糾纏,無法脫身。”
劉襄猜測,走的肯定是北軍五營那幫狗東西,這幫人真是果斷,直接斷尾求生了,不知道是哪個營留下斷後。
就是可憐了董胖子,又被賣了。
“繼續探查。”
劉襄沒有過河去追,不說夜間渡河太危險的事,北軍上萬人逃脫,這時候追上去,損失太大。
還是留下來撿便宜比較劃算。
涼州鐵騎極為強悍,黃巾步卒未必能攔得住他們。
劉襄的猜測果然沒錯,半個時辰之後,斥候回報“有將近兩千騎突破包圍,向東而去。”
“上馬,追擊。”
董胖胖,我來了。
河西馬,快到我的碗裏來。
劉襄興奮的率兵追了上去。
。